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公眾號:WithNature
當我們想到捕食鳥的類別時,我們會先想到那些猛禽,比如像老鷹、雕、貓頭鷹神馬的。
但事實上,很少有鳥類是純素食者!
當然,許多鳥類都以昆蟲為食,至少在一段時間是如此。
但多數鳥類也是“機會主義者”,一旦有機會,它們就會捕食更大的獵物(這適用於我們大多數人不認為是食肉的鳥類)~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鳥無所不吃,只會偶爾吃些令人意外的東西。但在其他情況下,它們已經適應了新的蛋白質來源。
比如,當一隻小田鼠急忙跑進雞舍,你以為它或許只是想偷吃點穀粒,但它卻犯了個大錯誤!
一隻母雞迅速抓住了這隻小齧齒動物,不停搖晃身體,然後開始猛啄小田鼠。
母雞把獵物“折磨”了幾分鐘後停了下來,然後再一口將其吞下。嘖嘖……(畫面真心不太美觀)
這種看起來沒什麼攻擊性的動物,會輕鬆吃掉蚯蚓、蠼螋或蚱蜢。當然,它們也不會拒絕大號的蛋白質零食。
比如,你敢相信,一隻羅德島紅雞竟然能吞掉一隻鵪鶉?!(它還真就可以)
圖片來源於網路
話不多說,今天小編呢就要讓大家開開眼界啦!
今天要列舉出來的的6種捕食鳥類,絕對會讓你們有如開啟新世界大門一般~
鵜鶘
一隻正在生吞鯉魚的美洲鵜鶘 圖片來源:Wayne Watson, USFWS / Flickr
世界上有八種鵜鶘以喙和大喉囊而聞名,它們用喙來抓魚。
美洲白鵜鶘主要捕食小魚~
但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的研究顯示,它們很會投機取巧哦。
比如,它們會轉而瞄準最豐富的獵物,像在落基山脈西部產卵的切喉鱒或中西部的蠑螈和小龍蝦。
雖然鵜鶘通常專注於捕食較小的獵物,但偶爾也會把任何它們能塞進口中的食物吞入口中,包括其他鳥類。
在倫敦著名的聖詹姆斯公園,有專門的飼養員給鵜鶘餵魚。
但眾所周知,它們會捕食市裡的鴿子,來給自己加餐,這個場景有時會讓遊客感到震驚。
還有很多其它記錄在案的例子,比如鵜鶘吞食鴨子和海鷗。
想象一隻大鳥在鵜鶘的喉嚨處掙扎…這可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場景(小編建議吃飯時還是別搜了),不過卻在YouTube上大受歡迎呢♀️。
大藍鷺
當你第一次注意到池塘邊的大藍鷺時,它好似一幅靜止的畫面。
但很突然地,它就會開始發起攻擊,很可能叼出一條鰷魚或是一隻青蛙。
當然,蒼鷺也會攻擊更大的獵物,而且它經常會刺穿獵物,而不是立即吞食。
康奈爾大學表示,蒼鷺“用它們匕首般的喙刺穿較大的魚,在吞下它們之前,經常搖晃它們,以折斷或緩和它們尖銳的體刺。”
蒼鷺也會捕食陸生獵物。經常會看到它們在田野裡一字排開,捕食前面提到的小田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
它們還會在鳥築巢區附近徘徊,然後鳴禽將其當作猛禽進行圍攻。
它們甚至還吃蛇和小鱷魚,把看似不可能的獵物全部塞進喉嚨。
火雞
在北美大部分地區、曾經幾乎滅絕的野生火雞,現在又恢復了大量的繁衍。
把生活在農業地區和郊區的火雞都算上,它們現在的數量十分充足。
而它們快速恢復繁衍的關鍵之一,就是其強大的適應能力和幾乎無所不吃的意願(乾飯魂不可丟)~
火雞會吃許多水果和草類,有時還以動物為獵物。
曾經就有人見過它們在樹林裡潛行時吞食蠑螈。
研究人員記錄了它們吃蝌蚪、藍鰓魚、蛇和蜥蜴的過程。
鳥類學家喬·史密斯(Joe Smith)寫道:“為了尋找蛋白質,它們像一群迅猛龍一樣在樹林裡四處走動,翻動落葉,吃任何會動的東西。”
烏鴉
與火雞不同,許多人確實認為烏鴉無所不吃。
不過,烏鴉的飲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曾經在大學校園裡見過一隻烏鴉反覆叼起一隻花栗鼠,試圖把它吞下去。
它的行為很像文章開始提到的那隻攻擊小田鼠的母雞。
當時烏鴉堅持不懈、且耐心地展開攻擊,但花栗鼠最終還是逃脫了魔爪(也算是一次失敗的乾飯經歷)
然而,就美洲烏鴉而言,我們所認為對其飲食的瞭解可能很多都是錯誤的。
例如,Corvid Research網站指出,許多人認為路斃的動物是烏鴉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研究發現,這些動物佔烏鴉的熱量不到5%。(就離譜)
同樣,雖然烏鴉會吃雛鳥,但其他鳥類並不是烏鴉選單上的重要部分。
因為研究發現,烏鴉的大部分飲食來自人類排洩物(包括在更多的野生地區)和無脊椎動物。
黑背海鷗
鳥類中有比較怪異的進食行為,比如“黑背海鷗吃鯨魚肉”就榜上有名。
雖然它們會以死鯨為食,但這可不是它們的重點哦。
它~們~吃~活~鯨~魚~肉~
你沒看錯哈!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阿根廷瓦爾德斯半島,海帶鷗從南露脊鯨身上扯下一條條肉和鯨脂。
鯨魚浮上來呼吸空氣時,這群海鷗就會瞄準它們。
這種行為首次記錄於1972年,當時這種現象很罕見,但情況迅速改變了。
到2008年,該地區77%的鯨魚曾因海鷗的“襲擊”而受傷。
海帶鷗的數量激增要歸功於垃圾填埋場和其他人為因素。
這就意味著更多的海鷗會對鯨魚發起猛攻。對鯨魚來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它們花很多時間來躲避海鷗的攻擊。有證據表明,它們浮出水面呼吸空氣時變得愈發鬼鬼祟祟。
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上,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迴圈作用”以奇怪的方式演變著。
吸血雀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首先要說的是,吸血不算是一種食肉行為。
然而,這種看似人畜無害的小雀的進食習慣實在是……太酷了。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那裡的野生動物以其進化適應性而聞名,吸血雀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這種小鳥通常以昆蟲和種子為食(這可能不值一提)~
但在食物匱乏時期,這些小雀會轉而啄食藍腳鰹鳥和納斯卡鰹鳥,然後吸食它們的血。
圖片來源於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P5ZiIPGb0&t=63s
它啄食鰹鳥直到咬出血……你可能認為這會極大程度地激怒鰹鳥,那麼你就錯啦!
它們看起來似乎可以容忍這些小雀。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行為是一種互惠互利的行為,雀類啄食鰹鳥身上的寄生蟲,當害蟲被清除後,雀兒們就適應了新的食物來源。
由此可見,在自然界中,錯過一頓簡單的飯菜絕不是一個好主意。
有時,我們可能會發現它們選擇的食物令人瞠目結舌。
但對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來說,這其實只是生存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