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到初中為止都屬於義務教育,而且高中的升學率超過了97%。也就是說,如果是以高中為背景的故事,也可以說是對於所有日本人來說都可以產生共鳴的故事。
高中時期也正是青春期的時候,比起小學時期更為成熟,可以展開戀愛等方面的情景,而相較大學成年後又還保留著叛逆、孩子氣的那一部分,同樣還面臨著升學、就業等人生的交叉點,以及體育節、文化節、修學旅行等固定的活動。
大學雖然能製造的故事很多,但是相比高中來說又有些過於多了。
大學生活比較自由,但是自由度又太高。人啊,如果過於自由的話,行為模式就會被固定下來。在一定程度上去限制劇情的話,作為故事的情節和節奏來說比較容易被觀眾所理解,這樣反而更容易展開。
(1)全員參加的校園活動的故事如果在大學的話很難推進,比如修學旅行。
如果是初高中生的話,這類活動都會被要求全員參加,所以也可以很容易的藉機表現出平時沒有的角色關係。如果是大學生的話,就成了研討會或者社團旅行來了,就算是旅行,那跟平時相處時也沒有什麼區別,少了很多趣味性。另外,在大學的這種活動中,高潮的劇情,例如被欺負、被老師責罵這樣的故事也很難進行,最多也只是被默默地停學而已。
(2)很難描繪“與其他學校的關係”
如果是中學生的話,一看校服就能知道是不是其他學校的學生,若換成大學生,光看外表是不知道角色所屬的,所以必須先用臺詞或者文字旁白來說明是“我校”還是“他校”。
(3)同學之間很難刻畫“序列”
大學生並不是所有人都上同一節共通課程,而且上了大學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科目,因此很難表現出“優等生”和“次等生”。而且初高中生基本上在學校中幹什麼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所以在班裡誰擅長什麼,哪方面是第一都很清晰,也就很容易根據排位來刻畫角色的個性。
(4)到了大學,個性在一定程度上會被固化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理工科的大學的學生就很難去刻畫成一個“數學不好”的角色;如果是音大的話,就不適合音痴的角色設定。而且,能考上大學的基本條件都不會過分差,那麼“成績很差的不良少年”的設定就又不恰當了。
大學在入學時就進行了層層篩選,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就放棄了角色個性的廣度。學生們被分成了各種的專業,也就很難獲得更多的共鳴。但是,以大學為背景的作品,其專業化的內容也正是其有趣的基礎。比如,美大相關的作品『ブルーピリオド(藍色時期)』。
但是這些作品的受眾群大都是相關專業領域內的人群,也就很難成為熱門了。
不管怎麼說,高中生能更為廣泛地表現出各種型別的角色,完全不同屬性的角色也可以無條件地聯絡在一起。“高中同學”的設定也可以說是“萬金油”,在說明某種關係的時候用到這個,那一切都變得合理了起來。
如果在一個妄想題材的作品中,“農民A、國內首屈一指的劍術士,山賊的boss,鄰國的王子和神殿的歌姬成為夥伴”這樣的情節,僅僅是相遇加成為朋友的過程就需要一篇很完整的章節來敘述。但是,如果故事發生在高中,“小透明,學生會會長、混混頭子、校花、富二代”之間的羈絆,很輕易地用一句“同班同學”就可以合理解釋並展開。
最後,就是作者年齡的問題。很多動漫作品的作者創作的時候都已經不是現役的學生了,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學生體驗感和現在的學生體驗感之間產生了差距,也失去了真實感。這樣的話,儘可能以自己真實的學生體驗為基礎去創作會更為真實也更具有價值。有人會問:這樣的話難道不是大學背景更合適嗎?而現實是:在日本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上大學。並且,作為動漫作家,即便是能畫美大相關的題材,卻也很難去描繪醫大相關的題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