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文在寅“接班人”的李在明,近來在對華態度上上演“變臉”戲碼。據環球網2月10日訊息,李在明日前對華髮表強硬言論,叫囂應當對涉嫌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予以擊沉。
李在明的這一表態,一改此前主張發展對華友好關係的態度。這一言論也引得在野黨候選人質疑稱,擊沉他國漁船違反國際法,李在明是在博取噱頭。
將於3月9日舉行的韓國大選已經迎來1個月倒計時,當下執政黨候選人李在明和最大在野黨候選人尹錫悅,在選情上基本持平。韓國4家民調機構在2月10日透過對1007名選民進行的民調顯示,兩人的支援率均為35%,而在綜合輿論傾向上,尹錫悅更佔優勢。
有著“青瓦臺魔咒”的韓國政壇,大選形勢堪稱殘酷。李在明妻子2月9日公開道歉,為此前使用李在明的公務車及法人信用卡向選民致歉。同樣被曝出黑料的還有李在明的兒子,李在明之子被曝涉嫌非法賭博和性交易,李在明對前一項指控公開道歉,但否認存在後一項指控。
而李在明自身任職城南市市長期間,其幕僚捲入一項重大貪腐案,加之關鍵證人的離奇死亡,這也使得貪腐醜聞一直成為政敵攻擊李在明的藉口。而李在明的最大競爭對手尹錫悅,此前則因妻子涉嫌學歷造假、岳母因欺詐入獄而狼狽不堪。
尹錫悅在選情不利的1月,改組了自身的競選團隊,而在此後,隨著李在明相關醜聞中又一關鍵證人在酒店離奇身亡,尹錫悅得以暫時領先李在明,並將領先優勢一直延續到當下。
兩人之間的民調支援率差距在5%的誤差範圍內,這使得已進入30天倒計時的韓國大選,仍舊存在系列變數,而誰能抓緊時間增大選民關注度,誰便越可能成為下一任韓國總統。這樣的情況下,在重大國際事件期間“冒頭”,就成了李在明和尹錫悅的一致選擇。
當下北京冬奧會正以超越以往的姿態,持續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而韓國在短道速滑個人及團體專案的接連折戟,則使在短道速滑專案有著傳統優勢的韓國,輿情一度炸裂。
北京冬奧會、國際奧委會等詞彙,都成了韓國民眾宣洩不滿的發洩口。加之開幕式當日引發韓國輿情的中國朝鮮族服飾,社會內壓力極大的韓國,國內一度掀起一股反華輿論。
而不論是李在明還是尹錫悅,顯然都打算在“輿論潮頭”上弄潮,以尋求支援率增加的機會。李在明放出“擊沉中國漁船”的叫囂,尹錫悅則在美國主流媒體上發文,稱發展韓美關係應是韓國外交的中心,並聲稱,韓國應當考慮進一步引入薩德系統、韓國可以考慮加入美日印澳四方機制。
而更多渴望曝光的韓政客,甚至叫囂稱韓國代表團應當退出北京冬奧會,以顯示“抗拒判罰”的態度。而這一系列破壞中韓關係的操弄也引得韓政府多部門下場滅火,韓國防部則發聲稱,韓美之間沒有引入新薩德系統的打算。事實上,2021年韓星州薩德基地便常有示威民眾前往抗議,並多次發生示威者和軍警的肢體衝突。
處在美國經濟、軍事雙重“佔領”之下的韓國,暫時無法將怒火發洩向真正的禍源。巨大的社會壓力中,韓國的民族情緒顯得敏感而脆弱。
而在輿情中試圖博取更多關注的李在明、尹錫悅,在大選日漸臨近的時間裡,很可能仍會圍繞“熱點”,展開新一輪“醉翁之意在選票”的輿論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