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與其奢也,寧儉。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孔丘
國學探秘:《論語》一書,是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現今我們很多道德倫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蘊,都與之有著基因傳承的關係。在增強和踐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們中國人的生命意義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為何,做一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
孔子的“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述而》)的思想論說,旨在進一步闡發“禮,與其奢也,寧儉”(《論語·八佾》)的價值意旨。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時常會碰到價值抉擇的兩難。該如何處置、應對之,便成為令人為難的事。實則,面對兩難處境,也有其應對的要領,那就是迴歸初衷和本心,堅守原有的價值本性和宗旨。
在處置面對的兩難處境上,孔子在多處論說中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方略和思路。“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的論說,就是一重要方略思路的遵循例證。
禮的一種取向:“奢則不遜”,或背離禮之本旨。
注重禮節,講解禮貌,躬行禮讓,乃是一個人彬彬有禮的體現,也是有修養、涵養的反映。以禮為行為準則、規範,是自我修飾、節制和恭敬以待人的人生重要修為。
禮節、禮儀和禮制,都需要一定的形式和文彩,以承載仁義的價值內涵。在形式和內容上,忽略形式修飾,則內涵將會呈現鄙陋、簡單,無以彰顯人生的修為、修養。過於看重形式,捨棄價值本質,就會犯形式主義的錯誤。
禮之“奢”,在於文飾之過度、奢華,甚至造成文飾的泛濫和褻瀆。文飾過度,造成流弊,就是形式主義。一味強調外在形式而忽略內在實質,甚至會背離禮之本原的內涵和宗旨。“孫”者為遜,謙順之義。僭越禮之當分,便為“不遜”。
在人之習情上,富貴而傲人為奢,傲慢而不遜則自大。自大者,大己以傲人而輕視人,必然違背禮之“自卑而尊人” (《禮記·曲禮上》)的價值宗旨。背離禮之價值宗旨,奢華而褻瀆禮之品德,就必然自尊大而卑賤人。
孔子基於“禮,與其奢也,寧儉”的價值主旨,而提出“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的理念主張。可以說,後者乃是對前者的進一步闡釋和證明。之所以要堅守“禮,與其奢也,寧儉”的主旨,就在於“奢則不孫,儉則固”的不同價值效驗,“固”好於“不遜”。
從人生堅守的價值初衷上言,禮以儉為本,而奢為文飾過度之流弊。在利弊的權衡取捨上,“奢則不孫”之害甚於“儉則固”,故必有寧可求其次,退求後者而不取前者。否則,便是價值抉擇上的本末倒置。
禮的一種取向:“儉則固”,或將降損禮之功用。
“儉”者,為人之德性。人生儉樸、簡樸過度,缺少文飾之儒雅,便會流入粗鄙、鄙陋。“固”者,樸陋之義。人能持“儉”,雖然不會有奢華褻瀆之弊,但太過節儉則必導致禮之價值無法有效承載和更好體現之後果。
文化修養的價值,就旨在藉由文飾、文采以修飾原始之粗鄙、粗陋,使人自覺地踐行人倫之德,既善又美。從孔子對君子“文質彬彬”的人格價值定位上看,“儉則固”也非是其所大力提倡和完全認可者。
禮為仁義道德的準則、規範,就成為人道的遵循。道德仁義,以禮為成遂的載體和德行,固是“非禮不成”(《禮記·曲禮上》)。道德教訓,正俗化習,要以禮為遵循,固是“非禮不備”。“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就是以禮為人生修為的價值遵循。
禮為人生的準繩,無疑是行為衡量和評判的價值標準。解決分爭和辨訟,需要依靠禮來加以評判裁決;人們的角色定位和分工職責,需要以禮來判定、界定;為人處事、治官治軍和行法懲罰,乃是“非禮威嚴不行”。在“禱祠祭祀,供給鬼神”上,也需要講究儀式和整肅心性,“非禮不誠不莊”。
禮之規制、文章,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禮記·禮器》)。“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就是人生修為的價值遵循和根本路徑。人之修於禮的竭誠盡慎,既要“致其敬而誠”,又要修飾文而美。
孔子“節用而愛人”(《論語·學而》)的價值意旨,實需要以禮之制度、文飾來加以落實。按照一定的禮制執行,就能使各有其分,而不至於奢侈浪費和相互攀比,方可節用以為愛人。失去禮之規範而奢華無度,不能以財養人,何以愛人?
禮的兩難處境:與其選擇“不遜”,寧可選擇粗樸。
在揭示禮之價值內涵上,奢與儉,不遜與固,是相互對立的兩極,而不合中和之性。禮之本質,既然在於貫徹仁義的價值精髓,則禮就要以儉為本,因為“儉近仁”(《禮記·表記》)。
在禮的中庸之道上,若是追求形式過於奢華,而無有節制,則不免會背離禮的價值宗旨。反之,若是過於簡化、簡樸,喪失必要的規範制度和禮儀禮節,不免會造成鄙陋之弊,而使禮之價值功能無以更好地呈現。
在禮之為用的“奢”與“儉”兩個極端,因各自弊病突顯,故容易做出判斷抉擇。但在兩者之間,便會出現兩難處境的情境抉擇問題。雖然二者皆失於中和,但尤以奢之不遜為害最大,故當復守其儉。在兩難處境的選擇上,“寧固”是價值權衡後的不得已之抉擇。
在處理這一兩難的價值抉擇上,參照的主要原則是:一要追溯價值的根源,找回事情的本宗,在知本務本中矯治時弊,或者說針砭時弊以為道德之正。二是權衡兩者的利害得失,做到趨利避害,或者兩害相權取其輕。
追溯禮之“不遜”的根源,無疑本自“奢”。過度奢華,將會背離禮之本宗,而有違於仁義之價值。“儉”雖有固陋的一面,然能迴歸其本旨,相較而言不會背離仁義之價值旨歸。固陋的缺憾,明顯小於“不遜”之弊害。在兩害相權取其輕中,做出“寧固”的選擇,乃是趨利避害的明智抉擇。
孔子“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的價值論說,給予我們的人生價值啟示是:
人生既要有原則性的價值堅守,又要有具體情境下權衡利弊之靈活應對。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就是常經與權宜的一體之用。
在兩難處境的選擇上,我們既要究本溯源,找回初心和初衷,迴歸本心和宗旨,又要權衡利弊,在堅守原則的同時,兩害相權取其輕。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思·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思·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