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到1953年,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和美軍激戰了三年之久,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但是在這個時期,在中國國內,也打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就是剿匪戰爭。在這期間裡,解放軍出動150餘萬軍隊,殲滅了近300萬土匪。
土匪,古代稱之為響馬,綠林強盜,近代叫鬍子,馬賊。每逢社會動盪,國家危難之際,就會出現很多的土匪,這些土匪打家劫舍,綁票勒索,肆意妄為,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的危險。從清朝末年開始,土匪的規模就開始不斷擴大,甚至連官府和當地駐軍,都奈何不了土匪。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地軍閥依靠收編土匪來擴充實力,結果導致兵匪一家,官匪一家,警匪一家,土匪反而越剿越多,還有不少土匪靠著兼併其他土匪武裝,擴充自己的實力,成為一方軍閥。
新中國建立之後,雖然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軍隊都被消滅了,但是還殘存有很多的特務,地主,惡霸,這些反動分子和土匪勾結,又策反那些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部隊,到處進行破壞行動,給社會經濟秩序的恢復和老百姓的生活穩定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是擺在新中國面前的一個大毒瘤。
根據1950年初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949年末,華北地區的匪特武裝有3萬人;華東軍區有850餘股,多的有數千人,少的也有幾百人,分佈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份,其中浙江和福建的土匪最多;中南地區的湘西地區匪患最為嚴重,有230股土匪,廣東地區有250餘股土匪;西南地區是當時土匪最多的地區,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貴州等省份,多達數十萬人;西北地區也有22萬土匪,分佈在陝西,甘肅,新疆,寧夏等省份。
這些土匪在國民黨的反動軍官,特務領導下,以一些被打殘的國民黨軍隊,還有特務組織為骨幹,勾結地主,封建教會道門,幫派團體等勢力,趁著人民政權剛剛建立,部隊還都幫著接收大城市,猖狂作亂,罪惡累累。
西南地區是當時土匪最多的地區,1949年12月成都戰役結束後,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殘部和土匪武裝,在四川,西康,貴州和雲南各地,進行反革命暴亂和各種騷亂破壞行動,成為全國匪情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四川有土匪300多股,雲南有土匪148股,貴州有土匪541股,西康的雅安,西昌等地也有大量土匪,國民黨起義部隊叛變後上山當土匪的有14個團,整個西南地區的土匪達到了50萬之眾。
蔣介石在撤離大陸之前,曾在四川,貴州等地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訓練了5000多名反動分子,作為其發展匪特武裝,破壞人民恢復和建設經濟的骨幹。1949年12月,就在第二野戰軍入川的時候,國民黨特務頭子,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到重慶召開匪特首腦會議,部署了了所謂“遊擊武裝”的任務,劃分了“遊擊地區”,下發了“建立根據地實施辦法”和“擴充套件遊擊工作綱要”等反革命檔案,統一了匪特武裝的番號和行動綱要。
與此同時,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也發出了密電,要求其匪特武裝立刻轉入地下,並加強組織游擊隊。四川省的國民黨特務機關在解放前夕,曾有計劃地釋放了大批監禁的土匪,強盜,給他們佈置了進行各種反革命活動的任務。
1950年元旦,劉伯承出席重慶市慶祝西南解放大會時,發表過一篇長篇演講,他表示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對分散隱蔽繼續造謠破壞的特務土匪,必須堅決肅清,對於國民黨軍的散兵遊勇,必須進行相關的登記,只有這樣,城市和農村的社會秩序才能徹底穩定下來,人民才能進行穩定地生產生活。
