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2年,93歲的聶榮臻病入膏肓,自感時日無多的他,叫來了自己唯一的女兒聶力叮囑道:“麗麗,有機會一定要多去日本看看你妹妹。”聶力痛哭流涕,重重地點著頭。
聶榮臻去世後,這個神秘的日本女兒發來弔唁:忽接父親去世噩耗,因相隔甚遠不能前往弔唁,深感遺憾......
我們都知道,聶榮臻元帥從未去過日本,妻子也是中國人,他這一生只有一個唯一的血脈,那就是聶力,那麼聶帥心中牽掛的這個日本女兒又是何許人呢?還得從一場戰爭說起。
捨命救敵軍後代逃離戰火
1940年8月,為打破日寇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了規模巨大、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
聶榮臻作為軍長,負責起了整個戰役中最重要的正太鐵路破襲戰,而位於正太路上的井陘煤礦則是這次破襲戰最重要的一個目標。井陘為天下九塞之一,這裡的煤礦煤質優良,被日本佔領後,就成了日本一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
8月19日,三團經過多日的酷暑行軍,已經進入到井陘邊沿的小村,做好了戰前準備。第二日傍晚,四連進入到了離新礦只有500多米的東王舍村,他們的任務是攻打礦區最高點的小土山據點。
連長讓隊員原地待命,隨後又帶著通訊員楊仲山去向一家藥鋪老闆詢問駐守日軍和碉堡的情況。微弱的月光下,四連從村北的一條深溝裡慢慢地向新礦接近著。
晚上10點左右,工兵切斷礦區電源,戰鬥正式打響 。全連開啟猛烈火力,一個衝鋒佔據了小土山的高碉堡,小土山的鐵絲網幾次影響了部隊的進攻,經過幾個小時的反擊,四連終於打開了一條通道。
成功攻佔了小土山後,殘餘日軍則使出了更強烈的反擊,部隊沿著交通壕慢慢地往下撤,楊仲山和連長、衛生員等人則衝到了半山坡的一個低碉堡內。
碉堡內硝煙瀰漫,外面火光閃閃,彈片四處橫飛。藉著一絲絲火光,楊仲山在橫七豎八的屍體旁,發現了一箇中彈身亡的婦女,而吸引他注意的是婦女身旁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
她頭髮凌亂,目光呆滯,呆呆地站在那個女人的身邊,一言不發,想來應該是被這慘烈的場面給嚇到了。
楊仲山沒有過多的思考,二話不說衝過去抱起孩子,正當他要將孩子遞到衛生員手中時,敵人的炮火更加猛烈了起來,一顆子彈直直打進了衛生員的身軀,衛生員應聲倒地。
來不及傷心,連長當即下令讓楊仲山將孩子安全送到營地。楊仲山抱著孩子,穿著槍林彈雨,沿著小土山,一手抓著樹枝,一手抱著孩子,深一腳淺一腳的慢慢的向營地的方向移動著。
走過崎嶇的山地,楊仲山終於看到了通往營部的大路,看著靜靜依偎在懷中不哭不鬧的小女孩,楊仲山長鬆一口氣。
剛走沒幾步,營地方向傳來了一陣激烈的槍聲,還夾雜著小鬼子嘰裡呱啦的喊叫聲。楊仲山趕忙將小女孩抱起來,一頭鑽進了旁邊的高粱地裡。
槍聲連綿不斷,楊仲山只能與小女孩悄悄地藏在這裡。怕孩子著涼,他將自己的上衣披在女孩身上,地裡蚊蟲多,他又揪下一些高粱葉驅趕著。
好一會兒,槍聲稀疏了起來,天邊也出現了一絲光亮,楊仲山吐了一口氣,心情也放鬆了下來。一夜的驚嚇,小女孩已經憔悴得不成樣子,楊仲山領著她坐在一個小土坎上休息了起來。
楊仲山取出餅乾,比劃著讓小女孩吃,她先是搖了搖頭,隨後又勉強啃了幾口。天色大亮,見槍聲已經完全消失,楊仲山趕忙揹著小女孩逃離了這滿是露水的高粱地。
將小女孩交給營長後,楊仲山就帶著任務歸了隊。經過調查,小女孩名叫美穗子,父親是日軍佔領井陘煤礦的火車站副站長加藤清利,他還有一個7個多月的妹妹,在慌亂中被父親帶到了礦井。
巧的是,21日破曉,她的父親和妹妹也同樣被送到了營部救護所,然而她的父親卻因搶救無效當場死亡。就這樣,兩個痛失雙親的小生命被我軍戰士們救下來送到了楊成武的指揮所。
同一天,這個訊息也由指揮部的某位參謀傳達到了聶榮臻的耳朵裡:“我們從戰火中救出兩個日本小女孩......這兩個孩子怎麼處理?”
