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本採購A/I抉擇中的關鍵問題

商用本採購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選擇什麼平臺,AMD?還是英特爾?

英特爾平臺統領電腦領域數十年,是所有軟體和應用生態的“開發標準”,所以無論是通用軟體還是行業應用,英特爾平臺都不存在相容性問題,都能穩妥、穩定地執行。但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其應用並沒有太多的特殊性,AMD平臺用起來也沒有太多問題。而且,由於“對效能要求低”,其實“哪家平臺用起來都相差不大”,更多是敏感於價格——而這似乎正好是A家的優勢。同時,AMD銳龍5000平臺對標英特爾第11代酷睿平臺,功率更低,續航更長。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如果按上述情況分析,那在商用本採購的抉擇上,A和I算是各有優勢,有點難抉擇!但這裡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大部分辦公應用的確沒有太多的“行業特殊性”,但如今的“商用”,對硬體效能的要求真的低嗎?

Word文件編輯,簡單的Excel表格處理,只要不是資料量太大,對硬體要求的確不高。但如今是多媒體時代,辦公早已不再是Word和Excel那麼簡單了,無論是企業、事業單位,還是政府機關,都在生成和製作大量的圖片和影片,這對硬體的效能要求可就不低了!

第二:真的是“哪家平臺用起來都相差不大嗎?”

既然“商用”、“辦公”對硬體的效能要求提升了,那麼顯然就不再是“用哪家平臺都相差不大”,而是可能存在明顯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有時候甚至會非常大!

之前的第一輪PK

正是抱著對“應用體驗差異”的探索態度,我們在不久前策劃了一個選題——不同處理器平臺的同款商用機型辦公應用PK。用的是惠普戰66四代15.6英寸款(辦公室主力機型),處理器分別是AMD的R5 5600U和英特爾的i5 1135G7。

而PK的結論是:在Word、Excel等瞬時的、對效能要求很低的應用上,R5 5600U更具優勢;但在PPT、線上(圖片、影片)瀏覽等稍微對效能有一些要求的應用上,i5 1135G7表現更好;而在真正吃硬體持續效能的影片剪輯、特效影片製作、影片轉碼,以及影象的AI應用方面,英特爾的酷睿i5 1135G7具備明顯優勢(點這裡檢視之前的PK文章)。

第二輪PK啟動:ThinkPad X13 A/I對比

戰66四代的PK文章刊發後,購機幫你評的前後臺陸續收到了很多留言和諮詢,部分讀者詢問戰66四代是否能代表絕大部分商用本的情況,還有讀者希望看到更多機型的PK。

應該說,處理器穩定功率釋放僅15W左右的戰66四代(AMD平臺可保持3分鐘的高功率釋放,後續兩個平臺就差不多了)能代表市場中大部分“傳統商用本”的情況,它們的處理器功率釋放不高,主要設計思路是“螢幕夠大,有數字小鍵盤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價格要實惠”。

但,它的確也不能代表全部商用機型。商用本中還有其他分類,比如針對輕便出行的;另外,部分機型的功率釋放會明顯高一截——且如果從“準確反映平臺效能差異”的角度,高功率釋放機型會更準確一些。

所以,為了滿足“更全面瞭解不同平臺辦公應用體驗差異”的讀者需求,我們又策劃了第二輪PK。這次,我們挑選了“輕薄出行”的代表機型之一,ThinkPad X13。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僅重1.29kg的ThinkPad X13螢幕為13.3英寸,可選1920×1200或2560×1600兩種解析度;另外,它同時具備指點杆(俗稱的小紅點)和觸控板兩套游標操控系統,且其觸控板還是頂級的毛玻璃材質,靈敏、準確,使用者可優雅輕柔地操作。而且,它的電源鍵還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並可選IR人臉識別攝像頭。

與此同時,ThinkPad X13的功率釋放也比戰66高。可能會有很多人問:一款針對出行的輕便商務本為啥要做高功率釋放呢?這個問題,我們得認真解答,來消除大家的認知誤區:

