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有關目標,福能健康體檢中心履行國企社會責任與擔當,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致力於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務。福能健康體檢中心基於2021福建地區約10萬人次的體檢資料,釋出健康體檢資料年報,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健康問題吧。
體檢人數、性別及年齡分佈
2021年福能體檢總人數:10萬人次
參檢人性別比例
男性 56.7% 女性 43.3%
各年齡段參檢比例
0~18歲 4.24%
19~30歲 22.7%
31~50歲 45.69%
51~60歲 17.08%
≥61歲 10.29%
專家說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30~50歲的中青年人群是社會的主力軍,也是慢病發展的潛在人群。定期體檢及有效的健康管理有助於降低慢病發生率、提高慢病治療效果、改善心理健康,從而大幅節約社會及家庭的醫療開支。
兒童青少年體檢(0-18歲)常見異常檢出
發育異常
青春期發育特別是性徵發育是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程序中的重要環節,家長應重點關注。如性早熟,常見於女孩8歲之前,男孩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以女孩出現乳房結節,男孩睪丸容積增大為首發);女孩乳腺發育,是真性早熟還是單純乳房早現?家長常認為女孩月經初潮、男孩變聲是發育啟動的開始,事實上已經進入青春發育後期。青春期提早啟動,骨齡提前,生長週期縮短,將影響最終身高,性早熟女孩的高雌激素水平可致其成年後患乳腺、卵巢、子宮腫瘤的風險率增高,同時出現生理進展超越年齡相應的心理狀態等諸多問題。
身材矮小
發現不少體檢的兒童身材矮小。身材矮小症是指身高低於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平均身高值的2個標準差以上或低於第3個百分位以下。兒童期(3歲--青春期)生長速率每年<5cm,青春期生長速率每年<7cm,可考慮生長遲緩。身材矮小,病因複雜,涉及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等多種因素,應早診斷、早治療。
兒童肥胖
目前很多肥胖兒童來中心體檢發現脂肪肝、黑棘皮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癥、高胰島素血癥、糖耐量異常等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不加以干預,將來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率增高。重視肥胖,定期體檢,儘早發現異常,避免發展為成人慢性病。
視力異常
兒童常見視力疾病有屈光不正(近視、遠視及散光)、斜視、弱視。3歲以內孩子必須要進行全面的眼部檢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屈光不正,斜視,弱視;7歲前學齡孩子需要高度隨訪視覺發育和屈光狀態改變;8-13歲以內重點是預防近視形成。國家衛健委釋出《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明確要求中小學生視力定期篩查。好視力好未來,定期體檢,早發現異常並積極治療。
專家說
一生的健康,要從小打底,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是連續動態的過程,每個階段的生長髮育特點不同,因此相對成人,兒童青少年更需要定期體檢,及時早發現問題,早干預,早治療,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成人男性體檢異常檢出前五位及危害
1. 高脂血症
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冠心病、腦中風、大動脈粥樣硬化,微血管疾病,腎小球疾病,視網膜病變等。建議控制體重、加強鍛鍊、健康飲食,必要時可進行藥物治療。
2. 高尿酸血癥
易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表現為下肢關節處紅腫、針刺般疼痛;並且容易損傷腎臟,出現腎功能不全、腎結石等。
3. 甲狀腺結節
沿海地區居民甲狀腺結節成高發態勢。甲狀腺結節易引發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甲亢、甲減等內分泌系統疾病;體積較大者易壓迫周圍組織導致呼吸、吞嚥困難,有一定的癌變風險。
4. 超重&肥胖
會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及內分泌疾病的風險(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同時也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增加腫瘤發生的機率。
5. 脂肪肝
長期脂肪肝會影響肝臟的合成、分解功能,易引起內分泌系統異常,有一定的肝硬化、癌變風險。
專家說
透過大資料分析可發現,45~65歲中年男性是心肌梗塞、高脂血症、肥胖超重等疾病的主要人群。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喜好菸酒、缺乏鍛鍊等都是引起這些常見疾病的主要因素。建議男性群體日常生活中戒菸戒酒、增加鍛鍊方式與頻次,飲食上注意營養搭配、豐富均衡,並定期完善肺部、腹部及血液生化、男性腫瘤標誌物等檢查專案。
成人女性體檢異常檢出前五位及危害
1. 乳腺增生
可出現乳房疼痛腫塊,以經期為劇,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定期行超聲檢查。
2. 甲狀腺結節
為女性高發,易引發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甲亢、甲減等內分泌系統疾病;體積較大者易壓迫周圍組織導致呼吸、吞嚥困難,有一定的癌變風險。
3. 高脂血症
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冠心病、腦中風、大動脈粥樣硬化、微血管疾病、腎小球疾病、視網膜病變等。應控制體重、加強鍛鍊、健康飲食,必要時可進行藥物治療。
4. 子宮肌瘤
長期增長的子宮肌瘤易導致腹部疼痛、子宮出血、月經功能紊亂等。
5. 婦科炎症
可出現外陰瘙癢、腹部墜脹、腰骶痠痛現象,若病菌感染還有可能上行感染至宮腔,引起子宮內膜炎等其他疾病風險。
專家說
近年來我國甚至全球範圍內乳腺癌發病人數顯著增加,根本原因之一是乳腺癌風險因素的不斷變化,比如推遲生育、生育次數減少,這在正經歷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國家中最為明顯,超重和肥胖,以及缺乏運動,也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發病率上升的原因。建議女性群體每年定期完善乳腺、甲狀腺、全腹等臟器的檢查,並做好血液生化、女性腫瘤標誌物的篩查。
惡性腫瘤檢出前五位
男性惡性腫瘤檢出前五位
1 肺癌
2 胃癌
3 結直腸癌
4 肝癌
5 食管癌
女性惡性腫瘤檢出前五位
1 乳腺癌
2 肺癌
3 甲狀腺癌
4 胃癌
5 子宮頸癌
專家說
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而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工作亟需進一步加強。建議40歲以上人群在選擇常規體檢專案的同時,應增加胃腸鏡檢查,而肺癌早期篩查應首選胸部CT平掃。女性朋友要多關注乳腺和子宮、宮頸等健康問題,定期行乳腺彩超或乳腺鉬靶以及宮頸TCT、HPV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