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
“部隊衛生機構分級開設不同規模的康復理療室、康復訓練室等功能單元,所有軍醫熟練掌握部隊常見軍事訓練傷風險篩查評估、早期識別、現場急救技能;配備不少於2名相對固定人員負責軍事訓練傷康復理療和功能訓練。”這是記者近日從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有關部門獲悉的基層衛生機構訓練傷防治能力建設標準,這標誌著全軍軍事訓練傷防治體系建設有了新規範。
為指導全軍軍事訓練傷防治體系依託單位標準化建設、規範化執行和常態化服務,軍委後勤保障部有關部門在多年實踐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全軍、戰區、區域、部隊4級防治體系建設規範。從職責任務來看,對全軍軍事訓練傷防治與研究中心從政策諮詢、技術指導、檢查調研、科研創新、學術交流、收治傷員等方面進行規範;戰區(軍區)軍事訓練傷防治培訓中心從業務培訓、傷員收治、指導幫帶、應用研究方面進行規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軍事訓練傷防治指導中心從規劃計劃、業務指導、傷員收治、特色培訓、資訊分析、應用研究等方面進行規範;隊屬醫院從業務指導、健康宣教、傷員收治、資訊分析進行規範;中心醫院從業務培訓、傷員收治、指導幫帶等方面進行規範;療養中心從康復治療、康復指導、應用研究等方面進行規範;部隊衛生機構從傷病預防、治療康復、監測預警等方面進行規範。同時,對各個層面的建設標準提出了規範,按照各自職能任務,開設相應的軍事訓練傷診療、康復、培訓、評估篩查等功能單元,配備運動醫學、中醫、康復醫學等專業人員,對建設標準、人員與裝置配備等都作出規範,確保了訓練傷防治有場地有人員有效果。
有關部門要求,各依託單位要嚴格按照全軍軍事訓練傷防治體系建設規範明確的標準要求,著力加強中心軟硬體基礎條件和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完善配套執行機制、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學習軍團·中國軍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