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科學報,作者高雅麗。
層層穿上保暖衣物,套上厚厚的軍大衣,在一片靜謐中,院子中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已經響起……早上不到7點,內蒙古鄂托克旗還籠罩在黑夜中,在零下20餘攝氏度的天氣裡,中科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微波成像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師李爭帥踏上了前往微波定標場的路途。
和李爭帥一同出發的,還有8名隊友。走過一片又一片草場,在夜色奔波約一小時車程後,他們就會到達目的地。從2021年底到除夕,當大家返鄉過年時,他們9人“逆流而動”,在內蒙古鄂托克堅守了月餘。
在佔地300平方公里的微波定標場中,分散著幾個重達100多公斤的“大傢伙”。一如往常,他們先下載、分析採集到的衛星資料,再更換電池,最後上傳新的衛星過頂任務引數。這些事情完成後,李爭帥還會仔細巡視一圈,防止牛羊把線路咬壞。
這幾個“大傢伙”,叫做有源定標器,是微波影象定量化應用的一把“尺子”。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會把探測到的資訊透過電子裝置記錄下來,再透過微波成像技術形成影象。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衛星“耳聰目明”,就離不開有源定標器。
“合成孔徑雷達上天之後,周圍環境的變化會產生細微差異。有源定標器就要監測雷達效能的變化,調整相應的定標引數,讓最後形成的微波影象更加準確。”微波成像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亮說。
從早上7點到下午3點,李爭帥要在野外工作至少8個小時。由於定標場離居民區遠,多數情況下的午餐就是速食對付一頓,或者“早飯吃飽點,中午忍一會兒”。
野外定標工作風吹日曬,黑臉蛋是大家的“標配”,“內蒙古冬天風大,吹一天風的滋味確實不好受。但不管颳風還是下雪,我們的工作就是這個。”李爭帥說。
月餘的時間裡,他們圓滿完成了高分三號02星的在軌測試和定標任務,保障每次衛星過境的時候,可以準確無誤地開展在軌測試。
微波成像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定標團隊成員在內蒙古鄂托克開展工作(李亮供圖)
微波成像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定標團隊成員在內蒙古鄂托克開展工作(李亮供圖)
除夕當天,9人小分隊終於抵京。經歷了短暫的春節假期和休整,大年初五一早,實驗室定標團隊的部分研人員又走入位於中關村的辦公樓,依次把電腦和裝置開啟,一頭扎進實驗室。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圓,守在裝置前,只為早日交付9臺陸地探測一號星載SAR有源定標器。
1月26日,陸地探測一號01組A星成功發射。它是目前國內在軌口徑最大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多模式對地觀測能力。
李亮表示,按照要求,衛星發射一個月之內必須完成星載SAR定標工作。為了讓這把“尺子”準確無誤,每一臺有源定標器要花很長時間進行除錯,完成高低溫實驗,在一次次迭代之後,才能可靠、準確地參加在軌測試任務。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除錯有源定標器是個‘笨功夫’,只有確保有源定標器長期穩定可靠和高精度,使用者才能毫無保留地信任我們。”李亮說。
為了這份信任,實驗室堅持了20餘年。從“十五”期間,團隊就開始從事星載SAR系統定標技術研究工作,承擔了我國所有軍民型號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有源定標器系統的研製工作,保障了包括遙感系列、高分系列以及天繪系列等十多個型號幾十顆衛星的在軌測試和定標任務,為衛星發射後在軌效能調優和衛星的在軌交付執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和資料支撐。
“每年365天,團隊部分成員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各個微波輻射定標場度過。除了春節,別的節日我們都有在野外定標場度過的經歷”。李亮笑著說。
完成9臺有源定標器研製後,團隊將前往新疆定標場開展工作,保障陸地探測一號衛星在軌測試和定標任務。李亮說:“衛星沒有假期,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定標工作完成後,我們再安心回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