195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釋出了《剿滅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指示。指示中說,“必須明確,剿滅土匪,是當前全國革命鬥爭不可超越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建立和恢復各級人民政權,以及開展其他一切的必要前提,是徹底消滅國民黨在大陸的殘餘武裝,迅速恢復革命新秩序的保證。”
檔案下發後,解放軍調動了150萬軍隊,配合當地的地方武裝和民兵,進行剿匪戰爭。僅西南地區,就投入了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第四兵團,第五兵團,第十八兵團,和第一兵團之第七軍,共13個軍,37個師的兵力。
西南軍區當時建立了很多剿匪委員會,對各地土匪進行針對性的圍剿。1950年底到1951年春,西南軍區奉軍委命令,先後抽調6個軍的兵力,開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由於剿匪兵力相對減少,各地區潛伏的特務又猖狂起來,發動暴亂。西南地區開始發動群眾,組織人民自衛武裝,巡邏放哨,盤查行人,形成了天羅地網,讓各地土匪無處遁形。
西北地區的土匪數量也不少,主要是胡宗南殘部還有馬家軍殘部,尤其是馬家軍殘部,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悍,而且熟悉西北地區的地形,在西北地區有很深的根基,給西北地區的剿匪鬥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西北地區最後也是充分發動群眾,加強聯防,這次肅清了匪患。
在全國各地的土匪中,廣西的土匪是最難對付的,廣西是桂系經營的老巢,李宗仁,白崇禧在廣西經營數十年,在這裡有很深的根底,廣西的所有成年男性幾乎都接受過廣西民團的訓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槍支,這些人平時為民,戰時則全民皆兵。
1949年12月,白崇禧率領的桂系軍閥部隊被殲滅後,殘兵敗將在白崇禧的授意之下,有的逃到了越南邊境地區,有的則躲到了廣西大山之中。當時,白崇禧不甘心失敗,於是向這些殘兵敗將部署了“總體戰”,意思是發動“一甲、一兵、一槍”的破壞運動,準備負隅頑抗到底。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白崇禧還指令廣西十萬大山、六萬大山、大容山、大明山和大小瑤山等地的國民黨殘兵敗將,開展所謂“廣泛的游擊戰爭”。
當時在廣西有數千股土匪十餘萬人的兵力,公然和人民政府進行對抗。猖狂的土匪還血洗了大瑤山,逼迫當地百姓上山當土匪,甚至冒充解放軍打死瑤族百姓,挑撥解放軍和瑤族的民族關係,給解放軍造成了很壞的影響。1950年初,土匪聚眾攻打縣城,搶劫公糧,封鎖渡口,切斷電話線,攻擊解放軍巡邏部隊的事情時有發生,給當地社會穩定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1949年12月,李天佑被任命為廣西軍區副司令,主管軍事,開始在廣西進行轟轟烈烈的剿匪行動。李天佑將軍馳騁沙場20多年,他領導下的部隊,幾乎是戰無不勝,但是在最初的廣西剿匪行動,卻出師不利。
李天佑上任後,在八個月內殲滅了七八萬土匪,但是這些土匪不但沒有被剿滅,反而發展壯大,全省102個縣,有97個縣匪患嚴重,500多名幹部被殺,公糧2800多萬斤、牲畜26萬多頭被搶,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
廣西嚴重的匪患一度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1950年8月,毛主席親自起草了一封電報,嚴厲批評說:“廣西是全國剿匪工作成績最差的一個省,領導方法上有嚴重的缺點。”毛主席的批評在當時廣西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廣西省委和廣西軍區立刻召開常委會,既做檢查,又研究今後的工作方針和計劃。
為了加強剿匪兵力,毛主席還派解放軍第21兵團53軍來廣西協助剿匪,解放軍第21兵團53軍是由湖南起義的國民黨軍部隊改編而來的,司令員陳明仁是李天佑昔日戰場上的老對手。在二人的共同努力,剿匪工作很快取得了進展,截止到1951年4月,廣西共殲滅土匪武裝33萬人,繳獲各種武器38萬餘件,取得了重大勝利。
從1950年到1953年,人民解放軍先後抽調39個軍140多個師150萬人的兵力,共殲滅匪特武裝240多萬人,結束了中國“匪患久遠、為害甚烈”的歷史。這場艱苦卓絕的剿匪鬥爭,鞏固了新中國政權的穩定,保障了老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