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誌正,1920年12月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研究員、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專案代表性傳承人。路誌正的養生經驗是:遵循《內經》,重視正氣涵養,順應四時陰陽變化,辨證施養。
天人相應,形與神俱
《內經》認為,人是一個整體,人與自然界也是一個整體,人只有與自然界和諧統一,才能達到天人相應。中醫養生重視內因,同時也不忽視外因。只有正氣強盛、臟腑氣血功能正常,才能使人體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減少和避免內傷疾病的發生。
調節陰陽,起居有常
養生學認為,任何生命的產生、存在和發展都需要提供一個適宜其發展的生存環境,《素問·生氣通天論》曰:“生之本,本於陰陽。”說明人的生命活動本原於自然界的陰陽,人的各種生理活動都與自然界陰陽四時的變化密切相關。“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要順應季節變化,春夏之時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保養陰氣,以增強人體對外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辨證施養,藥食同用
中醫歷來就有“飲食自倍,脾胃乃傷……膏粱之變,足生大疔”的說法,說明飲食不當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過量的飲食,可使脾胃受損,同樣會導致疾病。養生之道,貴在後天。而後天之道,又當以脾胃為本。脾胃要注意辨證施養,才能保持人體的精力旺盛。而食物、藥物均有四性五味,如偏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多吃辛味的食品以助陽氣的生髮,偏陰虛體質的人則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養陰,藥食同源,一般食養為先,體質偏頗明顯者,才用藥調。
勞逸結合,修身養性
養生要遵從“和於術數”及“不妄作勞”兩個原則。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鍛鍊身體的方法,如導引、吐納、氣功、太極拳、八鍛錦等。路誌正非常注重八段錦的作用,每天堅持鍛鍊。另外,每早梳頭半小時可起到按摩頭皮的作用,從而使氣血流通,精神振作。“不妄作勞”,即提醒人的勞作不要違背常規,應考慮季節、時間、年齡、體力及有無疾病等諸方面因素,不可長時間從事某一種形式的勞作,以防止“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要做到勞逸結合,使活動有益於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