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其他釣魚人注意到沒有,我們去野外釣魚,往往釣獲的魚種比較雜,有鯽魚、鯉魚、麥穗、白條等,到家後發現其他魚都死翹翹了,唯獨鯽魚還動彈,把它放入清水中立馬開始遊動,恢復如初。可見,鯽魚的生命力比其他魚種要頑強得多。
發生在河南鄭州的一件稀奇事更加佐證了這一點,就在前段時間,有一位女子在小區公園散步,偶然發現路燈裡藏著一條小鯽魚,在燈罩裡面游來游去。魚是怎麼進到燈罩裡面的呢?它在裡面待了多久?它又是怎麼存活的呢?
據這位女子猜測,去年7月20日河南鄭州的那場大暴雨導致的洪災,使旁邊的小河漲水淹沒了這個路燈,這條小魚很可能是那個時候遊進燈裡面的,後來洪水退去,魚便被困在路燈裡,因燈罩裡有水,便存活到現在。
從7月20日到現在時間過了將近半年,如果正如那位女子所言,魚在裡面生活了應該167天之久,而且據物業人員說,這個燈罩有很大的空隙,並告知2月7日這條魚已經被放生。使得那位女子的說法更符合邏輯。
按說這個燈罩有縫隙,裡面就不會缺氧氣,也因為有縫隙才讓昆蟲類的東西能進去給魚提供食物,魚在有水、有氧、有食物的情況生存下來也不是不可能,據說這條鯽魚很是清瘦,說明食物資源貧乏,同樣佐證了那女子的猜測。
這個訊息一出就遭到了大批網友的質疑,說經過了半年時間,裡面的水也早該蒸發完了;再就是有水因為陽光照射、氣溫、氣壓的影響,水中的含氧量會非常低,魚根本不能存活。也可能其他網友還有其他若干理由。總之,認為這是一條假新聞。
我仍然認為這個還是有可能的,鯽魚幾乎是所有魚類對環境要求最低的魚,它遍佈我國的大江南北,在江河湖泊,甚至小河溝、小水坑都有它的身影,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另外,人們還有“無巧不成書”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巧中帶巧的事也時有發生,萬一中萬一也是存在的,不能因為它不符合常規思維就一概否定。
我還有另一種假想,或許更能解釋這件事。我們都知道,一個水坑乾枯幾年後進水,水中會生長出鯽魚,受精卵因為孵化環境的原因進入了休眠期,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孵化出小魚。事件中的路燈緊鄰小河,很有可能在安裝這個路燈時,地上的魚卵進入燈罩中,因下雨或其他原因燈罩進水,等溫度等條件成熟時就孵化出了小魚。
不論是洪水時魚進入燈罩內,還是後來的魚卵孵化而成,這條鯽魚在燈罩裡能生存,就說明鯽魚的生存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釣友們,你們認為呢?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不妨到評論區探討,大家一起研究!
我是悠漁樂好,酷愛釣魚也喜歡分享,謝謝閱讀並期待您的關注和支援!後續會推出不同的釣魚小經驗、小技巧和有關釣魚的所感、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