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月份通脹上升至7.5%,增幅達1982年以來新高點,整個市場譁然,對於加息的預期“沒有最鷹,只有更鷹”。
這樣瘋狂而焦躁的環境中,美國總統拜登先是把通脹居高不下的鍋,麻利兒地甩給新冠疫情,還在宣告中特別提到美聯儲的獨立性,隔空高呼收緊貨幣、搞死通脹的決心。
這一喊不要緊,歐美國債收益率全線跳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兩年半首破2%,對貨幣政策更敏感的兩年期收益率升29個基點。
這意味著啥呢?
這麼講吧,銀行利息要是高了,那相對低利率的債券也就沒有銀行存款吃香了,大家就會開始折價拋售國債,把錢套出來放銀行吃高利息。所以一旦加息,通常會伴隨著股債雙殺。
加息強預期下,債券持有者為了儘快把債券賣出去套現,自然要讓買方有好處拿,也就是折價(低價)出售,所以國債收益率就上來了。
到了這裡,大家看出來了吧,國債收益率與債券價格是反相關關係——也就是國債收益率越高,證明國債債券價格越低。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兩年半首破2%意味著:債市拋售量增加,債券價格下跌,債市遇到了這兩年多以來最差的行情。
要說起來,美國拜登老爺子日子確實難過,通脹持續走高的情況下,只是喊了聲加息,債市就嚇成了這個德行!
7.5%的高通脹,嘖嘖,不管真不行啊!上一次這麼高,都需要追溯到1982年的里根時期了,那時候的里根政府也是全力與高達7%的通脹做鬥爭,最後還鬥贏了。那現在的拜登政府呢,能不能控制同樣飆升的通脹,和里根政府一樣,恢復美國的榮光呢?
能嗎?能個錘子!
我們現在就把兩個時期拿出來比較下,看看美國這倆高通脹時期的根本差異,就知道美國是怎麼搞到今天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處境的。
今天美元體系下的爛攤子,出來個新時代的凱恩斯也不一定能收拾得了!
羅斯福新政與里根印錢
美國這個國家,能夠從一個流放移民的殖民地,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和一位總統的新政密不可分。
也就是1929年那場席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大蕭條以後,美國正是靠著這位總統的新政策,奠定了美國在二戰以後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那就是羅斯福和他頒佈的新政,官方表達如下:
羅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小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其核心是三個R,即救濟(Relief)、復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時亦稱三R新政。
救濟主要針對窮人與失業者,復興則是將經濟恢復到正常水準,針對金融系統的改革則試圖預防再次發生大蕭條。
這些都是主流的總結和表達,其實本質上就是凱恩斯主義,靠的是給窮人發錢。
是不是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人家凱恩斯其實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的,而且對抗了當時的“市場會自動調節”的主流觀點。只有人家凱恩斯拍著桌子跟政府喊:“市場失靈了好不好,指望市場不行了,政府必須下場干預!”
1933年,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時候,其實並沒搞懂凱恩斯理論,還覺得經濟學家們都是理論派,光說不做,實在誤國。但是總統的智囊團給力啊,還是把凱恩斯主義簡單化,總結為:“政府幹預主義政策”,積極地灌輸給了羅斯福。
於是,羅斯福新政開始了政府主導,貨幣增發,放水給窮人,三個動作順利地盤活了消費端。
後來一路到了1971年,美國經濟在金本位體系下處處受限,美國總統尼克松單方面撕毀了佈雷頓森林體系,驚得全球倒吸一口涼氣,突然沒了貨幣錨,自然陷入了長達十幾年的金融混亂,美國也跟著進入了“大滯漲”時期。
滯漲什麼概念?失業率高,經濟萎靡不振,物價還蹭蹭地上漲。美國政府病急亂投醫,又搬出羅斯福新政,繼續發錢給窮人,發了幾年之後,通脹更厲害了,經濟還是沒起來。
當時有個經濟學家,叫做保羅·沃爾克,對,就是那位剛剛去世的美聯儲大佬,很牛的一個人,經過當時的總統卡特授權,上臺美聯儲首席之後,直接一招摁死了通脹。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加息,而且是一步到位的加,上來就是虎狼之藥,直接懟到20%,這樣高的利息下,通脹直接被嚇死了!
