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一些患者說,我體內的血液濃度比較高,麻煩你給我開疏通血管的針,通通血管吧!
關於血稠這個概念源自血粘度,早期只是作為人體中風預報的一個指標,後來研究發現,地學院的濃度與腦出中和心肌梗死,沒有明顯的關係,基本上也就被臨床淘汰。如果還有人拿這件事情忽悠你,那多數就是江湖術士。
01
血粘度高和血脂高是一回事嗎?血稠更容易得血栓?別再被忽悠
可能很多人並不理解,人體血液粘度和高血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謂的血液黏度是血液的理化特性之一 ,與血液中的多種成分有關。全血粘度主要取決於血中紅細胞壓積高低也就是主要與紅細胞多少有關,而且這種情況主要跟人體血漿蛋白多少有關係,尤其是纖維蛋白原。血脂對血液的黏度影響較小,高血脂的病人血粘度的輕微升高。
然而所謂的高血脂,確切來說應該是血脂異常,其中就包括了高膽固醇血癥、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低高密度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等。
其中,高膽固醇血癥也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對心血管危害最大,危害並不主要表現在對血粘度的影響上,而是膽固醇會像水垢一樣沉積血管壁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阻塞管腔引起心肌缺血和腦缺血。如果斑塊破裂就會形成急性血栓引起腦卒中和心肌梗死。
- 血稠≠高血脂
高血脂這種情況主要是指人體血液當中的治理物質過多,其中就包括了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膽固醇水平升高。雖然的確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但這只是可能誘因中的一種。
也就是說,人體血脂偏高可能會導致血液粘稠,但是血液黏稠度增高,不一定就是體內的血脂升高導致的,雖然這種情況必須要引起重視,但是我們要明白,一旦膽固醇堆積在人體的血管壁內,就容易形成動脈硬化,這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以及危及生命的原因。
- 血稠≠血栓
高黏稠血癥是一種血液特徵,而血栓是疾病,二者本來就不能等同。在醫學臨床上也不會用血流變動檢測來預測一個人的血栓和血管事件。
一方面是因為人體血液黏稠度只代表一個瞬間的狀態,如果在檢查之前沒有喝水,或者是吃飯運動,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這個檢查的結果,所以這樣的檢查,精準度不高,沒有辦法真正的反映一個人體內血液的狀態。
另一方面,一個人身體當中到底會不會形成血栓,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醫生更加關注這個人的血脂,血糖和血壓,想要知道自己的血管健康程度,必須得透過專業的資料來分析,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預防血栓的形成原理,血管疾病。
02
如何降低血液黏稠度風險?
多喝水
平時多喝白開水,千萬不要用一些碳酸飲料或者是奶茶代替,我們人體當中的新陳代謝需要充足的水分,情況下,一個人每天體內排出的水分大約是2.5公斤,正常人除了每天的飲食之外,還需要額外的補充一些水分,一天需要2000ml左右的水。
多吃能夠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否保持平穩,跟日常飲食也有一定的關係,可以在飲食當中多新增一些水分以及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比如常見的香菇,番茄,玉米等等。同時要減少一些高膽固醇高糖分的食物,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貪嘴而影響了病情。
戒菸戒酒,多運動
平時不僅要戒菸戒酒,而且要多運動,雙管齊下,可以更好地切斷威脅人體心血管健康的感覺,而且也提高了你身體的素質和抵抗力,避免一些疾病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