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慢旅行”
作者:馬提亞斯(德)
我是馬蒂亞斯,一個31歲的腳踏車旅行愛好者。我出生在荷蘭-德國邊境地區,我的朋友們形容我是一個積極的、熱情的、但又深刻的人。總是想笑,和我在一起很愉快。
在一次轟轟烈烈的澳大利亞旅行之後,我到荷蘭去攻讀旅遊目的地管理學士和碩士學位。我在斯洛維尼亞、瑞典、清邁、巴厘島、悉尼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方進行了幾次與學習相關的海外探索,然後我搬到都柏林和慕尼黑,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固定性工作。在每天朝九晚五的大城市工作了幾年後,我越來越渴望一種簡約、自由和自主的生活方式。
我賣掉了我的汽車、公寓、傢俱和其他所有我擁有的東西,開始旅行,去了解不同的人、文化和生活方式……最終去了一個我想住的新地方。有了遠端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我賺了很多錢,所以慢慢地旅行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就時間而言,我計劃這一旅行篇章大約用一年時間。最後,我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才重新安頓下來。
旅行和度假……這難道不是一個人應該盡情享受的事情嗎!?不言而喻。然而,現在很少有人像這樣享受旅行了,雖然我們是在度假,但似乎很難放慢腳步,把壓力和忙碌的生活留在家裡。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在旅行時,我們也太忙了,除了想很快到達目的地。就是匆忙趕路。一旦我們達到了目標,我們就會想一個不落下都看到,儘可能多地打卡,儘可能多地做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而且還沒有就此結束。
透過社交媒體,我們喜歡分享我們的故事,以增加我們的人為社會地位,並得到無數網友朋友的認可。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回到家裡,我們面臨著以下問題:經過一週的歐洲五大首都之旅後,我們看到一個黃色資料夾,裡面有來自25個旅遊景點的784張照片,充其量,我們將在十年後再看一次這幾張照片。哇!難道一個人不應該為自己花更多的時間去休閒嗎,而不被旅遊業所謂“你必須做的事”所困擾嗎?甚至,我們中的許多人似乎在假期結束後還需要一個假期,感覺幾乎和以前一樣疲憊:歡迎來到旅遊倦怠症!
好在,越來越多的喜歡做“慢旅行”或“慢生活”。我想你最好把它翻譯成“有意識的、沉浸的、緩慢的旅行”。現在你會笑了:難道你不想呆在一個小而真實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大眾旅遊區,在那裡你可以在一個小家庭旅館裡吃到傳統的自制早餐,主人會在可愛的小陽臺上,在碧藍的天空下,用田園詩般的景色襯托,為你提供傳統的自制早餐嗎?難道你不想呆在一個小的當地市場裡,在那裡你可以買到當地的水果,與當地人交談,然後花所有的時間去探索這個小鎮嗎?歡迎來慢生活!
慢旅行的起源
慢生活是“慢食運動”的一種形式,該運動於1980年在義大利成立,當時義大利抗議在羅馬開設麥當勞分店,以保護當地美食、傳統食品和當地農業。因此,慢生活出現了,主要是與傳統美食相關聯的文化,就旅遊而言,是與當地風俗、當地人和他們的文化的親密接觸。
慢行到底意味著什麼?
那麼,“慢旅行”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這種旅行與其說是觀光,不如說是以一種輕鬆和有意識的方式去了解一個地方和它的文化。這對你自己來說更放鬆,對環境和當地人更尊重,也許對你的預算更有利。
慢行可以看作是一種思維方式。比起儘可能多地看和做的遊客,選擇慢旅行的人寧願花時間冷靜地探索地方、人、食物和文化,體驗遠離眾多旅遊景點的真正有趣的故事。例如,如果我去保加利亞——我目前正計劃去保加利亞——我更喜歡在一兩個地方集中時間,而不是同時參觀該國最受歡迎的七個地方。
如果你不坐飛機,不坐火車,選擇自駕公路旅行,你幾乎會自然而然地體驗到更多。而另一種更好的選擇是,你也可以騎腳踏車、乘船或步行,當然這也會更環保。然而,當談到慢旅行時,它主要不是關於交通工具,而是關於你自己的時間,關於體驗和成為當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將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入其中。
慢行者經常探索一些不一定能在旅行指南中找到的景點。對於過夜住宿,公寓或其他型別的住宿都可以。重要的是除了半餐*以外的任何東西(半餐,半食宿,指提供早餐及一頓正餐的旅館),你要自己去雜貨店買。我自己也經常慢行,並且總是得到豐富的回報--經歷和遭遇,否則我沒有機會體驗這些。慢行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我目前正在進行的穿越10個國家的3000多公里腳踏車之旅。
如果你對這類旅行感興趣或者現在覺得很有靈感,你一定要在下次旅行中嘗試慢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