所謂的輕薄商用本,只是說它“更利於出行”,但並不等於它不在辦公室使用,也不等於它沒有高功率、高效能應用需求。實際上,大部分輕薄商用本都是中高階定位,這類機型的消費群體主要是精英白領、中高管理層(至少設計人群如此),這類使用者由於經常出差,的確對筆記本的移動效能有要求;但,在辦公室時,他們往往會外接顯示器,讓輕薄本也有大屏舒適體驗。而且他們對“舒適體驗”有更高要求,所以這類機型往往在“功率釋放”(即效能)、操控體驗,甚至是功能豐富性上,遠優於“主流辦公本”。

PART1:配置、功能/價格比

既然是中高階定位機型,價格較高,採購決策往往會更謹慎,考慮和比較的因素會更多,所以這一次,我們從“配置/價格比”就開始PK。

TIPS:我們在兩個平臺的配置達標機型中(至少16GB/512GB),儘量選擇價格低,配置價格比高的款型。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ThinkPad X13市面上新老平臺都有,我們選擇是兩家的最新款型,AMD端是銳龍R5 PRO 5650U(有PRO標識為商用處理器,不過本文測試並不涉及相關內容。方便起見,下文中都去掉PRO字樣),英特爾端是i51135G7。英特爾款略貴幾百元,不過從配置和功能上明顯更強——且不說處理器和顯示卡強弱,就是“看得見的明面兒上”,就有大量專案領先:

·SSD是PCIe4.0的,而AMD的銳龍5000U不支援PCIe4.0,只能搭載PCIe3.0規格的,速度方面,英特爾款明顯更快。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英特爾款的Type-C口是高頻寬、全功能的Thunderbolt 4,而AMD款僅為USB匯流排。

·無線網絡卡是自家的AX210,也就是最新的帶6GHz頻段的WiFi6E無線網絡卡,可連線更多裝置,最大連線頻寬2.4Gbps。而AMD款是聯發科的MT7921,最大連線頻寬只有1.2Gbps。

·攝像頭解析度更高,清晰度更好;而且英特爾款還有IR人臉識別攝像頭,支援人臉識別登入;

·在功能層面,英特爾款還支援4G上網(內建了4G上網模組和SIM卡),並贈送24個月的4G上網。

這個專案PK下來,AMD款儘管價格便宜點,但從配置(功能)/價格比,或者簡單點說,從價效比角度考慮,英特爾款似乎更具優勢!

兩機功率釋放情況

在進行應用效能PK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兩款機型的功率釋放情況,因為這涉及到重要的“產品效能策略”。

而這裡要先說兩個重要事項:

1.ThinkPad X13僅有“平衡”電源模式,但“電池滑動條”的位置能較大地影響處理器的功率輸出,插電的效能測試,我們都拉到最右側(插電時滑動條分三擋,我們拉到最右擋),也就是“最佳效能”一側。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2.由於該機有輕薄出行的定位,大家肯定也希望瞭解兩種不同平臺的ThinkPad X13在移動過程中的效能表現,所以這次我們引入了“不插電測試”。而不插電狀態,“電池滑動條”會自動變成四擋,且預設位置是左側第三擋“更好的效能”。兩款測試機型的不插電測試皆採用“更好的效能”模式。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TIPS: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這個“電池滑動條”是有記憶能力的。比如說:在不插電狀態,你將滑動條滑到最左側“最長續航”狀態(效能會狂降,但續航會適當變長),就等於永久設定了在不插電狀態為“最長續航”。即便你後續插電(滑動條會恢復到插電狀態的預設設定下),充電……歷經多次使用,但只要你電腦處於不插電狀態,它的預設設定就會是“最長續航”。同理,“插電狀態”也如此!我們想說的是:對於滑動條能夠大幅改變電腦效能的機型(如這款X13),大家一定要記得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隨時調整滑動條位置!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這是插電(且滿電)狀態,AMD款X13的考機功率釋放情況。注意,大部分AMD機型必須用HWiNFO看“CPU PPT”項才是正確的封裝功率。而從考機開始,該機的處理器封裝功率便穩定在20W~21W,整機電錶功率32.6W左右,持續考近40分鐘也如此。處理器的溫度在75℃左右,全核頻率2.99GHz。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這是i5 1135G7款X13的同環境考機情況,稍微複雜一些。英特爾款X13是EVO認證機型,而大家知道——EVO無弱旅(關於商用本的EVO認證,我們在以後的文章介紹),所以該機的功率釋放很激進:考機初期處理器封裝功率高達40W,電錶功率60W+,全核頻率高達3.8GHz以上。而隨著時間推移,功率小幅緩降,但9分30秒以前封裝功率都能保持在30W以上。後續因處理器溫度長期觸碰溫度牆102℃,會有階段性走低(降速較慢,最低至20W,電錶功率38W),但過一段時間,功率會再度緩慢提升至最高32W高位,如此往復!

