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燦兮
從“兒時朋友都胖了”到“你的朋友”,畫家劉小東在上海的兩次個展均以“朋友”為題,也依舊堅持寫實,只是展覽看下來,當年的《三峽移民》那種被他者生活擊中的感覺難以再次出現。如果不是那些名人朋友,這樣的個展是否會黯然失色?
攝影師肖全也以拍攝名人著稱,然而在最新的展覽中,他卻將相機對準了一對在西雙版納雨林長大的姐妹,似乎回應了拍攝普通人日常的肖像何以可能。
本欄目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
劉小東:你的朋友
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上海分館(UCCA Edge)
展期:2021年8月8日—10月10日
點評:有當代藝術學者結合當下藝術圈各種現象將劉小東的展覽描述為“當代藝術假天際線”,認為劉小東的作品“不夠差,不夠壞,就是太假,玩的都是漂亮,熟練到油膩的假藝術。”但就展覽本身而言,還是有感動之處,比如,劉小東頗具畫面感的文字書寫。畫家劉小東在上海的兩次個展均以“朋友”為題,也依舊堅持寫實,只是展覽看下來,當年的《三峽移民》那種被他者生活擊中的感覺難以再次出現。
評星:三星半
當看到劉小東“你的朋友”的展覽資訊時,首先想到的是2014年當時位於紅坊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做過一場名為“兒時朋友都胖了”的劉小東個展。依稀記得那是一場攝影與繪畫結合的展覽,除記錄他的家庭外,朋友部分讓人印象深刻,尤其他與王小帥等第六代導演關係密切,即使不熟悉劉小東繪畫的人也能夠在指認名人和明星中發現樂趣,然後感嘆“真的都胖了”,在當時的評論中,也有“腰包鼓了,朋友胖了,藝術去哪兒了?”的聲音。
時過境遷,紅坊已不在,世界也被疫情打亂了節奏,劉小東在滯留美國近一年後,在上海再次帶來以“朋友”為主題的個展,相信看過2014年展覽的人,會帶著老友再會、時光悠悠之感。
王小帥、張元、阿城,以及妻子喻紅、女兒劉娃、甚至母親、兄弟的生活均被劉小東以日記式的作品一一呈現,而且即便是速寫類作品,三兩筆便把人物的形象乃至情緒表達出來,讓人不得不佩服其強大的造型能力。
照片與手繪結合的作品,2020年4月30日,疫情期間紐約所作
至於劉小東的作品,已經有太多的評論,褒貶皆有。展覽作品也再次讓人看到劉小東描繪鮮活、熱烈、生猛的生活。在看到的一些評論中,有當代藝術學者結合當下藝術圈各種現象將這一展覽描述為“當代藝術假天際線”,對劉小東的作品批評極多,認為“不夠差,不夠壞,就是太假,玩的都是漂亮,熟練到油膩的假藝術。”
但就展覽本身而言,還是有感動之處,比如,劉小東頗具畫面感的文字書寫。
這批文字陳列在尾聲處的展櫃中,需要觀眾俯身閱讀,或許是來自東北的語言魅力,或許是他文字中所講的故事馬上能對應到人物的形象,讓人自然而然有了代入感和閱讀興趣。
他寫母親,寫了母親賣冰棒供他上央美,直至和喻紅結婚,兩人的被子裡還有母親用賣冰棒收的鋼鏰串起的祝福。劉小東在畫母親頭部的速寫邊,寫道“總是畫不好媽媽,一畫媽媽就回到過去學畫時不會畫畫的狀態。”看似平實的文字,寫出了對母親的情感,也寫出了母親對他繪畫之路的影響。
“心中有塞尚不怕照片瑣碎;心中有倪瓚不怕山河俗氣”,劉小東手稿
他寫喻紅,兩人從附中至今相識近40年,一起經歷了生命的各個階段,他寫了不同階段畫妻子的不同感受。
他寫朋友,寫當年賈樟柯拍《世界》,請他去客串角色,他難以完成角色需要吼出的那句“再活五百年”,王小帥如何在“抖尿”的時候鼓勵他;寫為了畫張元,兩人相處一週,天天一起吃盒飯,在做模特的間隙張元總喝著威士忌,還要看iPad,起初劉小東以為他在籌備新電影,走近一看,是在下象棋……
饒有滋味地閱讀到最後,盡頭迎來的是一張畫張元的油畫,劉小東在文字中寫下的對物件的觀察,一下子閃耀在眼前——那是一個走向老邁的張元,笨拙地坐著,手邊擺著酒,眼神渾濁。不由想到印象中在公眾媒體上看到的張元還是意氣風發的樣子。故事也從2014年“兒時朋友都胖了”,到了2021年“朋友漸老”。
