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ICAD)是缺血性腦血管事件最常見的原因。ICAD患者的卒中復發和死亡風險非常高。既往的非隨機研究表明,ICAD合併顱內動脈嚴重狹窄患者的腦卒中和死亡率均低於積極用藥。為了確定在神經血管狹窄(≥70%)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顱內球囊血管成形術聯合積極藥物治療在預防主要終點方面是否優於單獨的藥物治療,本研究的作者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孫瑄和繆中榮教授。該研究結果在2022國際卒中大會(ISC 2022)上以海報摘要的形式進行公佈。
本文作者:醫脈通ISC報道組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研究簡介
球囊血管成形術治療症狀性顱內動脈狹窄(BASIS)試驗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平行對照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顱內球囊血管成形術聯合積極的藥物治療是否優於單純的積極藥物治療,以預防神經血管狹窄導致的缺血性卒中(≥70%)患者的主要終點:包括(1)入組後30天內的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和全因死亡率。(2)在入組後31天至12個月內,由受累血管導致的缺血性卒中。在兩組患者中,積極的藥物治療是相同的,包括在整個隨訪期間每天服用100mg阿司匹林,以及在入組後的前90天每天服用75mg氯吡格雷。兩組患者還需要對主要風險因素(血壓130-140/90-100mmHg,低密度脂蛋白<70mg/dl)和次要風險因素進行管理。
主要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假設,選擇合適球囊的血管成形術足夠安全和有效,在30天內不會增加缺血性/出血性卒中的發生率。預期血管成形術聯合最佳藥物治療可以降低相對50%由於動脈原因導致的複發性缺血性卒中的風險,並在1年隨訪時對照組的發生率估計為15%,治療組為7%。
結論
BASIS是第一個比較血管成形術聯合最佳醫療方案與單獨最佳醫療方案的隨機試驗。在手術過程中使用合適球囊以及術後進行短期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出血的風險。基於BASIS研究的結果,血管成形術可以作為嚴重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患者的獨立或替代治療。
醫脈通編譯自:Balloon Angioplasty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ISC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