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研究認為,暴露在太空中的人約能存活90秒,最初9~11秒裡可以保持清醒,在30秒內獲救基本不會受到永久傷害。主要死因是減壓導致的缺氧損傷,而不會“身體爆裂”或“血液沸騰”。“凍死”是不用考慮的。人的身體在太空中散熱其實非常緩慢,如果有加壓充氣的宇航服保護,還需要安裝散熱系統來避免中暑。減壓確實可能造成面板腫脹,在不利的場合有可能出現血管中的小氣泡造成的栓塞,但人體不會因為這點壓力差而爆裂。
如果試圖憋氣,肺泡可能因肺內的壓力變動導致氣體膨脹而破裂,加速致死過程。
●血管裡的血液仍然受到身體給予的壓力,不會沸騰。
●體表的水(如唾液、眼淚、汗)低壓沸騰不會造成實際傷害。
1960年8月16日,美國飛行員Joe Kittinger在使用開放式吊艙上升到102800英尺(31133米)高度的過程中右手的手套加壓出了問題。他決定繼續任務。他的右手很疼並暫時失去了功能,但在回到低海拔後很快恢復正常。
1965年,NASA在真空艙測試宇航服時發生失壓,測試人員暴露在低於1psi的低壓中(不到標準大氣壓的7%,最嚴重時達到0.1psi),於14秒後昏迷,15秒後真空艙被重新加壓,測試人員很快恢復知覺。
1965年,德克薩斯空軍基地做了將狗暴露在接近太空的低壓下的實驗,發現暴露90秒的狗可以生還,暴露120秒以上則死亡。生還的狗由於排氣而大小便失禁、嘔吐、暫時昏迷,但在正常壓強下10到15分鐘就能自己行走,數分鐘後感官也會恢復,沒什麼後遺症。耳膜並不會在這種情況下破掉。
1965年、1967年,NASA兩次做了將黑猩猩暴露在接近太空的低壓下的實驗,發現黑猩猩能在亡秒的暴露後生還。有1只暴露了180秒的黑猩猩出現後遺症(認知缺陷),有1只黑猩猩似乎死於心臟驟停。你可以在這裡看到1965年實驗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