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顯達
在戰場上,白刃戰是最血腥的場面。雙方軍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戳得滿身是血窟窿,極其慘烈,不忍直視。
之前紅火一時的電視劇《狼毒花》,曾經塑造了一個白刃戰的超級英雄,他的名字叫常發。戰鬥中,他一人單挑幾十個日軍,渾身上下都是血,仍然死戰不退。他英勇無畏的精神讓日軍膽戰心寒,狼狽逃竄。
在八路軍中,確實有這樣的超級英雄,他的名字叫呂俊生,刀劈日本兵無數,勇猛如呂布,單挑稱“兵王”。1950年出席全國群英會,被評為全國戰鬥英雄,並受到主席的接見。他的女兒呂四妮回憶說,父親雖然功勳赫赫,但從不自傲,始終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
一、呂俊生的童年與俠義
呂俊生1907年出生在河北邢臺市青峪村,因家裡窮得吃不上飯,他從小就過著四處乞討、顛沛流離的生活。13歲那年,呂俊生曾因家裡貧窮而外出闖蕩。在附近小鎮鞋鋪裡當過學徒,也收過羊皮,賺錢補貼家用,但都沒有成功。實在活不下去了,他又回到了村裡。
經人介紹,呂俊生到鄰村的武館練習武術。他天資聰穎,是一塊練武的好材料。習武一段時間後,他能一人輕鬆對付十幾個尋常的人。俗話說,一力降十會。他的天生神力在武術招式的加持下,更是威猛無比。
在舊時代,吃飯穿衣是生活的根本,他學了一身武術,還有天生而來的力氣,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農耕生活中,似乎沒有什麼大用。
儘管如此,呂俊生在種田謀生的同時,依然沒有放棄武術的習練。血氣方剛的,他常常憑著一身武藝,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替那些被地主老財欺壓的鄉親們討個公道,鳴個不平,是遠近十里出了名的俠義之人。
二、初戰展神威,一口氣刀劈27個日本兵
1937年底,八路軍進入太行山開闢根據地。呂俊生知道後,決定參軍抗日。幾經輾轉,他成為129師的一名戰士。
在部隊,幹部宣講的一樁樁日本侵華暴行,激起了呂俊生上陣殺敵報國的雄心。上了戰場,他對日軍滿腔仇恨,像一隻出了籠的猛虎,用一身好武功和天生的神力殺敵報仇。
他的戰友回憶,呂俊生力氣大得驚人,而且天賦稟異,生來就是一個打仗的猛人,射擊、刺殺、越障等戰術動作,幾乎一學就會,無論學什麼,都好像無師自通一樣。
當然,呂俊生的勇猛,也離不開他的刻苦訓練。他訓練起來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不達目標不罷休。
第一次上戰場之前,他曾和幾個老兵聊起了日軍的“白刃戰”。老兵們的描述,讓呂俊生對日軍的“刀法”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讓他心中萌生了和幾個日軍正面較量的想法。
沒過多久,機會來了。1938年7月,呂俊生所在的連隊在山東夏津,碰上了日軍的兩個中隊。在打光所有子彈後,連長決定和日軍拼刺刀。
自以為白刃戰天下無敵的日軍,在沒有了退路後,也準備以貼身肉搏、對拼刺刀的方式,在八路軍面前炫耀一下他們所謂的“武士道”。
衝鋒號吹響後,呂俊生很快衝到了日軍的面前。他沒有急於出手,而是一邊防備,一邊觀察日軍的姿勢。站在他旁邊的戰友都以為呂俊生第一次上戰場,被日軍的陣勢給嚇著了,沒想到,他猛然舉刀發動了攻擊,手中刀裹著“一陣風”,快速劈向面前日軍的脖子。日軍用力抬槍一架,還沒碰著呂俊生的大刀,只見他猛然抽刀又攔腰砍去。一劈一抽一砍,一氣呵成,疾如閃電,還沒等那個日軍反應過來,腰肋骨及身上的大動脈,就被呂俊生的大刀砍斷了。日軍慘叫一聲,倒在地上,痛得嗷嗷直叫,鮮血直流,掙扎沒多久就氣絕而亡。
看到自己的同伴被呂俊生一刀砍倒了,一個日軍不大服氣,仗著自己也有一些蠻力,又衝了上來,與他單挑。這個日軍長得比較粗壯,比呂俊生矮了一頭,只見他貓著腰,虎視眈眈地盯著呂俊生握在手中的大刀,突然一個餓虎撲食,用三八大蓋的刺刀狠狠刺向呂俊生的前胸。
這個日軍只想著一刺而中,就對呂俊生開膛破肚,所以刺得急、刺得猛。但他的這種刺殺,也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衝力過大,若被對手抓住機會,閃身躲過,伸腿一絆,那就會重摔倒地,爬不起來。
呂俊生畢竟練過武術,對付這個日軍的刺殺動作,心中有數。看到日軍惡狠狠地衝來,他沒有揮刀迎上去,而是立在原地,舉刀守護著自己的胸膛,等到日軍的刺刀離胸膛還有30多釐米的時候,突然間側身一閃,順勢扭腰,伸腿一掃,只見日軍被摔個狗啃泥,趴在地上。眼看就要刺中了,哪想到呂俊生會來這一手,一閃一掃,讓日軍猝不及防,手中槍脫手而飛,摔得滿嘴啃泥,滿臉是血。呂俊生見狀,一隻腳猛踩他的後背,舉刀對準他的脖子猛剁一刀,砍下了他的頭顱。這一刀的生猛勁,嚇得在場的日軍一個個毛骨悚然,龜縮不前了。
要知道,那個憑著一身蠻力,不大服氣,走上前去與呂俊生單挑的日軍,是這群日軍的格鬥王。他被呂俊生一刀砍了頭,對這群日軍的戰鬥意志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他們自知不是呂俊生的對手,看到呂俊生舉刀向他們走來,也都怕得要命,哪敢上前?