把錢存銀行就有20%的收益,誰還去亂花錢,各種投資生產都不幹了,累死累活還沒有把錢存銀行躺著掙得多。這樣一來,投資驟減,就業率就跟不上了,失業率開始增高,窮人又開始沒錢了,看,這就是經濟政策,牽一髮而動全身。
加息之後,經濟開始衰退,很多窮人去美聯儲抗議,這個政策怎麼看也都是富人躺贏,窮人失業,完全就是“苦百姓”的國策,底層百姓們自然不願意幹了。
短期看,這政策確實垃圾,加劇貧富分化,不幹活的人吃著高利息,願意幹活的沒地方就業。但是從美國經濟發展的長週期來看,沃爾克還是很有遠見的,這個政策效果很不錯。
然後時間就到了明星總統里根時期了,這個“明星”不是說里根比羅斯福還牛,而是他是真的明星,年輕時候的里根是個演員,後來因為卡特任期經濟下滑,疊加上沃爾克一頓壓死通脹的猛操作,失業率暴漲,罵聲太大,帥氣而又口才好的里根就閃亮登場了。
里根上臺之後,與他搭班的是另一位經濟學家拉弗兒,這個人的經濟邏輯很簡單:
以前的美國政府都是增加富人稅收,補貼窮人,提振經濟,這種模式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抑制富裕階層的投資積極性,經濟活力自然上不去。
當時由於紅色蘇聯的影響力,美國對富裕階層徵稅確實很高,有的甚至到80%左右,主要用以提升窮人階層的福利,這個時候再去補貼窮人,難道要把稅收提升到100%麼?那就是純收割資本家了,資本家就會消失了,誰去投資生產?
所以,需要減稅降息,多給資本家點錢讓他們投資,少收點稅讓他們意識到投資的好處,他們才會積極地開工廠,才會僱傭窮人,然後窮人有了工作,就會跟著資本家一起變好的。
里根很贊成這個經濟邏輯,他自己做演員的時候就經歷過,電影廠因為賦稅太高,每年只拍4部電影,因為拍第5部掙的錢就得全部繳稅,所以乾脆不拍了,大家散夥帶錢出去度假去。
於是,李根式的減稅降息政策開始了,而且效果確實不錯,美國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
真的是拉弗兒的經濟原理比凱恩斯主義好麼?其實不是的,經濟學解決的是當下的經濟問題,沒有一個理論是包治百病的。
里根式政策之所以管用,主要是前面有沃爾卡給開了道,透過加息,把全球資本虹吸到了美國,美國金融系統裡有了MONEY,美元大幅升值,持續走強。這個時候,里根一減稅降息,富人們自然願意拿錢出來開工廠。這一前一後的,吸錢用錢,搭配得天衣無縫。
所以啊,凱恩斯主義打通了“需求端”(窮人消費),沃爾卡解決了錢的事兒(壓死通脹+資本湧入),而里根則是解決了“供給端”(富人投資),一個閉環形成,錢流動了起來,經濟自然就活了。
那麼重要的核心來了,這麼好一個連環套,怎麼還說里根政府給現在埋了一堆雷,才導致了拜登老爺子現在騎虎難下呢?
簡單,給大家捋一下就知道這雷是咋回事了!
第一、里根給富人階層減稅降息,政府收入是不是就少了,那麼財政支出靠什麼?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的美國政府都是咋乾的,借唄,發債,動不動就調高借債上限!乾的不是一次兩次了,花錢全靠借,也就是現在的印錢大法,美聯儲可勁地買國債,就是從大帥哥里根這裡開始的。
借錢大法一開,鈔票憑空印出來,讓企業掙了錢,工人賺了錢,工資漲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然後帶動產品價格上升,工資—價格螺旋下,工資又要漲,消費品價格又要升····一輪一輪下來,通脹又一次跑贏了工人收入。
第二、隨著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利息越來越低,那資本家是不是要爽翻了,國內貧富加劇是不是加大了?
而且隨著債務規模的增加,多出來的錢真正用到了實業上,提高了生產效率,這自然是好的債務,沒有什麼問題。
但現實是,債務規模越大,脫實向虛越嚴重!
