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是我國最偉大的國家總理,他更是被大家稱為人民的好總理。周總理把他的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在他年少時期,他就發誓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在成為總理之後,他更是努力的實現自己曾經發下的誓言,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
不僅如此,周總理還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婚姻,他和鄧穎超的愛情故事被很多人稱讚,兩個人從革命時期就相互扶持。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周總理成為國家總理,在組織任命新中國部長名單的時候,裡面卻沒有鄧穎超的名字,很多人都為鄧穎超鳴不平。
一、周總理鄧穎超
周總理和鄧穎超是在革命中相識,兩個人有著共同的目標,他們既是一對情侶更是獨立的個人,在努力為新中國而奮鬥,因為戰爭的需要,兩個人總是各自奔波在自己的崗位上,聚少離多也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常態,但是他們的感情卻情比金堅。
鄧穎超在革命時期就是一個思想進步的女學生,她在北平師範學校畢業之後就一直在小學擔任老師。在接觸到共產主義之後,她就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獻給了革命,她曾先後參加了各種運動和組織,並且在這一批女學生中嶄露頭角,成為革命中的佼佼者。
五四運動之前雖然很多學生思想都很先進,願意參加革命活動。但是在五四運動後收穫了一定的成就,很多學生的思想開始產生動搖,但是鄧穎超卻不一樣,她早就跳脫出了傳統的封建禮教,有了自己的新思想新境界,也是這個時候她和周總理相知相戀。
五四運動時期周總理和鄧穎超就因為活動相識,當時周總理就對鄧穎超產生了好感,後來隨著運動的結束,兩個人又有在一起工作的機會,這個時候兩個人的感情迅速增進。兩個人相愛之後相互鼓勵共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
建國之後,周總理經常因為國家的問題在外奔波,鄧穎超也有自己的工作,兩個人雖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心中卻一直想著對方。周總理曾經代表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會議在瑞士舉行,當地海棠花開的非常好看,周總理特地為她摘了一朵夾在書中寄回家去,也是愛情的見證。
二、新中國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也成為了新中國的總理,周總理也開始日理萬機不僅要處理國內事務,他還在外交方面是一把好手,身上的責任非常重大,所以周總理不敢有一絲的鬆懈。建國之後,各個部門的領導有所空缺,任命各個部長的任務也壓在了周總理的身上。
經過反覆考量,周總理同志提議了各個部門的部長人選,經過仔細篩查之後,也按照周總理通知單上的名額推薦而任命的。部長中包括原國民黨的將領,也包括一些幹部的夫人。但是卻沒有鄧穎超的身影,鄧穎超的工作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很多人在為她鳴不平。
鄧穎超曾經是第一批組織中國婦女工作的黨員,她身上的經驗非常豐富,還曾擔任過黨內的參政員,所以她成為了一個新中國的部長是在合適不過的,但是卻沒有她的名字。得知此事的張治中將軍特意站出來為鄧穎超說話,認為周總理並沒有秉公行事。
張治中說周總理這件事情並沒有考慮的非常周到,不管怎麼考慮都應該給鄧穎超同志留一個席位。但是周總理卻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想法,因為張治中並不是黨內的人員,所以周總理也告訴他不要插手黨內的事情,這把張治中氣的啞口無言。
不僅是張治中還有很多黨內的女幹部都覺得應該給鄧穎超一個職位,很多人都來找過周總理,認為他在工作中不必要的避嫌是會影響工作的。但是周總理卻說自己作為國家總理,如果鄧穎超是一個部門的部長,那麼釋出任務的時候自然會有人多想,這才不利於進行工作。
三、周總理處事原則
鄧穎超沒有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部長,確實是周總理的意思,因為他認為如果兩個人都在政府中擔任要職,很難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當然鄧穎超作為他的知己,自然會理解他的想法,並且還會支援他的工作,直到建國二十多年後,鄧穎超才被毛主席任命了職務。
周總理處事有自己的一套原則,他曾經就跟自己的侄女說過,現在是新社會,新中國已經成立了,不能在搞封建主義那一套了。裙帶關係要不得,在工作中要憑藉自己的本事,絕對不能動用家裡人的關係,如果大家都這樣那還和封建社會有什麼不同呢。
周總理的處事規則他的家人們都非常明確,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過周總理的影響。他的侄女曾經被政府呼叫工作,周總理就把她叫過來問清情況,是不是提了自己家裡的關係才被調走的,而實際上政府人員根本不知道他侄女的身份。
周總理的弟弟也是如此,本來他的工作能力很好,組織上要給他升職,但是周總理自己卻出面罷免了這個任命。不走關係不走後門是周總理的底線,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家人因為自己而受到優待。
總結
周總理是最受人民尊重的好總理,因為他事事都為人民著想,是一個有原則有底線有溫度的總理。周總理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就連他最愛的鄧穎超同志也因為他的原因而沒有擔任要職,他們就像戰亂中最普通的一對夫妻,相互體諒相互理解。
不搞特殊是周總理處事的原則,他也把這個原則一直貫徹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就連他去世的時候還告訴鄧穎超不要大操大辦,也不要讓家人們過來看他,大家都要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這樣偉大的一個開國元勳卻從來沒有接受過國家的優待,的確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