很顯然,就ThinkPad X13這款機型來說,AMD款和英特爾款的較量,在功率層面也不太公平,只是這次情況反過來了,是英特爾平臺功率釋放高,而且要高不少!但早在第一篇文章我們就說過,筆記本從來都不能脫離開具體的產品來空談效能。而且,英特爾款X13雖然功率釋放高,但並不存在“超標發揮”的情況,相反,即便在整機功率60W時,夜間辦公室環境,距該機1.3米處我就完全聽不到風扇噪音,非常安靜!也就是說,它本來就具備這樣的功率釋放能力,而散熱也是按照高標準設計的。

PART2:Office三件套應用效能、網頁效能PK

【雖說Word文件、簡單的Excel表格都是瞬時效能需求,但PPT涉及大量圖片,網頁中圖片和影片元素也越來越多,確實是需要一定效能的,也能體現些許差異。為此,我們選擇PCMark10專業版(2.1.2177版),其“應用程式測試”就是基於微軟Office三件套和Edge瀏覽器的,能反映“最基礎的辦公應用的效能差異”。】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插電測試,兩款X13的PCMark10應用程式測試得分如上圖(可點選放大看子項得分)。核心數量更多的R5 5650U款總分領先,10321 Vs 9931,領先幅度3.9%。子項成績方面,Word、PPT都是微幅領先,Excel得分領先較多,不過在涉及多媒體素材的Edge網頁部分,i5 1135G7款勝出。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不插電測試,情況出現了逆轉,英特爾款的應用效能降幅不大,依然保持了近8800分的高水平,但AMD款效能暴降至6656分,英特爾款反而大幅領先32%。而從子項成績來看,除了Excel成績英特爾款領先幅度不大外,其他幾項成績的領先幅度都很大。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當然,還是上篇文章那句話,Office辦公應用和Edge網頁瀏覽都是輕量級應用,即便分數差異大,但實際的“體驗差異”其實很小,各位細看子項的耗時,都是“零點幾秒”甚至“零點零幾秒”的差異。所以總體上,這項測試不影響大局,採購者也無需以它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PART3:Pr影片剪輯、Pr影片製作、Me影片轉碼PK

【在影片時代,從個人到單位,每天都在生成大量的影片。而企事業單位,各級政府機關,也都有大量的影片製作需求,無論是內部總結、文宣,還是對外展示方案和產品,或是針對公眾的宣傳,剪輯影片,並根據觀看裝置型別/平臺的不同來進行轉碼,已成為“辦公日常”。這裡主要涉及的軟體是Premiere Pro(Pr)和Media Encoder(Me),是比較吃硬體資源的應用。】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TIPS:之前各款家用本的測試,包括上一輪戰66四代的PK測試都已證明,無論是Pr影片剪輯,還是Pr特效影片製作,輕薄本平臺,A/I兩家都是OpenCL方案效率更高,加之這次ThinkPad X13的功率釋放整體更高,更能發揮顯示卡的OpenCL加速效力,所以這次我們的影片編輯相關測試都使用OpenCL方案。

●我們從某企業活動現場的92個FHD@25fps拍攝素材中剪出87個鏡頭組合成一個2分38秒的影片,輸出為H.264編碼FHD@25fps的MP4檔案,看最終輸出時間的差異。耗時短好。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插電狀態,R5 5650U款耗時67秒,i5 1135G7款耗時35秒。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不插電狀態,R5 5650U款耗時75秒,i5 1135G7款耗時45秒。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影片剪輯測試結果明瞭,英特爾i5 1135G7款X13大幅領先,在不插電狀態輸出耗時少40%,而在插電狀態耗時少48%。這一結果和家用本領域的情況完全一致,都是第11代酷睿U平臺大幅領先銳龍5000U平臺,只是由於“輸出功率差”,這一領先幅度加大了。