聶榮臻詢問了具體情況,又問戰士們是什麼意見,參謀長說道:“戰士們說,我們雖然救得是日本人,但實行的是人道主義,不後悔!”
聶榮臻聽後大為稱讚:“講得好,我們八路軍對於放下武器的俘虜,向來是以禮相待,何況只是兩個無辜的孩子。”
隨後聶榮臻便下令讓將孩子送到指揮所來,還一再叮囑部下千萬不要嚇到孩子,要注意好她們的安全。
“日本孩子愛乾淨啊!”
臨近傍晚,通訊員和一個戰士趕到了指揮所,籮筐內挑著一大一小兩個女孩。小的受了點傷,此刻正在熟睡著,大的約摸五六歲,留著短短的頭髮,穿著一身短衫褲。
美穗子眨巴著黑黑大大的眼睛,審視著房間的每一個角落,嘴裡還喃喃地低聲自語著。
聶榮臻盯著可愛的小女孩,一時間愣了神。他想到了自己的小女兒聶力,那甜甜的笑容突然浮現在聶榮臻的眼前,可惜孩子都快十歲了他卻僅僅只見了幾次面,聶榮臻突然叫了一聲:“伢子......”
這一失聲驚醒了沉浸在回憶中的自己,聶榮臻趕忙吩咐著工作人員:“伢兒一定餓了,快去熬點稀飯來!”看了看襁褓中的小嬰兒,他又加了一句:“這小娃娃的米湯,要弄稀一點才行......”
米飯端來後,聶榮臻將小女孩親切地摟在懷裡,親自喂起了米粥,小女孩盯著粥碗嚥了咽口水,想來也確實是餓了。
聶榮臻輕聲細語地問著小女孩:“你叫什麼名字呀?”小女孩聽不懂,只是喃喃自語重複著一個詞,聽不懂日語的聶榮臻自動的翻譯成了相近的中文“興子”,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全都稱她為興子。
餵飽了美穗子,聶榮臻又想方設法給襁褓中的小女孩找來一個能餵奶的婦女,兩個孤獨的孩子僥倖在戰火中生存了下來,又在聶榮臻的安排下,有了活下去的著落。
短短几天的相處,美穗子也與聶榮臻親近了不少,進進出出總是抓著聶榮臻的大手,寸步不離的,像個小尾巴一樣。
聶榮臻還特地讓人找來一些糖果還有當地的特產雪花梨,親手餵給美穗子嘗。見美穗子不吃,聶榮臻立馬反應了過來:“哦,日本孩子愛乾淨!”
