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爬坡的年紀,身體的零件又開始蠢蠢欲動,和你搗亂。
按說養生這個事兒,我比較注重,也比較有心得,一時也沒敢鬆懈過。
除了每天晨起跑步,隔三差五遊個泳之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貫徹的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與老公和娃意見相左時,我都是用我選的、我生的來調節心情,不和他們較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我有兩顆門牙時不時的麻木、疼,嚴重的時候,裡邊的牙齦慢慢的紅腫破潰,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照照鏡子,牙根沒黑,確定不是從裡邊爛的。
以前牙也疼過,都是最開始滋滋啦啦的疼,後來疼的徹夜難眠,和這次感覺不一樣。
這次是睡醒覺起來,牙麻木,牙齦疼,白天多少能好點。吃的、抹的用了一圈,收效甚微。
考慮過年前,哪兒的人都多,牙疼也不是啥大病,挺挺過完年再說。
這一個決定,讓我過年期間苦不堪言。
這幾天,“榜一大哥”門牙徹底罷工,工作都讓兩邊的兄弟加班代勞。
吃啥都疼,咬口餃子、包子,門牙、牙齦和左鄰右居都跟著疼。
去醫院吧!過節期間只有值班大夫,大小診所還都不開門。
我每天無數次的對著鏡子照,手裡再拿個小鏡子,360度無死角的照。除了牙齦紅腫,啥也看不出,就是個疼。
這期間我問過幾個看過牙的朋友,沒有一個人牙疼是我這個疼法。
有一天我忽發奇想,都說人到中年,身體是多事之秋。牙齦能不能是長啥了呢?
我趕緊上網查了查,牙齦癌三大典型症狀:潰瘍,出血,牙齒鬆動。
貌似我佔了兩個,潰瘍和牙齒鬆動。
原來我沒覺得牙齒鬆動,看了這個之後,沒事我就用手掰掰,感覺越來越鬆動。
娃爹說,初七我請假,陪你去看病,你的思想壓力太大了。
我說:“不用你去,我自己去看病,我得死個明白”。
我想起電影電視中的畫面,醫生把病人支出去,留下病人家屬,通告病人得了絕症。
正月初七,醫院第1天正式上班,為了節省時間,我先在手機上掛好號,預防交費時的各種排號。防止沒有車位,打車前往。
我掛號排的是第8號,我也沒太著急,醫院8點上班,我7:40到。
到了門診大樓前,把我嚇一跳,掃碼進門診區的人流已經蛇形的排到了大門外好幾十米。
好不容易進到了我掛的牙科門診外,因為我掛的是專家號,人更多,外面一排一排的椅子,人們都在低頭看手機,坐下等吧!
在醫院這種地方,你真的沒法想象美好的事情,人來人往,沒有一個人臉上有歡快的表情。
這期間,娃爹打了一個電話,問我看的怎麼樣了,我說病是沒看上,看手機呢!
