冷資源發揮熱效應已是不爭的事實,但讓“白雪變白銀”還有許多加法要做。
實事求是地講,冬季旅遊不如其他三個季節的旅遊那麼“熱”,而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又給旅遊業添了不少“堵”。此時需要的第一道加法,就是政府暖場——出臺相關補貼,幫助企業解困。目前,有的地方已安排一定規模的專項資金,既為“農家樂”、星級酒店、旅行社和景區客運專線進行普惠式淡季經營補貼,更對冰雪特色網紅打卡地、文創產品研發、精品冰雪旅遊活動進行獎勵。事實證明,政府做加法,對冰雪旅遊市場穩預期、提信心起到了關鍵作用。
市場主體做加法,核心在於增加優質供給。冰雪資源好的地方,多數在山區、在野外,僅僅著眼“吃住行遊購娛”,思路還相對不夠開闊。積極對接消費升級的新需求,開展“商養學閒情奇”,效果可以實現倍增。例如,同樣在鄉野,有的地方把冰雪和非遺、民俗、鄉愁結合起來,長輩帶著晚輩吃鄉野菜、睡熱炕頭、看落雪、聽山曲、訴衷腸,同樣樂不思歸。反之,如果冰雪專案千篇一律、冰雪主題單調雷同、冰雪服務冷冰冰硬邦邦,廣大消費者的冰雪熱情也會很快被“冰凍”。
全社會做加法,在於把冰雪產業的“點”延伸開來,瞄準國際前沿,樹立品牌意識,從冰雪生產、滑冰滑雪器械生產、冰雪場館建設、冰雪休閒康養、冰雪運動服務全產業鏈著眼,延鏈補鏈造鏈強鏈。目的在於把冬奧激發的冰雪熱情生髮開來、保持下去,把冰雪場館利用起來、運維下去,把冰雪運動擴充套件開來、昇華起來,把冰雪產業培育起來、壯大下去。
總之,無論“冰雪+”還是“+冰雪”,都是一篇大文章,值得我們用心用力去做好。(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 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