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大,總有一些地方是我們的想象到達不了的地方,無名山川海洋,無名村莊古鎮···········她們歷經風雨,在默默無聞中的沉澱出獨一份的韻味,等著被看見。
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地方就是如此,她漂在水上,遠離喧囂,她偏居一隅,時光悠悠,是一座去了還想再去的古鎮。
這裡沒有汽車轟鳴擁堵侵擾,靜心宜人;
這裡歷經400多年,歲月更迭初心卻未曾改變,至今保持著原汁原味的美麗;
這裡是丹洲古鎮,位於柳州三江縣南端,是柳江河上一座橢圓型的島嶼,也是全國唯一一座漂在水上的古鎮。鎮上的人說“一旦有橋,再無丹州”,故此進出這裡只有乘船這一個方式。
丹州古鎮還曾是明清時期縣城所在地,因此也留下許多古蹟等著我們去一一探尋。
01
古城四面環水,山懷水抱,猶如鑲嵌在青山綠水中的一顆翡翠。
古時以江為路,江河則為生財之道,丹洲的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上通湘、黔、滇,下連粵、閩、贛,鼎盛一時,東南各省文人騷客也是多聚居於此。
從鎮上的斷壁殘垣就可窺探出丹州曾經的繁榮富庶,但就如同許多以水而興起的古鎮一樣,丹州也逃不過時間的審判,難躲沒落的宿命。
不過鎮上仍然有些許古蹟儲存完好,如福建會館、北門樓、古城牆、古書院、東門、柚子林、古縣衙門、城皇廟、古民居建築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樹木蒼翠瓜果滿棚,古鎮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如今受到不少都市人的追捧。
02
丹州古鎮民風淳樸,居民熱情好客,街道整潔樸素,民居古色古香,風景清幽宜人,四季花果飄香,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世外桃源。
漫步古城的街道,高掛紅燈籠的磚瓦房頗具古韻,悠長蜿蜒的青石路乾淨整潔。家家戶戶門口掛滿的臘肉,無形中成了古鎮上一道別致的風景,煙火氣十足。
隨意走進一個別致的庭院,青翠欲滴的葡萄藤爬滿竹架,過道旁兩汪碧水清可見底,星星點點的紅花綠草惹人憐愛,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古鎮的幽靜和古樸。
在丹洲,你常會遇到諸如此類的美景佳院,房門洞開,卻不見主人,任遊人安然自若地行攝四方。
這裡居民世代以種植沙田柚為主,每年量產30萬公斤,島上種植超過1000棵沙田柚樹,有的樹齡已達到上百年。
丹洲古鎮每年還會舉行一個柚子節,每年十一月的柚子節,以濃郁的魅力風情誠邀八方賓客,暢賞金秋。
在鎮上逛得累了,還可以去江邊吹吹風。
臨江沿岸植有蒿竹、柳樹、榕樹等,河灘上的水草,一叢叢,一垛垛,形如細茅草,任憑風吹雨打、霜凍雪壓,兀自生姿。
03
丹洲古鎮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許多建築還保留著明清風格。
丹州古城牆
古城牆全長879米,高5.3米,厚3.6米,共有450個城垛,設東西南北四個門,並配設門樓。
丹洲古城牆除了能防禦戰亂之外,還有著防洪作用,城門內的碑刻分別記錄了古城變遷的部分歷史,如今僅存著東門和北門。
東門又叫歡雷門,是上島的必經之門。北門又名“治定門”、“北帝樓”,高38米,厚11米,上是木質的樓臺,下是青磚的門洞,是當時的軍事中心。
丹洲書院
丹州書院是古鎮最大的一處建築,在清朝時就是一所較為完善的教育場所,民國期間更名為三江第一小學,現為丹洲小學所在地。
書院儲存較為完整,古色古香,古風猶存。
丹洲天后宮
天后宮又名“閩粵會館”,走近天后宮,便可在大門門額清晰可見“天后宮”和“閩粵一家”的刻字。
天后宮是按福建漳州天后宮媽祖廟格局建造,是當時丹州最漂亮的建築,在這裡,你可以尋覓丹洲的舊時光。
04
除了賞心悅目的環境,古鎮在吃食上也別有一番特色。
老臘肉
丹洲最有名的要數老臘肉了,幾乎每個農家都有臘肉製作。
打油茶
打油茶是桂北地區居民的“功夫茶”,丹洲人家家戶戶早餐就是打油茶,加鹽是鹹油茶,加糖是甜油茶,加辣椒是辣油茶,任君選擇。
農家土菜
遊客來丹洲就是奔農家菜來的,來的人多了,把周邊一帶村寨的土貨都收了過來,只有吃撐了,永遠吃不膩。
重陽酒
丹洲除了普通的米雙酒、三花酒,比較奇特的是重陽酒,香甜純美,男女老少皆宜。
05
古樹、古橋、古建、古街巷......浸染著濃厚的歷史文化與古樸色彩,在這裡醞釀出別樣的歲月餘味,走進丹州,讓人彷彿穿越歷史,周遭的時光也慢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