盯著等候廳外的顯示屏,我是8號,到了7號,我就站了起來,激動的不行。
終於輪到主任給我看病了,他先讓我張開嘴看了看,又聽我如祥林嫂一般絮絮叨叨的說,一言不發。
然後啪啪啪在鍵盤上敲了半天說:“你去拍個CT,我看看基本情況,最後再給你個治療方案。”
what?看個牙做CT?我還想再問問,大夫打發我先去拍片,然後說:“下一個。”我懵懵懂懂的出了治療室。
正在這時,接了老公一個電話,問我牙看的怎麼樣了,說他在另一個醫院間接的找了一個熟人,讓我直接去找這個人。
我看了看手裡的CT單子,又看了看CT室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直接把單子撕了。
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個醫院。
這次簡單的多,醫生看了看我牙的情況,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員,我只能用我能聽得懂的語言描述這件事。
就是我的下邊四顆牙內扣,上面4顆牙外突,導致下面內扣的牙頂著上牙內牙齦,睡覺時牙齒咬合,時間長了,牙齦紅腫磨破。
給出的治療方法有三種:一是戴整形牙套,把內扣的下牙和外凸的上牙箍回去。
但鑑於我這個年齡,效果不會太理想。
牙套的價格,便宜的3000左右,品牌的有隱適美和時代天使,2萬 4萬不等。
第2種方法是:把上下各6顆牙磨小了,然後粘上烤瓷牙套,費用是900元一顆,這還是想想辦法,給個友情價。
第3種方法:也是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把幾顆外凸和內扣的牙拔了。
直接種植牙,一共需要種12顆,一顆牙價格在4000--13000左右
用他的話說,我的牙隨著年齡漸長,畸形會越來越重,這個就是從根上治療。到老了也沒有掉牙的隱患。
他說讓我先消消炎,考慮考慮用哪種治療方案,我開了點藥就出了醫院的大門。
出去給老公打個電話,他也拿不定主意讓我選哪一種,都是各有利弊。
站在醫院外的馬路上,看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我一籌莫展。
後來決定,去我們當地一家最大的牙科診所碰碰運氣。
到了診所外,剛上臺階,從玻璃門裡出來了兩個身著藍色大褂的護士。
一邊說著歡迎光臨,一邊伸手示意我注意腳底下的臺階。
進到裡邊,有服務人員領著掛好號,直接領到了診室。
裡邊的醫生和藹的說著歡迎,看著這個態度,我心裡稍許安慰。
聽我說了牙的情況後,讓我先去交檢查費用,交過之後,我躺在了治療椅上。
我的面前有一個小電腦,懸掛在我45度躺下後,視線的左上方,我清晰的看得到自己口腔內的情況。
醫生一邊檢查,一邊和我說出幾個治療方案,他先否定了戴牙套,說誰和我提出這個方案就是在騙我。
他建議我種植牙,但就是時間長點兒。種植牙從拔牙、牙根植入到修復完成大約需要4-8月。
這主要包括人工牙根與骨頭整合的時間,下牙一般要3個月左右,上牙一般需要6個月左右。
間隔1-2個月複診一次,每次1小時左右。
在做好種植牙後,要正確護理牙齒,定期到這裡做口腔保健,不然做的再好的種植牙,最後也不會使用很長時間。
安裝烤瓷牙冠,它的弊病是牙齒敏感度會增加,一般在吃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牙齒痠痛。
也不排除有出現牙齦損壞的可能性,比如引起牙齦炎症性病變,也可能會導致口腔出現異物感。
他讓我自己想想,採取什麼治療方案。
我說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他說讓我先去拍個CT,治療組會制定個最佳的方案。我再來時就可以直接治療。
出了診所的大門,我給老公打了一個電話,他聽我敘述這麼複雜的過程,讓我先回家,回家再商量。
帶烤瓷牙冠和種植牙我都不想選擇,因為我本身牙根沒有問題,就是下牙頂上牙,又磨牙又拔牙,想想就害怕。
父母給的原裝零件兒,就是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也不能輕易的毀掉。
我忽然想起來我原來去過的一家牙科診所,大夫原是醫院牙科主任,退休後自己開診所。
但是一算,他現在有80多歲了,不知道還乾沒幹。
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我決定再碰碰運氣。
到了之後,老主任還在坐診,打過招呼之後,他讓我張開嘴看看。
我先和他說,我不想拔牙,他笑了說,我先看看。看過後,問我別家的治療方案。
我在敘述的時候,他一直笑眯眯的聽著,不打斷我。
最後聽我說完,告訴我,不用那麼複雜,他用三分鐘就能解決。
就是把下牙尖銳的部分磨鈍,咬合時碰不到牙齦。
我跑了一天,交了三塊錢治療費,這麼快就解決了。
我不放心的問,如果以後上牙下沉,咬合時,再互相碰著怎麼辦,他安慰我說:“到那時你再來,至少現在不用。你的牙基礎很好,輕易不要動。”
我由衷的感謝他治療技術高,說別人都沒想起用這個方法。
他一笑說“傻孩子,你真的覺得是我的技術比別人高嗎?這個不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