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和中醫起源於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西醫起源於古希臘哲學思想,著重物質和分析思維,中醫起源於古代哲學思想,著重整體思維和意象思維。西醫重在治病、治已病,而中醫重在治人、治未病,西藥善於“治標”而具有精確性,中藥追求“治本”而具有模糊性。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聽到“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這樣的話。其實,我覺得中醫、西醫都可以治標,也可以治本,就看怎麼理解“標、本”之間的關係。
標即為症狀,本即為病因。我們來看看“標本兼治”的情況,西醫、中醫既有對症治療、也有病因治療。比如:面板過敏,西醫會用抗過敏藥和提高免疫力的藥,抗過敏藥就是治標,讓你皮疹消退,瘙癢症狀減輕,提高免疫力的藥就是治本,提高體質,才能從本質上減少過敏現象的發生。中醫也一樣,同樣是面板過敏,急性期會用清熱涼血疏風止癢的中藥,是治標,到緩解期,用一些益氣固衛養血的中藥,可以提高面板抵禦外邪的能力,可以治本。所以,某些病是可以“標本兼治”的。
但是,很多疾病因為醫學發展的限制還無法徹底根治,目前只能治標,只能對症治療。比如像高血壓、糖尿病,只能透過藥物降低血壓和血糖,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根治疾病。而此時中醫卻可以幫助治本,透過調整氣陰兩虛或肝陽上亢等型別體質,達到降低血壓血糖、減少併發症的目的。
標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上呼吸道感染髮熱,用了退熱的藥物,是對症治療,是治標,因為白細胞高我們需要用抗生素治療,我們覺得治標還是治本?應該是治本,因為有炎症,抗生素治病因。然而,我們可以再想想,那我們為什麼會感冒,是感受了外邪,我們有一句話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只要我們抵抗力強,就不容易感冒,那麼好,這樣一來,抗生素治療也變成了治標,而治本是要提高人體抵抗力。所以治標治本是相對而言的。
中醫有句話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可能中醫更加講究治病求本,可以從老百姓的習慣中就可以看出來,很多病人家屬會對病人說,要想治癒疾病,西醫看好後要中醫好好調理一下身體。西醫在治好了你的症狀以後,在治本這方面關注的少一點。
然而,很多疾病就是這樣,治本是非常重要的。門診碰到很多頭暈患者,在醫院檢查來檢查去沒有什麼異常,西藥就這樣幾種藥物,可是症狀時好時壞,對生活質量影響很大。我就先治標,改善血液迴圈,減輕頭暈症狀,再治其本,糾正一些生物力學的不平衡。有些人治療幾個療程後症狀好了,就不來了,我不這麼認為,這個時候更加需要治本,這是老百姓意識不到的,我會建議每週堅持一次治療,可以讓頭暈不發作。有些人遵醫囑的,多年來頭暈基本不發作或發起來症狀很輕,有些人不聽醫囑的,就半年一年會大發作一次。
前幾天一個病人說,他兒子手汗厲害做了手術,但是術後手不出汗了,背部開始出汗,這個就是人體的代償,叫代償性多汗,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其實多汗症確實是一個疑難症,但是也可以試試中醫和針灸,西藥結合中藥針灸,從根本上去調節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減少膽鹼能遞質的分泌,從源頭治理會更好一點。
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各有優勢和特點,在治療上應該互相補充,互相吸取優勢,能透過開放包容的理念,建立整合性的醫學模式,非常重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治療上能治本就儘量治本,只有在本治不了或者不能治的情況下,先治標。倡導“標本兼治”,更好地服務於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