聶榮臻一邊笑,一邊拿著梨親手洗了乾淨,這一次,美穗子接了過來,見美穗子吃得美滋滋的,聶榮臻的臉上也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雖然兩人相處得十分的愉快,聶榮臻也非常喜歡這兩個小女孩,但是這是戰場,戰事如此緊張,指揮所裡自然不能長期住著兩個女娃娃。
聶榮臻決定一定要好好安置她們,想來想去只有兩個辦法:要麼將她們送至農戶家裡,要麼就想辦法將她們送回日本軍區。
如果留在這裡,現在這種局勢下,生活條件自然是十分艱苦的,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常年生活在異國他鄉,對孩子的身體和精神都是一種打擊啊!思慮再三後,聶榮臻決定還是將她們送回到自己的親友身邊為好。
當天夜裡,他給日軍的軍官長和士兵寫了一封800多字的信,第二天,他找來一位可靠的老鄉,讓其挑著兩個小女孩帶著信去石家莊交給日本軍官。
臨行前一天,美穗子還跟在聶榮臻的屁股後面進進出出,一雙小手緊緊地握著聶榮臻的大手,開開心心的。聶榮臻溫柔的說道:“好娃娃,想不想家?照個相,明天就要送你們回去了!”
第二天,聶榮臻親自將美穗子和妹妹一頭一個抱進了籮筐內,又在筐內放了一些梨用來解渴,他用他的大手輕輕地撫摸著美穗子的小腦袋,眼神中滿是不捨。
望著漸行漸遠的老鄉,聶榮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神情變得凝重了起來。美穗子姐妹轉交日軍後,石家莊的日軍兵營也寫來了回信表示了感謝。
兩姐妹被送到醫院後,妹妹因傷勢過重不幸死去,美穗子則被伯父平安帶回了日本。時光飛逝,美穗子沒有忘記當年的恩情,聶榮臻也將這段記憶埋藏在了心裡。
1945年,日本落敗,這場長達十多年的抗日戰爭落下帷幕。1972年,中日兩國正式恢復了外交關係。
1980年4月,全軍正在召開政協會議,總政華南副主任帶著姚遠方同志前來訪問聶榮臻元帥,彼時的聶榮臻已經是81歲的老帥了。
談完工作上的事後,姚遠方突然拿出了當年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那三張照片,聶榮臻的回憶一下子被勾了出來。
聶榮臻感慨萬分,向姚遠方道出了那段過往的經歷,臨了,聶帥還不由得感嘆,不知道當年那個小女孩現如今過得怎麼樣。
5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日本姑娘,你在哪裡?》的報道,同時還配上了當年拍下的那三張照片。報道一出,中日兩國媒體都爭相轉載,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在媒體的強烈號召下,日本媒體很快就找到了報上叫“興子”的小姑娘。6月,日本的報刊上登出一篇文章《我就是興子》,同時還附上了美穗子小時候的照片。
當時的美穗子已經四十多歲,而且成家立業,有了3個女兒,得知報紙上的“興子”就是自己時,美穗子喜極而泣,她無法按奈自己激動地心情,當晚就給聶帥寫了一封信,由一個記者轉給聶榮臻。
收到美穗子的信後,聶榮臻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確認了確實是他的“興子”,他高興的向秘書說道:“我看了她的來信,長得很像小時候......終於找到了,我很高興,我祝美穗子全家幸福!”
受邀訪華,“父女”再次相見
1980年6月24日,中國駐日使館收到了邀請美穗子一家訪華的請帖,美穗子喜出望外,立刻就著手準備訪華事宜,定於7月10日正式出發。
飛機落地,迎接美穗子一家人的除了滿場的閃光燈照相機之外,還有聶榮臻的女兒——聶力。看到如此隆重的場面,美穗子頗為感動。
聶力走上前去輕輕地撫摸著美穗子的肩膀:“見到你很高興,我父親一直等待著你的來訪,送給你我家裡盛開的玫瑰和菖蒲!”美穗子百感交集,潸然淚下。
接下來的兩天,美穗子一家先後參觀了軍事博物館、長城、工藝美術館等,還接受了中日友協的宴請,直到7月14日,美穗子一家才被安排與聶榮臻見面。
坐在開往人民大會堂的汽車上,美穗子心情萬分激動。她惴惴不安地猜測著,這麼多年,聶帥應該八十多歲了吧,不知道是否還能記得自己呢!