●Pr的第二組測試是“特效影片製作”,把照片、圖片組合成影片。企業的產品、方案宣傳,機關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對內、對外宣傳和彙報,就常有這類應用,也算是一種“辦公常態”。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我們的測試素材來自某餐飲集團市場部,以20多張超清菜品圖片製作一個FHD@30fps的Vlog影片用於宣傳。測試製作(輸出)總耗時,時間短好。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插電測試,R5 5650U款X13製作總耗時107秒,i5 1135G7款僅耗時69秒。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不插電,由於功率輸出下降,兩款X13都有一定的效率下降,但英特爾款僅耗時79秒,相比AMD款的127秒,優勢依然保持得很高。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小結來說,在現代辦公常見應用——Pr影片剪輯和Pr影片製作上,第11代酷睿U具備明確優勢。這主要是因為酷睿U處理器內建的IrisXe集顯很強,且能深度參與到影片的剪輯和製作中去(其實,即便是CPU方案,Iris Xe的佔用率也很高)。而銳龍5000U平臺,一方面Radeon Graphics集顯效能不及IrisXe,另一方面,即便在最新的Premiere Pro 2022版中,無論CPU方案還是OpenCL方案,Radeon Graphics的參與度都偏低——最終效率上有差距也就容易解釋了。當然,兩機處理器整體封裝功率的差距,讓英特爾款的領先幅度進一步加大。而這裡還有個潛在的因素,就是SSD的差異——英特爾款支援PCIe4.0 SSD,而且X13英特爾款也搭載的是PCIe4.0 SSD——對於需要頻繁讀寫磁碟的影片剪輯和影片製作,這的確也有可能帶來效率的區別。

●Media Encoder作為專業的影片轉制工具,可把任意影片在多種編碼格式、封裝格式,以及不同解析度、不同質量間進行轉換,以應對不同播放裝置、不同網路環境及觀看平臺。

我們將一段4K@30fps的企業培訓影片轉碼到FHD@24fps,依然使用OpenCL方案(效率明顯更高),且進行插電和不插電兩種情況下的比較。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插電比較,i5 1135G7款總耗時2分30秒,R5 5650U款3分34秒,英特爾款少耗費30%的時間。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不插電時,兩者的耗時都並未明顯增加,2分44秒Vs 3分41秒。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Media Encoder影片轉碼是酷睿U平臺的“傳統優勢專案”,所以i5 1135G7款X13效率高,耗時少,是在意料之內的。而且,Me升級到2021(及後續)版後,調整了OpenCL方案執行機制,不僅由GPU(Iris Xe)主導計算,CPU部分也會深度參與,相當於處理器內,CPU和GPU都在全速執行,這也使得第11代酷睿U在Me轉碼效率上能有更大的優勢——實際上,如果功率釋放再高點(比如部分家用機型),它甚至可碾壓AMD的8核銳龍5000U和8核銳龍5000H處理器(都是集顯,都是高功率釋放的情況下)!

總結來說,在日常辦公會涉及到的影片剪輯、影片製作和轉碼等方面,英特爾第11代酷睿U平臺有非常明確和顯著的效率優勢!

PART4:新趨勢——AI影象應用PK

【AI應用依悄然遍佈諸位身邊。如今聯想、華為、惠普、小米、紅米等筆記本自帶的語音輸入和語音助手功能,就是典型的AI應用。而影象領域,Photoshop、Lightroom等也有很多AI功能,如一鍵勾選、一鍵摳圖、天空替換等。甚至於,很多企業已開始使用AI軟體解決常見的圖片精度不夠(不足以應付宣傳、印刷、財務報銷等需求)的問題。】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生產型企業的宣傳部門、工會部門最常見的煩惱,就是要用的照片和圖片精度不夠,無法滿足宣傳需求。

