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聶榮臻在給不少軍校學員講課的時候,總會說長征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也是這一場戰役讓黨組織儲存了有生力量,成功地來到了陝北根據地,這才有了日後的革命勝利。沒有經歷過長征的一些年輕的領導幹部可能體會不到長征時期的艱難,對於前有圍堵後有追兵的局面,紅軍戰士沒有一個棄壘,而是一個個鬥志激昂,頑強地取得了這一場戰役勝利。那麼這一場長征中最為關鍵的戰役究竟有多麼重要呢?為何如今卻鮮有提起呢?
一、長征中的關鍵一戰
自從黨組織領導武裝革命以來,蘇區革命根據地在南方各省遍地開花,這讓蔣介石十分抓狂,畢竟他處心積慮地要建立蔣家王朝,這個陰謀卻在黨組織的宣傳下被一次次戳穿了,於是蔣介石立即調集大軍進行大面積圍剿。雖然日軍在1931年就開始正式蠶食中國,但是蔣介石的戰略重心還是在圍剿紅軍上,對於他來說只有保證自己的蔣家王朝的穩定才是第一要務,於是屢屢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這讓紅軍戰士們更加堅定了走完長征的決心。
也只有走完長征建立穩定的根據地,這才能完成拯救中國於水火之中的重任,可是就在紅軍在進入貴州後,蔣介石卻開始給一些地方軍閥下死命令,一定要將紅軍死死圍住,可是還是讓紅軍突破重圍來到了甘南一帶,於是到了這裡便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最為重要的一場決戰,這便是—臘子口戰役。
原本紅軍一步步突破敵軍重圍來到了甘肅境內時,蔣介石還惱羞成怒,痛罵地方軍閥不配合,不過他的一位德國軍事顧問卻提醒了蔣介石,紅軍進入甘肅便是一個天賜的良機,因為紅軍必定會經過臘子口,只要守住臘子口,那麼圍剿紅軍就指日可待了。
聽了德國軍事顧問這麼一番講解,蔣介石茅塞頓開,立即調集了大量兵力防守臘子口,打算一舉消滅紅軍。看到蔣介石調集重兵進入臘子口,黨組織連連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出其不意,突破臘子口,於是關乎革命戰爭命運的戰爭便就此爆發。
二、突破臘子口,成就革命的勝利
在蔣介石調集重兵把守臘子口後,他一度興奮過頭,就等著紅軍上鉤了,但是紅軍突破臘子口的訊息很快就給了蔣介石重重的一記耳光。原本以為紅軍會成為笨魚上鉤的蔣介石一味地增強兵力部署,反覆給地方軍閥下死命令,完全沒有看到在戰爭中取勝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人心。雖然臘子口十分狹窄,並且佈滿了機槍和碉堡,但是紅軍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拔掉這顆長征路上最危險的釘子,不久紅軍開始周密部署臘子口的突破行動。
針對敵人的部署,紅軍巧妙地首先利用正面衝鋒吸引敵軍火力,然後派出爆破組,一個接著一個地摧毀敵軍碉堡。紅軍的戰術讓敵人一時間摸不著頭腦,雖然早有準備紅軍會採用接近碉堡然後爆破的方式突破碉堡構成的防線,但是他們還是對碉堡形成的集中性火力過於自信了,認為紅軍肯定是難以突破臘子口的這道防線的。不過結局卻令他們百感意外,紅軍戰士不僅成功地摸到了碉堡附近,還準確地摧毀了碉堡,這樣一來為後面的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於是不久後紅軍便勝利地突破了臘子口,成功地走出了甘南地區。
得到紅軍突破臘子口的訊息後,蔣介石勃然大怒痛罵地方軍閥無能,不過臘子口一戰的失敗也讓蔣介石在軍事上的無能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他後來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突破了臘子口的紅軍徹底擺脫了敵人的重重包圍,開始前往陝北革命根據地,這也是長征中勝利的一個標誌,也怪不得聶榮臻晚年談起總是感慨:“臘口子戰役太關鍵了,紅軍能夠進入甘肅地區太重要了,我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是主席下了鐵令兩天內必須要拿下臘口子。如果沒有此戰的勝利,可能就不會有新中國。”
三、結語:
作為長征中最重要的一場勝利,臘子口戰役的勝利對中國革命的影響至關重要,它是紅軍突破敵軍重圍走向陝北革命根據地的開始,也是中國革命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場戰役的勝利也值得永遠被歷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