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多數年輕人還在為學習和工作發愁的時候,有的人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飽一餐餓一餐或許是他們生活的常態,而周毅便是這樣的可憐人。
在其他小朋友都穿著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上學時,她卻因為母親改嫁、父親入獄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孤兒,年僅6歲的她甚至只能靠吃垃圾為生。
小小年紀便要自食其力的周毅從小到大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好心人扶她一把?
不幸的童年
1985年,這個名叫周毅的小姑娘出生在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個普通家庭中,她的父親在工廠裡上班,而母親則在家當全職主婦,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一般,但是自從她出生以後家裡熱鬧了不少,也溫馨了不少。
但是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她的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每次吃晚飯時一定會喝白酒,有時候喝醉了就朝她的媽媽發酒瘋,甚至會對她媽媽拳打腳踢。
周毅的媽媽原以為生了孩子之後丈夫會成熟一點,懂得為家庭和孩子考慮,會更加地上進,但是很明顯丈夫完全沒有改變,還是一如既往地任性妄為,做事不考慮後果。
終於在周毅6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實在忍受不了丈夫的種種暴行,決定離開大連,改嫁去了南方。
臨走那天,媽媽抱著女兒痛苦不已,她撫摸孩子的頭說:“媽媽有事出去幾天就回來,你在家要懂事要聽話。”
周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她不知道媽媽在哭什麼,但是懂事的她也拍了拍媽媽的背讓她不要哭,她說自己會聽話的,年幼的她不知道的是,這是自己和母親見的最後一面。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個小孩沒了母親的疼愛已經是十分的可憐,但是命運並沒有饒過這個孩子,不久後,她的父親也因為打架鬥毆而被派出所抓走了。
因為她的母親是外地人,所以她從小就不知道自己的外公外婆長什麼樣子,而她的爺爺奶奶也很早就去世了,就這樣在6歲那年,周毅成了“沒人要的孩子”,小小年紀的她有時候實在餓得沒有辦法,只能去飯店的垃圾桶翻東西吃。
所幸幾天後她被當地的派出所發現,他們將她送去了當地的福利院,但是孤僻的周毅難以適應這樣的群體生活,而福利院的小朋友也把她孤立了起來。因此周毅會趁老師不注意偷跑出去,就是這次偷跑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背井離鄉三十載
那是個寒風呼嘯的冬天,小周毅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當她走到火車站門口時,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叫住了她,耐心友好地詢問她準備去哪兒,有沒有吃午飯。
看著眼前這個和爸爸很像的男子,周毅感覺十分親切,便把自己的經歷一股腦地告訴了這個陌生的男子。
於是,這個男人主動提出先帶她去吃午飯,周毅在和這個叔叔的交流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便跟著他回家。
剛開始的幾天,這個男人對她百般呵護,但是幾天之後他突然說自己最近很忙,需要把她送到弟弟家住一段時間,再接回來。
就這樣周毅和他一起坐上了前往貴州的火車,最終來到了施秉縣城關鎮的一個偏僻落後的山村裡。
其實那個男人是否是好心早已無從查證,但是自從那天起,周毅便再也沒有見過那個將她送到貴州的男子,而她也在貴州的山村中紮了根。
她所在的這個農村家庭裡的爸爸媽媽待她還算不錯,並不會把她當做幹活的機器,也送她去了學校上學。
陌生的語言,陌生的同學,陌生的環境讓周毅越來越孤僻,她的成績也不太好,所以五年級的時候她便輟學在家,每天幫家裡幹農活,雖然她讀書不行,但是她卻十分能幹,並且肯吃苦,家中上下在她的照料下十分妥帖。
轉眼間周毅便到了出嫁的年紀,而她也早已和這個地方的一切融為一體,在她看來18歲結婚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就這樣她在親戚的說媒下嫁給了隔壁村的男人,二人婚後還育有兩個孩子。
本以為相夫教子就是自己下半生的所有任務,但是機緣巧合下,周毅看到了一個公益組織幫忙尋找親人的廣告,這則廣告撥動了她平靜的心。
三十年後終於回家
於是周毅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把一些基礎資訊填報給了這個公益組織,經過這個組織的不懈努力,終於在2018年,他們找到了一位背景和姓名與周毅提供的資訊完全吻合的人,最後經過DNA比對,證實這個男人就是周毅的親生父親!
聽到這則訊息後的周毅泣不成聲,因為她無數次地夢到了與父親團聚的場景,而三十年後這樣的場景終於要成真了!
她踏上了回大連的車,這次不像三十年前那樣是綠皮火車而是高鐵,到達大連後看著眼前這座國際化的都市,周毅甚至感覺十分陌生,但是在看到蒼老的父親後,她找回了曾經的家的感覺。
原來父親在出獄之後一直靠著政府的低保金過日子,他也早已戒掉了酒,父女二人闊別三十年後的重聚以一個深深的擁抱開始,此後二人手握著手互相傾訴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和際遇。
最後懂事的周毅決定贍養年邁的老父親,先和他住一段時間再回貴州,因為她始終放心不下兩個孩子和待她如己出的養父母,她說:我雖然不幸,但是我又是幸運的,因為我有兩個愛我的父親。
小結:
都說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周毅的前半生可以說嚐遍了世間的酸甜苦辣,樂觀積極的她也終於明白: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