●Gigapixel AI,一款基於大資料分析後建立演算法模型,能自動識別圖片內容並進行最多六倍放大+細節重塑的AI軟體,如今已相當成熟,它可輕鬆解決日常辦公應用中所有“圖片精度不夠、大小不夠”的問題。

TIPS:Topaz公司的“AI應用大家族”,在兩年間,已滲透了很多行業,它甚至有能解決影片精度問題的軟體,這裡僅舉例圖片AI軟體Gigapixel AI,在辦公領域,它是最常見常用的。建議大家都試試這款軟體,大多數時候,它的細節重塑能力會驚呆你,包括商業攝影師,這款軟體也會對你相當有幫助。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依然是戰66四代PK時的兩組例項(Gigapixel AI版本5.2.2)▼:

例項1:某企業的工會組織晚會的演員和嘉賓合影,但由於是手機拍照,大幅面打印出來上宣傳欄時發現精度完全不夠,模糊不堪。於是用GigapixelAI直接放大到四倍至11000畫素,並自動重塑照片細節,完全達到了大幅面列印的精度和細節需求。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在這個AI應用例項中,R5 5650U款X13進行四倍放大+細節重塑的輸出總耗時為2分40秒,即160秒;而i5 1135G7得益於Open VINO加速,輸出總耗時僅23秒,耗時少86%!

TIPS:大家可對比一下軟體介面左右兩側的圖片精度(點選圖片並放大看),左側是“原始影象直接放大四倍後的效果”,右側是“放大四倍經過AI細節重塑後的效果”——可說是天壤之別!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不插電的狀態,i5 1135G7款X13耗時增加5秒,總耗時28秒;而R5 5650U款則無法順利跑完輸出過程,軟體總會失去響應!

例項2:公司搞團建活動的預熱,要製作大幅宣傳海報,但網上找的原始圖片僅900畫素,完全無法滿足放大印刷和展示需求。依然藉助Gigapixel AI來搞定▼。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插電狀態,R5 5650U款X13耗時28秒完成四倍放大+細節重塑過程;而i5 1135G7款只用了3秒,差不多隻有前者總耗時的1/10!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不插電狀態,i5 1135G7款僅增加1秒耗時,總體耗時4秒;而R5 5650U款依然失去響應,無法完成輸出。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AI影象部分總結:在快速崛起的AI應用領域,或者準確說是AI影象領域,英特爾第11代酷睿U平臺相較銳龍5000U平臺具備碾壓式的優勢。實際上,從不插電無法正常執行的情況來看,AMDAI應用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K結語:商用本平臺,英特爾幾近全面領先,抉擇清晰

如果這是你第一次看到我們的商用筆記本應用PK文章,文中所呈現的巨大差異多半會讓你震驚不已——因為這正是我在完成第一輪商用本PK(惠普戰66四代)後的心情。但說實話,本輪PK所呈現出的更大差異,依然讓我唏噓。

之前的惠普戰66四代,A/I平臺都是低功率釋放,由於nm製程的原因,理論上,英特爾要獲得更好的應用表現,需要更高的功率,但結果是:在我們進行的多輪應用PK中,大部分應用英特爾都具備絕對優勢。而ThinkPad X13的英特爾款功率釋放更高,所以應用優勢更加明顯,呈現出碾壓態勢

但,個別應用AMD無法順利完成,依然是我們始料不及的;而在不插電狀態下,A家平臺的基礎辦公(Office三件套和Edge網頁瀏覽)效能也大幅下跌,反而輸給了英特爾平臺,也讓我們有些詫異。

換句話說,如今在商用辦公領域,除了在低負載應用的續航方面AMD銳龍5000U平臺還有優勢外,在稍微需要一點效能的應用方面,都是英特爾第11代酷睿U平臺領先——而這裡,我們甚至都沒涉及行業屬性很強的各種專屬領域(如果要算上各種行業領域,那英特爾就是絕對優勢了)。

商用筆記本採購選AMD還是英特爾,第二輪PK更全面更刺激

而透過ThinkPad X13PK我們還發現另一層問題:如今的A/I抉擇,還不單純是處理器平臺之間的較量。有可能在產品配置層面就已經分出勝負。更快的SSDThunderbolt 4的支援,在中高價位商用本上,是英特爾第11代酷睿U平臺必然的優勢;而銳龍5000U機型便宜的那一點價格,其實也並非處理器平臺價差那麼單純,因為它們可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減了配,如今看來無線網絡卡是重災區,快捷登入方式的差異也存在,但我們的確想不到連攝像頭都能減配……

而當我們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考量,商用本的購買和採購,抉擇似乎已經很明確了——至少目前階段是這樣!