新印出來的錢更多的是跑到了收益率更高的房地產和股市裡面去,這類金融資產收益高,抗通脹,不用勞動就能獲得比實體經濟高得多的回報,富人階層的錢流向這裡是很自然的事情。
華爾街那群人發明了各種收益相對較低的金融衍生品,開始進一步透支窮人的財富,2008年的次貸危機是不是就這麼來了?到最後,在各式各樣的金融收割裡,窮人階層的財富大規模的流向富人階層。
說到底,印錢大法帶來的只是資本無序擴張和脫實向虛。這種不健康的財富分配模式只會激化矛盾,甚至演變成革命,演變成戰爭。
第三、里根開了財政赤字的頭,借錢搞活了經濟,美國國民日子富裕了,心裡當然認為里根是個偉大的總統,他的接任一個個的是不是也要“偉大”?要想偉大就不能節衣縮食,必須得接著借錢搞好民生,搞好社會福利,誰不借錢讓國民生活質量下降,誰就會被國民趕下臺。
所以,美國赤字的時代開啟了一路高歌,再也無法回頭了,這和人性一樣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美國徹底進入了自由資本,財政赤字,貿易赤字的時代,泡沫一天天吹了起來,然後遇到2020年的疫情,泡沫更是無限大,最後順順當當的落到了人家拜登的手裡。
拜登時代的通脹與天量國債
之前我有文章說過,美元是世界貨幣,全球各個持有美元的國家都有持債需求,美元在二級市場上流動性很好,已經實現了美債貨幣化,如此一來,美國直接借新還舊就行,唯一的支付成本就是國債利息。
國債這個雷,拜登老爺子現在不怎麼怕,唯一擔心的就是高通脹,比里根時期還要高0.5%的通脹,而且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接下來的二至三個月內會持續拉高。因為,在強加息預期下,真實的市場環境中,美元還是在放水,放水速度慢了,水量小了,那也是放水,蓄水池裡的水位還是增高不是?
與加息預期對沖之下,通脹持續的可能性非常之高!數字再攀高下去,如果沃爾克老爺子泉下有知,都能氣得蹦起來,擼起袖子說:“滾開,還是我來!”
那麼,拜登真的能跟里根學習一下?給富人減稅?
鮑威爾真的能跟沃爾克學習一下,把加息幹到底?
咱們回顧完里根時期的歷史,就應該知道,這完全是行不通的!因為,從里根時期開始打的子彈,到現在已經打光了!
首先,給富人減稅?那是不可能的了,且不說美國的貧富分化已經突破天際,放出的天量貨幣都成了華爾街眾狼的狂歡宴,富豪們的資產不知道因為這次放水翻了幾倍了,還減稅?
這根本就是激起民憤,拜登為了選票也不會這麼做!前一段不是還跟馬斯克剛呢麼,就是想加稅收割人家呢,結果人家馬斯克說自己不是地球人,遲早要去外太空生活的,愣是在推上開戰!
那麼,加息?直接把通脹幹下去?
反正美元國債又不用還本金,而且沒錢還利息的時候,美聯儲與拜登政府左手倒個右手就又有錢了,乾脆直接學沃爾克老爺子,一步到位,直接乾死通脹!
行麼?當然不行!
且不說沃爾克加息摁死通脹後,整個美國經濟大蕭條,失業率高企,愣是引得罵聲一片,別忘了,現在還有個奧密克戎呢,經濟還要不要了?
再說,美國股市也不統一總統卡特時期,美股泡沫太大了,股市可是美國的核心資產,這個泡沫捏爆了,美國一定弄死很多國家自救信不信?
在美國眼裡,經濟發展大於一切,加息一點點,經濟就開始萎靡了怎麼辦?所以,加息,絕對是有很大阻力的,存在著多方博弈,資本家們絕對是:加你妹的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終極大殺器——美國財政部在當地時間2月1日公佈資料: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當年沃爾克提高利率的時候,美國可沒有高達30萬億美元的國債規模。
當然,也會有人說,美元是世界貨幣嘛,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持美債的需求,所以,對於以美元計價發行的國債,美國根本不需要償還本金,只借新還舊就行了,中間所付出的,也就是利息而已,美國利率低,還的利息也不高。
而且,據美國2021年財報來看,這30萬億國債的利息成本是4200億美元,才佔了美國財政支出的4%左右,對於拜登政府而言壓力並不大,而且剛你也說了,拜登老爺子不怕這個!
的確,老爺子是不怕這30萬億的國債和它那4200億美元的利息,美元霸權之下,美國打個白條就能當錢在市場上流通,只還這麼點利息真不算事。
但是,加息後,要還的利息就不止4200億美元這個數字了。按照利率每提高1%,就要新增加3000億的利息支出,也就是美國財政支出的3%左右!這個數字比例下,鮑威爾就算打驚天嘴炮,也不敢學沃爾克把利率一下子提高20%!
這下大家知道美國為啥喜歡低利率了吧?財政壓力小的多啊!
