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大家都進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但還沒出正月所以還在年裡,我先給大家說一聲新年快樂。
而除了新年之外,另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就是中國汽車的出口情況,要知道全球的汽車市場是十分龐大的,雖然國內市場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征服全世界才是“星辰大海”的道路,所以國際出口對於汽車品牌來說至關重要。
今天的文章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圍繞國產自主品牌的出口情況展開,而另一部分則是簡單瞭解一下那些在國內建廠返銷國外的品牌。
自主品牌出口篇:上汽是老大,奇瑞勇奪第二
從公佈的資料來看,上汽集團是貨真價實的“行業老大”,2021年一共出口汽車697249臺,是第二名奇瑞的一倍還多,這其中為上汽集團提供主要銷量來源的是旗下品牌MG名爵。
MG名爵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英國車企,其在被上汽收購之前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知名品牌”了,雖然由於自己操作失誤導致企業破產,但品牌影響力還在,上汽集團算是“撿”了個寶貝回來。經過上汽集團不斷地耕耘,MG名爵品牌已經重獲新生,雖然在國內的表現不溫不火,但在國際上特別是它的老家歐洲,MG名爵品牌依然有著比較不錯的號召力。從公佈的資料來看,MG名爵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歐洲和中東,這或許是因為歐洲人對MG名爵有著特殊的感情,而與之相同的還有對待路虎的態度,即便這些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已經被其他國家的車企收購,但在老一輩人眼中它們依然帶著璀璨的“歐洲”光環,所以用金錢“支援”一下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除了像上汽這種透過收購國外品牌提升競爭力的企業之外,其餘自主品牌向海外的擴充套件就顯得有些“吃力”,這其中發展較好品牌應該要屬於奇瑞,其2021年一共向海外出口了269154臺汽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份資料當中應該包括了奇瑞路虎的出口數量。奇瑞是最早佈局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有資料顯示其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就開展了自己的整車出口業務,現如今奇瑞除了出口之外還在海外市場建立了生產基地,可以說生意做得是相當的紅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奇瑞的主要銷售地區經濟都相對欠發達,比如中東和東南亞,這側面說明奇瑞品牌在海外的號召力還是相對較弱,一些發達地區並不認可奇瑞這一品牌。
如果說奇瑞多少沾點“路虎”的光,那長安品牌就可以用“孑然一身”來形容,因為它沒有太多可以依靠的“朋友”。從資料來看,長安在2021年一共出口了114070臺汽車,排在整個行業第三的位置,這其中主要出口的車型是長安CS75系列,它在國內的表現十分優異,而似乎國外的消費者也同樣被CS75優秀的品質打動,可見該車系還是十分成功的。與奇瑞一樣,長安的銷售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以及俄羅斯,這些地區都是“一帶一路”重點“關照”的地區,可見中國品牌除了自身實力之外,渠道和政策也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企業之外,東風、吉利、北汽等品牌也榜上有名,只是相對來說它們的份額會顯得小了許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只有持續不斷的開拓市場才能獲得市場給予的回報。
對於整個中國汽車出口市場來說,現目前的出口車型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上,其面向的市場也同屬中低端,而在高階市場比如北美、澳洲和歐洲,中國品牌的“勢力”還是太弱小了一些,這其中很大程度歸結於自身的實力,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對手的強大。但無論如何,中國品牌一定要走出去,而不是一味地“窩裡橫”。
“代工”汽車出口篇:特斯拉返銷世界,上汽依然給力
上海特斯拉工廠在2021年一共出口了16.3萬輛特斯拉新車,它們主要的銷售地是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關於特斯拉出口其實沒有太多可說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美國工廠的產品,似乎中國工廠的特斯拉更受人喜愛一些,因為在做工用料以及裝配工藝上,國產的特斯拉要優於美國的產品。另一方面,相對較低的人工成本也讓中國生產的特斯拉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根據披露的有關資料顯示,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的營收為138.4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8%。
與特斯拉“對著幹”的是上汽集團,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上汽集團在2021年前10個月一共出口了448241臺新車,單月出口量接近8萬臺,如此巨大的規模一方面是來自於MG名爵品牌,而另一方面則是凱迪拉克、別克等車型對美國市場的返銷。值得一提的是,凱迪拉克品牌在返銷時會採用更大排量的發動機,這也是為了迎合美國人民的需求,而別克等車型更是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但作為一臺“國產車”,別克在國內的情況卻有些不溫不火。
總體來說,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搶佔海外市場,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長久以來國內市場都受到政策的保護,特別是外資品牌有著諸多的限制,國內品牌沒有“危機意識”,在發展上必然會出現一些“畸形”。而隨著這些品牌去開拓國外市場,他們必然會被自由市場“毒打”一番,而這頓毒打其實更有利於他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