分類: 汽車
時間: 2022-02-06

相關文章

愛搞周邊的車企,圖什麼?

愛搞周邊的車企,圖什麼?
出品丨破浪圖文組 文丨趙妙琳 責編丨章麗娟 跨界是出圈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中秋將至,作為漂泊在外的打工人,總該是給家裡人挑一盒月餅的,雖然沒什麼經驗,但跟著網友買應該不會出錯. 然而我卻不料,今年最 ...

車企“人才保衛戰”陡然升級 半年狂撒250億推行股權激勵

車企“人才保衛戰”陡然升級 半年狂撒250億推行股權激勵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帥國 在過去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國內上市車企出現一波"股權激勵"的小高潮.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粗略統計,僅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三家的股權激勵總金額就達到了約2 ...

傳統車企獨立子品牌“瘋狂融資”為哪般 | 中國汽車報

傳統車企獨立子品牌“瘋狂融資”為哪般 | 中國汽車報
吉利旗下路特斯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達150億元:極氪汽車完成Pre-A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為5億美元:廣汽集團推進廣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並稱要引入戰略投資者和謀求獨立上市--近段時間,傳統車企推出的獨 ...

小鵬P5、大眾ID.3扎推上市,A級電動車成車企必爭地

小鵬P5、大眾ID.3扎推上市,A級電動車成車企必爭地
編輯導語:過去幾年由於補貼退坡等因素,A級純電動車難以與同級別的燃油車競爭.未來,隨著成本持續降低和技術不斷提升,經濟實惠的A級電動車競爭力有望明顯提升,或將成為各車企新的銷量增長點. 與30萬元級高 ...

傳統車企反擊戰,新勢力真的不是對手

傳統車企反擊戰,新勢力真的不是對手
又來到<一週新能源>的時間了.在這周,乘聯會以及中汽協這兩大官方機構都發布了8月份的車市銷量資料,我估計大家對那一大堆數字也不怎麼感興趣,反正概括起來就是:總銷量繼續小幅下滑,新能源車銷量 ...

傳統車企的豪華純電動中型SUV,最快加速5.1秒,續航415km

傳統車企的豪華純電動中型SUV,最快加速5.1秒,續航415km
隨著新能源車的興起,很多造車新勢力開始在這個領域嶄露頭角,比如特斯拉.小鵬.蔚來等,但是一些老牌車企也不甘寂寞,憑藉深厚的底蘊逐步進軍新能源領域,作為德系豪華品牌的賓士亦是如此,而它的首款純電動車便是 ...

國慶新能源車高速充電困難,各車企高速超充規劃如何?

國慶新能源車高速充電困難,各車企高速超充規劃如何?
撰文 | 周勉伍 編輯 | 冷澤林 2021年國慶期間,新能源車高速充電排隊問題引起公眾關注,據央視財經報道,10月1日,一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車主,在高速公路耒陽服務區給車充電時,花費了五個多小 ...

無產品無技術,像東南汽車這樣的車企,還能夾縫生存多久?

無產品無技術,像東南汽車這樣的車企,還能夾縫生存多久?
文|Lei 如果一個擁有幾十年發家歷史.背靠日本老牌車企技術的企業,如今提到它的名字時大家腦海裡依舊沒有絲毫印象,那麼這個企業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也許東南汽車就屬於這麼一個失敗的例子. 前段時間有報道 ...

一個比一個會玩,這些車企不僅會造車,搞“兼職”也是好手

一個比一個會玩,這些車企不僅會造車,搞“兼職”也是好手
[有車以後 新聞]世界有一種專業叫不務正業,但正是這種不務正業給了我們增加輸入的機會,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不務正業,稱之為"兼職".其實,不僅我們普通老百姓會搞"兼職&quo ...

