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願 北京報道 2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金融管理部門和多家銀行了解到,1月房地產貸款投放迎來“開門紅”,新增規模在去年四季度增長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預計1月房地產貸款新增約6000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月均水平多增約3000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多增約200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多增約1000億元,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行為持續改善。
2月10日央行釋出資料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億元,為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944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843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元。
多位分析師認為,儘管今年1月住戶貸款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主要是2021年基數明顯過高,與前幾年相比仍處於明顯高位,1月資料顯示住房銷售出現回暖跡象,未來還會進一步向好。與此同時,從1月中長期貸款來看,房地產企業貸款也在持續改善。
個人住房貸款持續回暖
“1月住戶貸款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主要由於上年同期基數明顯過高,與2018-2020年相比,新增7424億元,明顯處於高位。由於中長期貸款與住房銷售端掛鉤,銷售出現回暖跡象,持續性需要進一步觀察。”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分析。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分析稱,1月居民短期信貸新增1006億,中長期貸款新增7424億,新增中長期貸款佔比達88%,環比分別新增849億和3866億,“居民中長期貸款在年初信貸額度釋放的情況下快速回暖,印證了按揭需求的旺盛態勢以及政策方面對於按揭合理需求的支援態度,預計居民中長期貸款將保持穩定增長。”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周君芝也表示,1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負增長,看似不強,然而一旦對比兩個資料,一是近期房地產成交仍偏冷,地產市場仍未系統性轉暖;去年1月居民信貸投放量非常高,今年1月居民信貸同比基數較高。“這種情況下本月居民中長貸錄得7424億元,已經能夠充分說明金融供給層面正在積極放開居民房貸。”
1月個人住房貸款銷售資料走好與1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下調0.05個百分點不無關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採訪瞭解到,一月下旬,受LPR利率下行影響,房貸利率整體下降。北京地區銀行首套房貸利率普遍降至5.15%,二套房貸降至5.65%;上海地區銀行首套房貸利率普遍降至4.95%,二套房貸降至5.65%;深圳地區首套房利率最低降至4.9%,二套房最低降至5.2%。
此外,不少地區的銀行也主動降低了房貸利率,並且在放貸速度方面有所提升。比如,蘇州多家國有銀行將首套房貸利率下調至4.95%,較2021年底5.7%的利率水平下降0.75個百分點;二套房貸利率最低可至5.1%,較去年底的6%下降0.9個百分點。1月上海房貸市場房貸額度充足的同時,銀行的房貸速度也大大縮短,普遍在1至2月,最快可達1周。
房企融資持續改善
在個人住房貸款持續回暖的同時,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行為持續改善。央行資料顯示,1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3.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萬億元。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郭其偉表示,企業中長期貸款在連續6個月同比少增之後首次同比多增,一方面基建發力撬動相關中長期貸款,另一方面銀行加快投放儲備專案,推動貸款總量走高。“除了基建以外,房地產政策的糾偏將豐富銀行的貸款專案。”
“1月央行已經出臺措施,鼓勵投放房地產併購貸款。2月政策繼續深化,《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和《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兩份檔案出臺,明確房地產分類監管的訊號。房地產領域堵偏門開正門,有利於拉動中長期貸款的增長,最佳化貸款結構。”郭其偉分析。
周君芝也表示,當前市場密切關注社融,某種意義上就是看寬基建、托地產,從目前的寬信用資料來看,顯然穩增長正在逐步兌現到資料中。“去年10月以來,金融埠、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等,各項政策口徑都已經在邊際調松地產政策約束。未來仍將看到更多地產政策調松,這也決定了未來寬信用還有一個重要支點在於地產。”周君芝認為。
據統計,自《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釋出以來,已有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表態將提供房地產併購融資支援,方式包括併購主題債券、併購貸款、併購基金、資產證券化等,預計合計提供併購融資支援超300億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