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沒太注意,其實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人也跑去湯加湊熱鬧了,他們於1月24日左右派遣了一艘大隅號兩棲運輸艦前往。該艦採用全直通甲板設計,外形上很像強大的輕型航母和兩棲登陸艦,但是由於缺乏航空管制能力並且沒有機庫,甲板上最多隻能同時停放兩架直升機,空中垂直登陸能力十分有限。大隅號在設計上也沒有考慮到搶灘登陸,尾艙只能釋放氣墊艇,無法使用兩棲戰車和坦克,只有兩個側門能與港口碼頭對接,因此也沒有塢艙涉水能力和複雜地形的搶灘能力,只能充當海上運輸船在設施完備的地方運送物資,實際上算是土洋結合的兩棲運輸艦。
雖然大隅號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4萬噸,但實際作戰能力比我們的071型船塢登陸艦差了好幾個數量級。071並沒有採用全直通甲板設計,得益於2.5萬噸的滿載排水量,其空間也相當充裕,內部機艙可以同時存放4架直升機,而甲板也可以同時起飛2架直升機,也就是說最多可以搭載6架直升機,是大隅號的三倍。071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同時搭載大量主戰裝備和人員進行搶灘登陸,其一次性可以完成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和約50輛99式主戰坦克、05式兩棲戰車等裝備的海對陸投射,配合075的空對地垂直登陸,能夠迅速開啟岸灘缺口,為後續大規模兵力的跟進構築第一道陣地。
從日本到湯加,距離和從廣州去湯加差不多,但是大隅號中途在太平洋還得接受十和田號補給艦的燃油物資補給,說明其續航能力也非常水,完全和萬噸級的艦體不相稱。而我們的071型登陸艦在不接受補給的情況下,可以圍繞地球半圈(約兩萬公里),差距肉眼可見。日本民用造船業雖然還不錯,但在真正見功底的軍艦建造上已經和當今的中國完全沒法比,要是得不到美國的技術和裝置援助,日本現在連艘像樣的區域防空艦都造不出來,這才是雙方國力最真實的寫照。
▲071船塢登陸艦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軍艦前往湯加,和中國軍艦攜帶了一款同樣的裝備。和071船塢登陸艦一樣,大隅號也搭載了兩艘氣墊登陸艇(美製LCAC型)。該艇雖然沒有蘇聯野牛級那麼強,但是也能搭載24名士兵或者70噸左右的武器裝備和物資。由於氣墊艇特殊的貼海航行模式,該艇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40節左右,戰時可利用其快速衝灘登陸,最大程度減少傷亡。071登陸艦一共可以搭載4艘726型野馬級氣墊登陸艇,其效能和美國的LCAC型不相上下。
中日軍艦之所以都攜帶氣墊艇執行援助任務,主要是考慮到湯加海島眾多,有些島嶼的沿海水文條件複雜,水深較淺,不適合大型登陸艦靠岸,所以用氣墊艇從母船放出是最好的物資人員運輸手段。日本軍艦這次這麼積極,當然也不單單是為了援助,大隅號在外海進行了艦對艦燃油補給和無人機放飛偵察等多項訓練,再加上使用氣墊艇登陸,完全可以稱得上一次模擬實戰的遠洋登陸演習了,這裡面動的什麼心思,大家還不懂嗎?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隅號兩棲運輸艦已經抵達湯加外海,他們正在拆除CH47支奴幹直升機的防鏽罩,未來幾天將用兩架CH47直升機透過空中運輸的方式向湯加各島投送物資。如果再算上此前講過的LCAC氣墊艇,這種雙向配置部署按照作戰狀態來執行,幾乎就是一場小型的兩棲登陸演習了,從這方面你就能猜個大概,為什麼日本這麼積極向湯加提供援助了。
此前我們的071五指山艦已經先行到達湯加,並且完成了物資解除安裝,071搭載了拖拉機、發電機、淨水器等大量物資,並且也有氣墊登陸艇進行物資轉送。不過在直升機方面,目前071能夠使用的最強直升機也只是直8C,而直8C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3噸左右,最大載重約4噸,連重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20噸以上)的門檻都夠不著,相比於071約2.5萬噸的排水量,確實有點不成比例了。
反觀日本雖然自己沒有重型直升機的研發能力,但是從美國手裡拿來的CH47支奴乾性能確實很強,彌補了大隅號排水量較小的缺陷。其最大起飛重量22.6噸,有效載荷超過10噸(CH47F),是直8C的兩倍還多,也就是說CH47飛一次運輸的物資,直8C至少得飛兩次甚至三次。不得不說,在解決了10噸通用型直升機(直20)之後,我們未來的重心一定是重型直升機,其中不僅有重型武直,還包括重型運輸直升機,這兩種直升機的服役將對071、075等大型登陸艦的作戰能力帶來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