大眾重金押注江淮背後,是跨國車企的“司馬昭之心”

大眾重金押注江淮背後,是跨國車企的“司馬昭之心”
近日,根據路透社訊息,大眾汽車目前正在與江淮汽車談判,收購江淮在合肥的一間工廠.而在去年的時候,大眾就已經收購了江淮汽車的一家工廠了.雖然這個訊息,沒有得到當事各方的回應和證實.但以大眾這兩年在國內緊 ...

全球21家主要車企和零部件商公佈“脫碳”時間表,中國公司僅一家

全球21家主要車企和零部件商公佈“脫碳”時間表,中國公司僅一家
作者:劉城宏 編輯:張宇喆 剛剛於9月12日閉幕的2021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幾乎成為一屆新能源汽車展. 寶馬集團更是不止在本屆IAA Mobility釋出了100 ...

當車企盯上使用者行駛資料

當車企盯上使用者行駛資料
本文轉自媒體燃財經 作者 | 趙晨希 以特斯拉為例,使用者對特斯拉的資料採集一直存在爭議.在特斯拉車主看來,其內建攝像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各種敏感資訊,不僅是對使用者的侵權,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晶片之後,新能源車企陷入電池困境
文|摩根頻道 隨著碳中和概念的不斷落地,以及越來越多的商業巨頭跨界擠進新能源汽車賽道,與新能源相關的行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其中相對最受人們關注的,莫過於動力電池領域. 有著純電動車"心 ...

微型電動車“圍獵賽”:眾車企爭奪千億級市場藍海
本報記者 盛蘭 張家振 上海報道 "五菱作為小型新能源車市場的開拓者,以宏光MINI EV為首走出了一條自下而上的獨特發展道路."近日,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鈃在接受< ...

資訊 | 上汽長城吉利入圍2021全球車企創新榜 電氣智慧網聯優勢明顯

資訊 | 上汽長城吉利入圍2021全球車企創新榜 電氣智慧網聯優勢明顯
文:懂車帝原創 李德喆 [懂車帝原創 行業] 懂車帝從官方獲悉,日前,德國汽車市場研究機構--汽車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以下縮寫為"CAM ...

傳統車企,尚能飯否?

傳統車企,尚能飯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談擎說AI,作者 | 鄭開車 9月9日,國外媒體stuff報道了一則關於福特新專案負責人的訊息: 福特汽車公司在近日聘請了Doug Field擔任其公司先進技術和新嵌入式系 ...

車300:讓路虎都顫抖的車企混不下去了!如今虧損50億關閉工廠

車300:讓路虎都顫抖的車企混不下去了!如今虧損50億關閉工廠
點選右上角[關注]車300頭條號,私信回覆"估價",自動給你的愛車精準估價,看看還值多少錢~ 提起 Jeep,相信各位車友都有所瞭解,它曾經是越野車的代名詞,一句「不是所有的吉普都 ...

中國車企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引領者?

中國車企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引領者?
1925年8月,紐約街頭如往常一樣,晨間的陽光輕盈地灑在左右兩側的豪華建築群,處處彰顯著高貴和奢華.20世紀的美國在經歷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真正走上了世界的巔峰,一輛名為"美國奇蹟"的 ...

百年車企放大招!全新大眾ID.6 X真的很符合國情

百年車企放大招!全新大眾ID.6 X真的很符合國情
近幾年新勢力造車的趨勢快速飛漲,單單國內的新勢力品牌就有數十家,這對傳統車企的影響也頗有之大,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到了2021年裡顯然傳統車企就按耐不住了,比如大眾集團建立完專屬的新能源平臺之後, ...

監管出手,車企被迫減產,汽車缺芯影響何時休?| 中國汽車報

監管出手,車企被迫減產,汽車缺芯影響何時休?| 中國汽車報
"汽車晶片供應緊張問題還是要存在一段時間,當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峻."9月13日,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所言,道出了汽車行業面臨的嚴峻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