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可以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然而,從無到有,北斗的研發過程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圖源:光明日報
01
促使北斗一號誕生的兩大事件
北斗一號的誕生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兩個偶然事件。
第一個事件是大家熟知的海灣戰爭。彼時,美國GPS系統剛剛完成8顆衛星組網,並彰顯了在戰爭中的巨大潛力。它極大地提高了飛行員與地面部隊的戰鬥能力,幫助聯軍在沙漠戰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戰果。這場戰爭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方式,讓我國看到了衛星導航的重要作用。
海灣戰爭中美軍的戰機編隊
圖源:公眾號《流浪的橡樹》
第二個事件是震驚中外的“銀河”號事件。1993年,中國貨輪銀河號,遭美方質疑運有化學武器。為了攔截船隻並登船進行搜查,美方關閉了所在地區的GPS訊號。最終,貨輪無奈在印度洋上漂流了33天,直至美方完成調查。
這一荒誕的事件給我國敲響了警鐘,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和中國人民的海外利益,就必須發展國產導航系統,擺脫GPS的壟斷。
圖源: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
第二年,我國就啟動了北斗一號系統建設計劃,正式開啟了國產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之路。
2000年,北斗一號系統首星發射;2007年,北斗二號啟動,在汶川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北斗三號建成,至此中國國產化衛星導航系統正式上線,為全球使用者提供服務
北斗發展歷程
圖源:科普中國、星球研究所、裝備科技
02
解方程獲得位置資訊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提出疑問,北斗究竟是如何實現導航定位功能的呢?其實,導航定位系統的本質就是利用距離求解位置,系統首先計算使用者接收機到每顆衛星之間的距離,然後綜合多顆衛星的資料計算出接收機的具體位置。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卻較為複雜。
在導航定位中,地面使用者持有的定位終端作為接收端,導航衛星作為發射端。衛星需要按照一定週期發射包含衛星星曆、工作狀況、電離層延時修正等資訊的導航電文。當用戶接收到導航電文時,提取出衛星時間資訊,將衛星時間與接收端時鐘作對比後,系統就可以知道衛星與使用者的距離,再利用導航電文的星曆,推算出衛星發射電文時所處的位置與速度。
由於接收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可能總是同步,由此產生的誤差會導致最終測量得出的距離(偽距)不那麼精確,也就不是真實距離。為了消除這個誤差,除了使用使用者的三維座標x、y、z之外,還要將鐘差也作為未知量來進行求解。根據解方程原則,有四個未知數的情況下需要四個已知方程式求解。因此,為了計算出準確位置資訊,使用者至少要能同時收到四顆北斗衛星的導航電文。
終端接受到四顆衛星訊號就可實現定位
圖源:感測器專家網
03
導航系統的技術難點
要想導航系統很好地工作,有幾個技術難點必須要解決,而這些技術也是北斗實現全球衛星導航定位能力的關鍵。
首先是時間的精準度問題。眾所周知,重要行動前要對錶,這樣才能確保大家時間一致。同樣,導航定位中,時間的精準度也至關重要。那麼,北斗是如何保證時間的精準呢?
為了提供高穩定的時間頻率基準訊號,每一顆導航衛星都要搭載精度非常高的原子鐘。由於技術要求高、指標嚴苛,我國原子鐘產品曾經完全依賴進口,是困擾無數航天人的關鍵問題之一。後來,我國科研工作者經過不斷努力,終於研製出了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銣(rú)原子鐘。據說,該原子鐘執行三百萬年,誤差都不超過一秒。
北斗銣原子鐘
圖源:央視網
影響導航精準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衛星覆蓋數量,北斗是如何實現全球覆蓋的呢?這裡,我們以北斗三號為例,北斗三號衛星系統包含了GEO(地球同步軌道)、IGSO(傾斜同步軌道)和MEO(中軌道)三種不同的軌道。
GEO衛星相對地球靜止,軌道高度35785km,單星覆蓋區域較大,3顆衛星即可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IGSO衛星軌道高度與GEO相同,但存在軌道傾角,衛星星下點在本服務區內南北來回運動;MEO軌道高度21500km,是大部分導航衛星執行的軌道位置,需要多顆衛星組網實現全球覆蓋。
這種混合星座的設計,能夠保證亞太大部分地區,每時可見12-16顆衛星,全球其他地區每時可見4-6顆衛星。
北斗包含的三種不同軌道 甲:MEO;乙:IGSO;丙:GEO
圖源:公眾號《中學物理葉子工作室》
目前,北斗面向全球範圍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訊、國家搜救三種服務;面向亞太地區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和區域短報文通訊四種服務。
經過多次試驗分析,研究人員判斷北斗可應用於測量、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護、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作者:雷緒,資深軍事愛好者,航天從業人士
編輯:一人白、小叮噹
科學稽核:馬枊,西北工業大學博士畢業,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20年相關從業經驗
— END —
來源:上海科技館
編輯: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