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裝修房子時,老是遇到失敗的設計,它們看起來高大上,真正用時就知道特別雞肋,包括臺上盆、開放式酒櫃等等……
如今第三次裝修,我學聰明瞭,堅持換掉8個失敗設計,入住後,越來越幸福!
1、換掉成品玄關櫃
當時購買鞋櫃時,被這個鏤空設計迷了眼,再加上打折,果斷買了回家。結果一年都沒有,這個鞋櫃就放不下鞋子了,多出來的鞋只能堆在玄關位置,看起來非常雜亂。
況且這個成品鞋櫃沒有櫃門,既不能隱藏鞋子,又不能掩蓋氣味,特別雞肋。
2、換掉毛絨地墊
地墊也是失敗的設計,它雖說能夠阻擋外面的灰塵和雜物進入室內,但作用並不是很大。
首先,這個毛茸茸的材質容易藏汙納垢;其次,清洗起來特別困難,只能送到專門的洗衣店;最後是容易發黴,我家剛好在南方,每到梅雨季節,地墊就會出現一圈圈黴點。
3、換掉複雜的背景牆
頭次裝修新房時,我爸媽幫忙監工,結果電視背景牆就變成上圖的模樣。造型浮誇不說,就這個配色,越看越覺得土氣,搭配花鳥蟲魚,整體顏值偏低。
斥巨資做的背景牆,完全就是給客人看的,並沒有關注個人喜好。所以後期的電視背景牆,以簡約為主,不再花哨。
4、換掉廚房吊櫃
廚房吊櫃的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會放不常用的東西,它的安裝高度對女性不太友好。我家就是如此,每次想到拿吊櫃裡面的物品,又得伸長手,又得踮起腳,格外辛酸。
把吊櫃換成高低地櫃是最合適的辦法,高櫃的高度與身高持平,拿取物品更便捷。
5、換掉固定水龍頭
水槽上方的水龍頭,是固定的,每次清洗水槽時,都清洗不到邊邊角角,只能拿個水盆接水沖洗。
要是將它換為抽拉式水龍頭,再也不擔心衛生清潔了,櫥櫃檯面都能沖洗,比起固定式水龍頭好用太多。
6、換掉臺上盆
說實話,臺上盆遠遠比不了臺下盆,最開始裝修,選擇臺上盆,結果水槽旁邊的玻璃膠都發黴了,還會藏汙納垢,清理許多遍都沒用,該發黴的地方照樣發黴。
後面吸取教訓,水槽改為臺下盆,這些問題再也沒有出現過,衛生死角都解決了!
7、換掉瓷磚門檻石
第一次裝修,因為臥室鋪的木地板,客廳鋪了瓷磚,就利用上圖這款黑色瓷磚門檻石過渡材料,但入住時間越久,越發覺得它太醜。
於是,後面裝修,我都是用金屬收邊條來過渡木地板和瓷磚,效果美觀還高階。
8、換掉不必要的氛圍燈
頭次裝修不懂,在雙層吊頂裡面安裝了氛圍燈,還是五顏六色的,一開啟燈就像個KTV包房。況且這種紫色燈太奇怪了,以至於一年下來,開啟次數不到5次。
後面安裝氛圍燈,只安裝在有必要的位置,好比說玄關櫃、廚房吊櫃下方、過道等等,體驗感與幸福感都變好了……
還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記得關注@哇姐侃家裝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