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戰友反饋,因為軍考學習負擔的壓力,現階段根本提不起對學習的興趣。從這種現象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戰友對軍考的認識還停留在以“被迫吸收”的方式為主。
多做題≠會考試
真正的考試,即在臨場壓力狀態下,在無參考的前提下做題。
戰友們做錯題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會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
把題仔細琢磨一遍,把原文、問題、選項都仔細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後得出A才是對的,B怎麼錯,C怎麼錯,D怎麼錯。
或者有的戰友看原文怎麼解釋,根據這句話的意思看選項,A的意思與原文幾乎一樣,所以答案選A,從不看B、C、D在哪兒犯的錯誤。
當遇見做錯或者不會做的題目的時候,大多數考生在參考答案或聽影片課程中聽老師講解後,能清晰的瞭解第一步到最後一步的“解題思想”。這時,很多同學都認為自己懂了,而實際上,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還是不會做,這是為什麼?因為你在知道答案的情況下回頭來看試題,怎麼想都對,就和看小說一樣,只知道結局,情節的曲折一點都沒有了解到。
善於關聯與思考
不必花太多時間研究這道題為什麼這麼做,而是要真正站在軍考的角度上出發,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站在出題者的角度看問題,關注問題本身。
作為“考生”的思考步驟應該是:根據題目所給條件,找出哪條路能通到結果。題目給出了什麼資訊?需要我們求什麼?要想求這個結果,上一步前提是什麼?羅列出來後再看這一前提的滿足條件還缺什麼,再列出滿足這一條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題目條件能夠代入。
這就是利用題目本身求解的過程,才是真正瞭解一類題目要做的事。
在過程中掌握做題的規律技巧,並把這些方法帶到下次做題當中去,這是提升成績的先決條件:善於關聯與思考。
可是戰友們總是依賴題海過程中的參考答案、老師講解,然後強記,沒有做總結,沒有提煉裡面解題共性,沒有形成自己的方法。每次拿到新題的時候,依舊在想以前怎麼做的?該用什麼方法?該從哪裡入手?做得多了,簡單的題自然可以做出來,但是違背了考試是從試題出發的角度。
要在題目中尋找解題方法,把任何題都當做第一次做,去驗證你的思維。
科學做“考生”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考生?首先抓住考試的本質,在考場上始終要保持客觀性,即試題問什麼,我們答什麼。尤其是理科、英語的選擇題。
很多答案看似沒有道理,反而是正確的。
理科解答題做題思維無非這麼幾種:順著題乾的意思,尋求問題與條件之間的差異點,如何才能將問題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維):尋求達成所求條件與題設相關的必要資訊(必要性思維);嚴格按照題目字面意思純分析解題(客觀思維,考好理科和英語的基礎思維)。
記住考試考查的是能力與思維並重。目前戰友們的能力水平並不差,至少知識點掌握了,題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這就是能力。而現在所欠缺的僅僅是思維。
軍人奉行的是“無知無畏”的精神,要養成給自己找茬的習慣。將“這麼去想會怎樣怎樣,這麼去做會如何如何”作為主體思想,其餘“標準答案”與影片講解,一律作為參考或驗證自己的思路,這才是一個軍校準考生該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