劉小東筆下的王小帥,懸著的腿、腳邊的貓,燃燒的炭盆、發枝的樹木,構成了繪畫語言。
看完展覽,劉小東朋友們的形象揮之不去,筆者也在設想,如果不是這些朋友,這樣的個展會否失色?畢竟如果不是王小帥、張元、阿城等早在公眾印象中勾勒了性格和形象的人,劉小東的塑造的精準便沒了依據,畫面背後的故事也會削弱。
想來最初看到劉小東的繪畫過程,是賈樟柯的《東》,那年《三峽好人》威尼斯獲獎,幾乎同期拍攝了劉小東寫生《三峽移民》的紀錄片,當時以“F4”為代表的圖示化當代藝術作品正大行其道,劉小東的寫生與賈樟柯等第六代導演一樣,讓人看到了最鮮活、也最現實的生活,這來自中央美院紮實的基本功,也來自弗洛依德作品的影響,也是寫實繪畫的迴歸。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劉小東依舊堅持寫實,只是《三峽移民》那種被他者生活擊中的感覺難以再次出現,就如同他的朋友們賈樟柯、王小帥近來的電影依然帶給人思考,但當時看《小武》《十七歲單車》時被心靈被撞擊的感覺再難出現,或許當時的觀眾也青春漸老。(文/小松)
肖全和妲妲的世界
地點:誠品生活蘇州
展期:2021年6月19日—10月10日
點評:當以拍攝名人著名的肖像攝影師將鏡頭對準了西雙版納雨林中兩個“精靈”。長達八年的拍攝中,肖全記錄了普通女孩成長曆程。今天當攝影變得極為便利和廉價的同時,肖全為如何拍攝日常提供新的視角,也給予了當拍攝物件不是名人,如何讓觀者葆有興致的一種解答。
評星:三星半
提起肖全,人們不自覺會聯想好多名人的名字,比如崔健、竇唯、張藝謀等等。他的“我們這一代”幾乎記錄下了八、九十年代中國文化名人的精氣神。肖全自己也欣賞並秉承了佈列松和馬克·呂布等人開創的攝影傳統——使得照片散發人性光輝。
“接下來要拍普通人”是肖全結束“我們這一代”後的一種自覺。在之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他嘗試找尋拍攝普通人,試圖褪去時代的鮮明特徵。兩個生活在西雙版納密林中的少女成為他鏡頭中新的主角。簡而言之,觀者此前不認識這些作品中的人物,而是透過攝影認識和了解他們。
攝影師要記錄的光輝時刻不見了,這次肖全不再要把觀者帶回某個值得紀念的歷史場景中。與過往作品中人文色彩濃厚的擺拍不同,動態的彩色攝影捕捉著少女們的日常軌跡。不管是勞作、玩耍還是打坐,這些照片呈現的內容都帶有隨意性,他完全以一個家人朋友的身份在為姐妹倆拍照。
展覽現場的中心區域佈置了熱帶雨林場景,還原了姐妹倆每日上樹的生活場景。給觀者一種進入她們日常生活的契機。
在手機拍照已完全普及的當下,膠捲快門的概念幾乎被淡忘,攝影變成日常打卡,專業攝影作品曾經帶有的某種凝視感逐漸消散,甚至連不少專業攝影師也在捕捉日常中晃動模糊的瞬間。
人物攝影成像的過程其實是把最普通的日常放大,讓觀者去仔細觀察照片中記錄的細節。現場所有手寫的照片說明更是展現了某種家庭私人攝影的性質,照片的背後更多是他本人的記憶與感受。比如在展覽舉行前不久,肖全拍下了宛妲18歲生日的留影,並直白寫下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看來拍攝者已經融入作品、展開自己直白的表達,其居高臨下的姿態不見了,他沒有透過鏡頭企圖定格某個瞬間凸顯意義。
姐妹倆和母親李旻果在自己的雨林家中,背後是2010年去世的生態學家馬悠博士照片。兩個年輕的女兒繼續陪伴著母親守著父親生前的遺志。
“拍照片的”肖全開始一種新的觀察,他要給觀者看的是兩個女孩如何在大自然中完成成長。這在絕大多數孩童成長於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今天難以想象。誠然肖全本人也說姐妹倆並不是普通人,但這個持相機的人轉換了一個平視視角放入自己的鏡頭之中。他回答我們一個問題,拍攝普通人日常的肖像攝影何以可能。(文/燦兮)
責任編輯:黃松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