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一個耳熟能詳的小故事,將“無效社交”展示得直接乾脆。
無效社交,是指那種無法給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帶來任何愉悅感和進步的社交活動。
生活中,“無效社交”佔用了我們很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有些是因為沒有目標和主見,隨波逐流,主動參與。但還有很多社交活動,即使不情願,但也因不好推辭而參與其中,既沒有愉悅的體驗,也沒有任何收穫。
因此,有很多人抨擊“無效社交”,鼓勵大家果斷放棄,但“無效社交”真的無效嗎?
01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學會了放羊的技巧,對你而言,這就是有效的一天。如若之後,你遇到了比砍柴要輕鬆、掙錢多的放羊機會,那麼,這一天對你來說價值百倍。
古語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每個人的經歷、學識都不盡相同,也因此在某些方面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既然已經花時間參與社交活動,何不將精力用在向他人學習上,這要好過無所事事的消費時間。
學無止境,不管一個人的學識和能力有多大,總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
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只有愚者才等待機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 而機會的創造正是蘊藏在主動學習與探索之中。
所以,在社交活動中,保持好奇之心、保持空杯心態,虛懷若谷,謙恭自守,主動學習,將所學所見轉化為內在的知識儲備,這些主動探求的知識和能量,能夠讓我們發現並抓住更好的機會,飛得更高。
02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將有可能買柴的客戶介紹給了你,你將有可能買羊的客戶介紹給了他,於是你們各自收穫了更多的客戶資源。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說過一句話:“把我想要的那個給我,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這個。”
這句聽起來沒有溫度的話,卻真實地揭露“人際關係的核心是價值交換”的真相,有"利"可圖是包含友情、愛情在內的所有人際關係的核心,這裡的“利”不是物質和利益,指情感和心理的滿足。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發展的時代,每個人的手裡都掌握著各自領域的部分資源,或許在業務領域毫不相干的兩個人,透過資訊共享,就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機遇。
所以,所謂的“無效社交”,或許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資源交換的重要性,交換的資源不在大小,一個招聘資訊、一個聯絡方式、一個購買連結……或許都可能幫助彼此解決一個實際的難題。
在與人交往中,圍繞自己的生活、工作,有意識的培養資源交換意識,或許就可以助力我們生活更加美滿、工作更加順利。
03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哪個山的路好走,哪個山佈滿了荊棘。第二天砍柴,事半功倍、收穫滿滿。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我們不僅要低頭走路,更要抬頭看路。”但是,路在何方有時候並不明朗,需要我們在迷茫、猶豫中,披荊斬棘、堅持探求。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聲音為我們指明方向,給予我們堅持的勇氣,哪怕這個聲音只是短暫的出現,也足以讓我們有勇氣面對未知的黑暗與風雨。而這個聲音,有時候苦苦追求而不得,反而會出現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之中,值得我們一生感恩在心。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緣分。
我們在社交活動中,曾經接觸過很多人,看起來彷彿是短暫的相識,但就在那短暫的時光中,有的人給與了溫暖、有的人給與了快樂、有的人給與了幫助,這些美好的經歷和記憶將一直照亮我們的餘生。
生命中的每一個遇見都是福分,感恩相遇、感恩幫助、感恩曾經給予自己的溫暖。
04
一個簡單的故事,透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了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要理性對待“社交”這件事,人是一種群居生物,“社交”是不可避免的活動之一。
或許,討論“有效”和“無效”並不是關鍵,而怎麼將不可避免的“社交”為我們所用,才是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在交往中,虛心向別人學習、意識到資源共享、感恩與他人的相遇和由此而產生的溫暖和美好,將本來可能是一場時間和精力的消耗,變為幫助自己成長的臺階和機會,這才是社交帶給我們的價值收穫。
作者簡介:佳佳,書報文摘簽約作者。我有一個夢想,將自己眼裡的生活和世界,提煉成字字璣珠的句子。努力實現夢想,熱愛並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