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正式釋出,對解放軍的榮勳體系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條例》按照勳章、榮譽稱號、獎勵、表彰、紀念章等,區分戰時平時、行業領域、人員類別,對軍隊功勳榮譽表彰體系進行了全面重塑。
關於這次新條例的頒發,內容雖然不涉及解放軍的裝備層面,但是在精神層面上對激發軍人的榮譽感和戰鬥力有著巨大的意義。之前就有不少人討論過解放軍07式軍服的一些問題,認為其胸前的資歷章設計過於簡單,除了顯示服役時間和工作級別,沒有其他資訊顯示,一度被各界調侃為是“工資條”。
而隨著此次的新式勳章釋出,意味著解放軍軍服的資歷章體系也將出現較大的變化,現代化軍人榮勳體系的價值,將會得到進一步展現。相信各類新式勳章,會很快出現在中國軍人的軍服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條例》強調把“堅持服務中心,聚焦備戰打仗”作為軍隊功勳榮譽表彰工作的重要原則,使軍人榮譽迴歸打仗本真。而且還重構了戰時功勳榮譽表彰專案,新設“紅旗勳章”和“紅星勳章”,設立特級、一級、二級戰時榮譽稱號和四個等級的戰功,加設戰時紀念章,堅持高功重獎、戰功厚待。可以說,相比起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部隊僅設立一、二、三等功等有限的表彰內容,《條例》所帶來的榮勳體系變化,對軍人的激勵作用顯然將強化了許多。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據此猜測,解放軍是否會在短期內打仗?平心而論,僅憑《條例》中新增的各類戰時勳章和嘉獎等內容就作此論斷,那就有點過分敏感了。公允地說,這次調整是對中國軍隊不夠健全的榮勳體系的一次補充和改良,是部隊建設正規化要求下的一種必然,與軍事行動毫無關係。而且,“紅旗勳章”和“紅星勳章”這兩種有著特別含義的新式勳章的出現,也從側面印證了國家和軍隊發展建設多年後,在意識形態上愈發自信。
在最後,我們不妨抱有更大的期待。從《條例》內容來看,這次公佈的勳章和獎章裡,暫時沒有配套的勳略。對於很多喜歡研究各國軍服配飾的人來說,各類顏色、形狀和含義各異的勳略同樣意義重大,無論是用作表彰還是裝飾,勳略對展現一國軍人的精神面貌都有不小的價值。相信解放軍未來的配套勳略,也能彰顯大國軍隊的氣勢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