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因為減肥的興起,七大營養素中的“碳水化合物”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那麼碳水化合物真的就那麼不利於健康嗎?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對待碳水這種營養素?
首先碳水必須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確提出,每個人每天需要攝入谷薯類食物250克到400克。可以看出這裡不僅強調了碳水類主食的必要性,還強調了多樣性。雖然在七大營養素當中,碳水似乎只能提供能量。而且能提供能量的不只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也都可以。不過,這裡要注意,如果主要依靠脂肪和蛋白質提供能量,那麼他們的代謝過程中就會產生多餘的廢物加重身體的代謝負擔。
如:主要依靠脂肪來供能的話,脂肪的代謝產物—酮體,在身體裡聚積多了之後,可能會引起酮症酸中毒的情況,會讓人渾身乏力、噁心、嗜睡,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引起昏迷。
如果主要依靠蛋白質進行供能,那就可能會消耗身體的肌肉,同時導致免疫力的降低。而且,如果要把消耗掉的肌肉再補回來,則需要很長的時間。
所以和脂肪、蛋白質相比,碳水化合物更適合用來提供能量。
因為供能的時候,碳水化合物會被直接代謝成身體能利用的葡萄糖。葡萄糖完全燃燒之後,徹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給身體造成額外的代謝負擔。
而且,多餘的葡萄糖也會合成糖原,儲存在肌肉和肝臟中,當身體需要的時候身體就會調動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直接利用。所以,能源供應還是必須由碳水來提供。
那麼,碳水該如何選、吃多少、如何吃呢?
1、首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谷薯類的250-400克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全穀物食品,指基本保留了完整的穀物食品。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營養價值更高。薯類,除了穀物之外,薯類也可以作為主食的一部分,像紅薯裡面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之外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類。
2、其次,應該根據自己的體重和日常的能量消耗來決定吃多少碳水,比如體力勞動者可能就需要吃到400克的最大量,而辦公室的工作人群一般250克-300克左右,總之,是要符合自己的能量消耗。
3、少吃多餐,把每天要吃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平均分配到5到6餐中,保證每天碳水總攝入量不變,同時每次吃的量變少。這樣做可以平滑血糖的波動,因為大量的碳水攝入會導致血糖的快速升高。
總結一下,雖然碳水化合物不受待見,但是它還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選擇時要注意全穀物和多樣性,吃的量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決定。同時,應注意少吃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