十時,車子停了下來,美穗子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衝進了會堂。一進去,她就看到了那張朝思暮想、熟悉的臉龐,幾十年了,如今的聶榮臻已經成了一個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老人,但依舊不變的是他慈祥的笑容。
美穗子淚流滿面,深深地鞠躬,她用額頭觸上了聶榮臻的手,這是她對聶帥最大的敬意。
聶榮臻也激動地緊緊握著美穗子的手,一邊還愛撫的摸著美穗子的頭,像當年那般慈愛。他一邊比劃著一邊開口道:“很高興見到你和你的家人,當年見到你的時候,你還只有這麼高......”
聶榮臻為美穗子擦去眼淚,美穗子平復了一下情緒,再次鞠躬:“聶將軍,當年我不懂事,沒有及時表達我的謝意,我現在正式道謝,謝謝您,聶將軍,您就是我的再生父親!”
聶榮臻邊安慰著她,一邊邀請他入了座。平復了情緒後,美穗子拿出她帶來的一些禮物,一個高約一尺半的“人形”禮品用玻璃罩罩著,據說這是日本送給客人最珍貴的禮物。
突然,美穗子15歲的小女兒突然跑向聶榮臻,將一個白色的小兔子玩具送給了聶榮臻,逗得大家紛紛大笑。
接受了美穗子的禮物,聶榮臻也拿來了自己的回禮“歲寒三友圖”,聶帥開口道:“冬天百花都會凋謝,只有松竹梅保持了勃勃生機,我祝願中日友誼也像松竹梅一樣經得住考驗!”
美穗子非常珍惜這幅畫,回國後就一直將這幅畫掛在客廳裡,未曾摘下。贈完禮品,美穗子再次向聶帥的救命之恩和這次訪華邀請表示感謝。
美穗子還表示:“來的時候,很多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舊軍人還特意讓我向中國人民謝罪。”
臨別時,美穗子雙眼含淚,握著聶榮臻的手:“請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希望您能到日本去訪問。”聶帥:“謝謝,從地圖上看離得很近,但我身體不好,怕是沒機會了,你們還會有機會。”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美穗子是一個勤勞樸實的日本姑娘,回國後的她也一直在為了兩國友誼的搭建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1986年,美穗子夫婦再次前往中國探望聶榮臻,她對聶榮臻的稱呼也改為了父親。1989年,美穗子再次隨都城市日中友協訪華,這次她又去了聶帥家中看望,進行了友好的會談。
1992年聶帥與世長辭,美穗子悲痛萬分,但卻因丈夫重病,需要照應,無法親自前來弔唁。為此她還特意託中日友協轉告了聶力,並且發來了唁電:......承蒙將軍相救才有今日......相隔甚遠不能前往弔唁,深感遺憾。
此後,美穗子依然同聶力保持著聯絡,也一直在為兩國的友好往來而努力。1999年,美穗子參加了聶帥陳列館的揭幕儀式,而美穗子所在城市也與聶榮臻故鄉結為了友好城市。
聶榮臻去世後,美穗子還曾先後兩次來到中國與自己的姐姐聶力相見。2005年,69歲的美穗子第六次來到了她的第二個故鄉——中國。
姐妹一見面,就緊緊的相擁在了一起,聶力開口道:“妹妹,你還好嗎?”從樓門口到會客廳,兩人都緊緊的牽著雙手。據聶力女兒回憶,逢年過節,兩人都會互相發電慶賀,這是她們第七次會面。
這一年,美穗子還見到了曾經在戰火中將她捨命抱出來的大恩人楊仲山,從1980年那篇報道登出後,兩人其實就慢慢有了聯絡,只是這麼多年兩人卻一直未見面,只能依靠書信往來。
這是一場相隔了65年的會面,望著眼前的耄耋老人,美穗子終於說出了那句埋藏在心裡幾十年的感謝,楊仲山也不僅感慨:“聶司令走了,封奇書走了......這段佳話的當事人,如今只剩下你和我了。”
60分鐘的會面,讓這段故事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雖然語言不同,但美穗子和楊仲山卻表達了同樣的一個願望:“希望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