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其它的靈長類動物相比缺少了滿身的毛髮,現如今的靈長類動物比如金絲猴等物種可以在野外雪地裡活動,但是人類就不行了。毛髮對於保暖非常重要,在靈長類動物誕生的東非草原還可以忍受,在非洲之外的高緯度地帶卻很難忍受,人類又是如何度過這樣的變化呢?
根據基因學、系統發生學等學科的分析,現代地球陸地所有的脊椎生物都有共同的始祖,人類和蛤蟆看起來毫不相關,但是如果考究基因差異的話,青蛙和人也有較高的相似性,迄今科學家認為所有的陸地脊椎生物的祖先都是腔棘魚等硬骨魚類。而在和人類基因擁有一定相似的生物中,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程度最高,不管以何種衡量方式,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程度在90%以上。
然而,人類和黑猩猩卻差異甚大,面部有一定的相似,但是黑猩猩的上下頜更加突出,後腦勺也更加突出,契合了黑猩猩大腦形狀以及飲食方式。而黑猩猩和人類一個顯著的差異是,黑猩猩似乎全身都有毛髮,儘管生存在較為溫暖的非洲地帶,黑猩猩也全身毛髮,但是卻不會因為炎熱而死亡。但是人類也誕生於東非草原,卻漸漸褪去了毛髮,不能保暖,也少了防護。
東非草原
這就產生了生存和進化論的矛盾,同樣的祖先,一個毛髮漸漸沒了,但是卻擴散到了全球各地,包括一些高緯度地區,一個卻仍然是全身毛髮,至今仍在東非等叢林中蹲在樹上吃樹葉。人類的祖先可以進化,黑猩猩和人類有共同的祖先,為啥它們就不進化成人,而寧願蹲在樹上吃樹葉、果子呢?而人類又是為何演變成全身缺乏毛髮的物種,還遷徙到世界各地?
僅僅從毛髮這個性狀上看,人類似乎不如黑猩猩,但如果糾結毛髮的數量,人類因體型更大,面板的面積更大,其實毛髮的數量要超過黑猩猩。只不過人類的毛髮大多是細短的汗毛,只有少數部位的毛髮粗長。而黑猩猩全身的毛髮都比較粗長。黑猩猩的毛髮有很好的保暖作用,人類的毛髮也不是完全沒有保暖作用。
但進化有一定的隨機性,是因為基因的隨機突變,每個生物群體的演化方向是不定的,進化成什麼樣,和所處的環境中所有的環境因素有關。人類寒冷時立毛肌肉收縮汗毛豎起,也可以減緩體表的空氣流速,有減緩熱量損失的作用。
而根據人體上蝨子的分類,大約可以將人類褪去毛髮的時代追溯到大約114萬到117萬年前。人類身上的毛髮分成幾團,而人類身上的蝨子也分成幾個種屬,分別是位於頭髮的頭蝨、位於體毛上的體蝨和位於陰部的陰蝨。它們有共同的祖先,但是大約在114-117萬年前逐漸分化,適應於人體不同部位毛髮的粗細,其鉗子上抓鉤的內徑和各處的毛髮相適應。因此推測,這些蝨子標誌著人體毛髮的”退化“。
在溫暖的東非,毛髮不是很重要,因為當地也生存著很多體表裸露的爬行動物。可是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地向外遷徙,尤其是在內北極圈附近都有人類的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毛髮的缺乏不利於生存。但是人類卻找到了另外的生存方式,那就是捕獵,捕獵後肉可以吃,動物的毛皮可以用於製作衣物。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骨針已經有數萬年曆史,推測人類穿衣服的歷史也有六七萬年了。
114萬年前褪去毛髮,六七萬年前又穿上衣服,人類的這個進化究竟有啥用呢?其實,很多人誤會了進化論的意思,不管是達爾文還是現代的進化理論,都強調的是環境的影響。環境影響人類無法選擇,最初人類的祖先來到地面上,需要探索新的生存環境和食物,起初甚至食腐,後來有了自己追逐動物的能力。可這也導致人類祖先毛髮變性,全身出現了汗腺,毛髮變得細短,更利於散熱。
而穿上衣服則是人類另一個適應性的表現。一個適應性是生物層面的,環境驅動生物的演化。而另一個方面,生物也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靠外物來保暖。自然界的很多動物都有這樣的意識,狼、虎、熊等,在分娩的時候都會找乾草以及動物的毛皮保暖。人類更是充分發揮了這一才智,用動物的皮毛做衣服褲子鞋,衣物更加靈活多變,更利於適應高緯度地區。衣服更靈活,冷了穿,熱了脫。
總之,人類祖先毛髮逐漸褪去,和人類逐漸穿上衣物,都是適應的方式,一個是生物進化的本能,一個是生物智力的發揮。而進化論強調的適應,但是並沒有強調以何種方式適應,所以即便人類看起來缺少毛髮,也因為早期居住在洞穴,掌握了火焰和武器的製造和應用,而生產力大增。生產力增加個體數量會增多,於是不斷推動人類向遠處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