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企紛紛公佈了2022年首月銷售業績。
整體來看,市場依舊艱難,延續低溫態勢,銷售排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今天,就來給大家解讀下這期榜單。
先說結論:
第一、同期業績不如去年
今年1月的業績表現,不及去年同期及去年月均水平,行業整體銷售下行,top100房企門檻值幾乎腰斬。
據克而瑞資料顯示,1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5256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近4成。
排名前3的房企,分別是碧桂園、萬科、保利,錄得全口徑銷售金額分別為494.5億元,335億元和283億元,均低於去年1月。
top30房企中,僅4家保持正增長,這意味著負增長10%以上,就已經超越了95%以上的房企。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冷淡行情持續,一二線城市新房供應減少,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弱於去年。
還有些城市受疫情影響,成交量大幅下滑。
第二、十強已是國企天下
排名前10的房企中,保利、中海、招商蛇口、華潤、金地、綠地等都是國企,萬科是混合所有制企業。
保利從第四重返前三,中海從第六變成第五,招商蛇口從第七變成第六,都在穩步前進中。
可以說,“中華招保萬金”的時代又回來了。
隨著大多數民企增長受阻,國央企彎道超車,爆發出發展潛力。
第三、區域深耕房企發力
和去年相比,濱江和仁恆的排名變化很大。
濱江去年排名31,今年突飛猛進排名13,上升了18名。
仁恆去年排名33,今年同樣異軍突起,排名16,上升了17名。
這兩家房企的共同特徵,是聚焦區域,做精產品。
仁恆在江蘇的品牌效應很強,是業內公認的高品質房企,房子不愁賣不出去,濱江在杭州同樣如此。
另外除了銷售面積,銷售單價也對銷售業績影響頗大,這也是為什麼聚焦一二線的房企更容易業績領先。
比如濱江,2021年每平米銷售均價接近4.9萬,在top30房企中名列第一,幾乎是其他房企的2倍。
排名變化比較大的華髮,去年排名30,今年排名14,銷售均價超過2.6萬。
還有綠城,去年排名17,今年排名10,長期以來也一直是行業品質標杆。
由此可見,在市場下行期,行業逐漸迴歸理性,市場正在獎勵口碑好、品質高、產品佳的房企。
在同質化競爭壓力下,後期也將更加考驗房企差異化產品競爭力。
而縱觀排名下滑較大的房企,大多是近些年發展快、負債高的房企。
世茂去年排名11,今年降到26,這和其1月持續“賣賣賣”的狀態有關。
春節前,世茂公開了一份報價達771.44億元的代售資產清單,不乏上海核心位置的商辦、深圳地標專案世茂龍崗國際中心等核心資源。
這些動作在某種程度上,導致購房者信心滑坡。
世茂這次處置資產的行動力極為果斷,且口碑在行業內不錯,還是希望能順利渡過難關。
陽光城去年排名18,今年變成29,去年業績139.1億元,今年67.1億元,幾乎腰斬。
自從去年第4季度遭遇流動性危機,陽光城多隻債券尋求展期,朱榮斌減持股份離開,這些訊息均對銷售業績有波及。
在此前公告中,陽光城稱預計2021年淨虧損45億元-58億元,這一年過得實屬不易。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房企陷入惡性迴圈,先是出現暴雷風險,緊接著境內外評級被下調,公司再融資受到阻礙,回款流動性受到限制。
內外交困之下,購房者持幣觀望情緒濃厚,導致售樓處客流量下降,銷售業績進一步下滑,且未來銷售預期不容樂觀。
當然,榜單資料和排名只是參考。
行業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規模大小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指標,有回款、有利潤的高質量發展才是關鍵。
經過去年一整年過山車式的動盪,很多房企真正意識到,“大而不倒”只是個傳說。
業績規模大不代表利潤高,同樣,業績排名靠前也不代表財務安全。
在市場觸底後,目前傳來一些利好政策,已經有多個地區信貸端出現放寬跡象,貸款審批和放款速度加快。
不過雖然如此,房企要緩過來還需要一些時間,這意味著仍會有不少房企面臨負增長困境。
2月受春節期間供應縮量影響,成交或將繼續下行。
好在,房企並未躺平。
最近,許家印披露新年目標,說要交樓60萬,不賤賣資產。
華夏幸福、泰禾、藍光等已經暴雷的房企,也在盡力保交付。
3月“小陽春”即將到來,預計後續或許會有更多利好政策出臺,對未來不用過分悲觀。
站在長期主義視角看,房企加速洗牌,戰略持續收縮。
“房住不炒”的基調不會變,降槓桿、穩發展才是持久之道。
對地產營銷人而言,如果繼續留在地產行業,要麼去穩健的國央企,要麼去本身產品和城市佈局優質的民企,或者去區域深耕型房企。
從業者整體壓力還是比較大,人員調整的風險依然存在。
最後,附上完整版1月銷售榜單。
你所在的房企1月業績有什麼變化,你怎麼看這份榜單?歡迎在留言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