如果利率很高的話,別說整個經濟受不了,第一個受不了的就是美國政府。所以,拜登隔空高呼加息的時候,實際上是剜肉療傷,即使加息,那也是慢慢加,幅度不會太大,頻次不能保證。
其實,他的此次表態也有取悅民眾的成分,因為通脹一直得不到控制的話,他的選票會受到很大影響。
到了這裡,估計還會有人會疑惑:就算加息之後,美國政府支付的債務利息成本提升,美聯儲和美國政府繼續左手倒右手唄,繼續印錢給利息不就行了?這財政壓力不就解決了?
我們要知道,凡是過程,終會有個頭,這是世界執行的規律!
歷史上也沒有任何一個霸權可以永續,這也是規律!
對於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的話,這美元債務規模擴大到啥時候是個頭呢?
那就是美國付不了利息了,或者付了利息之後,大大影響美國政府的財政預算,從而讓全世界對美國債券的信心開始動搖,最終美元信用徹底崩裂,這個就是頭了。
如果美國政府真的加息,天量印錢還利息,大家還會覺得美元債香麼?誰都不傻,這是美元赤裸裸的打劫,誰願意平白吃這個虧?
看看美元才釋放加息預期,這國債收益率可破2%了,債券價格大幅下跌,這市場簡直就是戰戰兢兢,隨時暴雷的邊緣啊。
讓雷炸自己手裡,哪個總統願意?所以川普在位的時候,那可是天天指著美聯儲的鼻子罵:“你們不降息就不是好人”!硬生生的將高通脹的這個雷,安全的送到了拜登老爺子的手裡。
站在邊上的里根和沃爾卡也只能無奈的表示:“看來我們那招你學不了了!”現在美國手裡的牌,只剩下美元霸權了,打的快了,很容易崩啊!
說白了,美國到了這個時間點上,加息這招,完全是往自己身上戳刀子了。
一把“低息——高通脹高負債高就業美國美股泡沫”的刀子已經插在了身上,另一把是“加息——降通脹高失業降負債擠擠泡沫”的刀子。
反正兩把都是刀子,美聯儲也不知道那把刀子殺傷力小點,世界上的經濟學家們也不知道,哄著美聯儲拔刀試試另一把,看會不會少流點血。
所以,美聯儲這貨現在正準備著相關手術用具(加息預期管理),小心翼翼的試圖拔出身上的這把高通脹刀子,換上另一把試試看。
雖然現在沒有拔,但是已經跟周圍人喊了很多遍了,意思很簡單:“你們悠著點,我可準備換刀了,血濺著誰可不賴我!”
就這幾句話,世界上那幾個繫結美元的新興國家可嚇暈了一片,例如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印尼,印度·····尤其是土耳其,美國去年就喊了一句我拔刀呀,就被嚇半死了。
唉,歷史總是這樣,同樣的故事一直重複著,當年沃爾克大佬把利率提到20%的時候,這幫拉美國家就爆過了,當時也是因為窮,還沒田,跟著老大混,老大失血自己補血,沒法子的事兒!
美國要不要拔刀呢?
肯定要拔刀,換上另一把試試,過程中順便收割一波給自己補補血,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是,拜登老爺子也可以學習川普的一些手段,比如說只是先拔一點,過了中期選舉再說。
這樣的情況就是美聯儲裝裝樣子,或者只加息到1%就偃旗息鼓,那麼美國通脹率可能稍微回落幾個月,但是年底還是會繼續往上衝。
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通脹持續,一切依舊水深火熱,美元信用必定受到衝擊。
如果,美聯儲動真格的加息,甚至連續加7次息,那必定會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風暴式的襲擊,美元全球收割就開始了,到處撈著廉價資產回來給自己補血。
收割誰?很明顯,繫結它的一些新興國家唄,肯定也想收割中國,但是它啃不動啊!
中國的優勢就是貨幣自主權還有全業態產業鏈,內迴圈搞起來,美國在邊上看著乾著急也沒有用。
而且這幾年我們在明顯的去槓桿,擠泡沫,壓房價,供給側改革,穩匯率,穩金融市場·····又在疫情期間,提前跑贏貨幣週期,如今正開始進入貨幣寬鬆的逆週期調節,貨幣政策持續實現“以我為主”,為的就是對抗美聯儲的收割危機。
說起來,美國這麼多位總統,真的很喜歡小布什呢,上來就開足火力,直接把子彈打光,真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分享完,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觀眾席上的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