沒有退路的日軍,被呂俊生的戰友們圍得水洩不通,就像一個個待宰的羔羊。本想用白刃戰“表現”一番日軍的“武勇”,沒想到碰到了生猛無敵的硬茬子。這場白刃戰就像呂俊生一個人的擂臺賽,這些被嚇破膽的日軍別管一個上,還是二個一起上,都統統被砍倒在他的大刀之下。
這一戰,初上戰場的呂俊生,人高馬大,膀闊腰圓,生猛無敵,一人一刀,一口氣連砍27個日軍。戰鬥結束,呂俊生被戰友們稱為八路軍中“活呂布”,白刃戰中“大刀王五”。(注:呂布在三國勇猛無敵,幾無敗績;大刀王五在清末刀法精湛,罕見對手)。
呂俊生的生猛,還讓另一股遭遇戰中的日軍見了閻王。
當時,他帶一個小隊外出執行任務,途中無意中遇到一股日軍。本來呂俊生只需要隱蔽起來,等日軍過後再繼續執行任務就行了。然而,殺敵心切的呂俊生,哪肯放過這股子送上門來的日軍?他快速部署後,趁其不備,猛然提著大刀衝向日軍。猝不及防的日軍被呂俊生的猛然一擊打懵了,還沒來得及舉槍反擊,就被大刀砍了頭顱。
呂俊生個頭高、力氣大、出刀快,衝進亂作一團的敵群,一陣子猛砍,有的被直接砍死了,有的被砍得奄奄一息,還有的乞求饒命、當了俘虜。他刀劈日軍,就像砍瓜切菜那樣,看得戰士們膽氣噴湧,勇猛殺敵。這次呂俊生善於捕捉戰機,機智殺敵,超額完成任務,被部隊首長提拔重用。
三、高邑戰鬥,隻身炸碉堡;閆家村戰鬥一連斃敵108,全連僅輕傷1人。
1940年8月,八路軍為了打破華北日軍的囚籠政策,發動了百團大戰。抗日軍民發起了規模浩大的交通破襲戰,毀鐵路、炸碉堡、端據點,讓華北日軍的囚籠政策寸步難行,化為泡影。
在攻打高邑的戰鬥中,呂俊生所在的部隊被日軍修築的碉堡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呂俊生率先請戰,稱自己有辦法拔除這個碉堡。他挑了5名戰士組成爆破小組,帶著捆在一起的手榴彈,在機槍火力的掩護下,時而貓著腰快速奔跑,時而趴在地上匍匐爬行。在離碉堡不遠處,他令同來的5個戰士一字排開,舉槍射擊,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自己則拿著捆在一起的手榴彈,藉著敵人的射擊死角,猛衝到敵人碉堡射擊孔下,把一捆冒著煙的手榴彈塞了進去,隨著一聲巨響,碉堡被炸塌了,射擊的機槍也啞火了,裡面的日軍被嗆得喘不過氣來。
殺紅了眼的呂俊生,揮舞大刀衝進碉堡,見一個砍一個,砍得日軍鬼哭狼嚎,身首異處。被炸塌的碉堡,殘餘的空間狹小,特別適合呂俊生揮舞大刀貼身肉搏。別看他一人衝進碉堡,日軍人多,但這些日軍都被炸得只想逃命。呂俊生衝進來揮刀砍殺,就像一隻猛虎衝進一群待宰的羔羊,日軍根本就沒反應過來。
很快,後面的5個戰士和大部隊衝了上來,一陣喊殺,一窩端掉了這個碉堡裡剩餘存活的敵人。
在隨後的閆家莊戰鬥中,呂俊生又帶領一個連的戰士,斃殺108個日偽軍,全連僅一人受輕傷。這在當時八路軍的作戰條件下,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了。
兩次戰鬥後,呂俊生被評為“英雄連長”,其所帶的6連也被命名為英雄連隊。
四、敵後鋤奸,數百個日軍圍困20多天無奈撤圍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這話放在呂俊生身上,是最貼切不過的了。
在抗戰相持階段,八路軍經常和武工隊一道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打擊日軍,懲治漢奸。這些武工隊就像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的孫猴子,神出鬼沒,以少勝多,機智殲敵,打得日軍暈頭轉向,叫苦不迭。
經過戰鬥的磨鍊,呂俊生以其機智勇猛的作戰風格,受到首長的倚重,經常派他帶領武工隊員到敵佔區執行遊擊、偵察、鋤奸、拔點等特殊任務。
在敵佔區執行任務,深入敵穴,敵眾我寡,以少勝多,極其不容易。被敵人包圍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呂俊生帶領7名武工隊員進村執行鋤奸任務。由於他們的行蹤被日本人在當地的眼線發現,結果被數百名日軍團團包圍在村子裡。
呂俊生登高一望,出村的路口都被黑壓壓的日軍設卡封住。要是帶著隊員硬往外闖的話,如同羔羊進了狼群,幾無生還的可能。
雖然被幾百個日軍團團圍困在村子裡,而自己身邊僅有7名武工隊員,但呂俊生也沒有慌亂畏懼。他早已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想的就是怎麼利用村子裡的道路地形與房屋圍牆,與日軍玩捉迷藏的遊戲,多殺幾個日軍,替鄉親們報仇雪恨。
懾於呂俊生和武工隊的善戰,日軍雖然來的人不少,也沒敢貿然進村。他們知道,武工隊員都是一些神出鬼沒、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的人,善於玩捉迷藏的遊戲,利用地形掩護,背後突然襲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是拿手絕活。碰到他們就像碰到了閻王,小命也就不明不白地沒了。所以,日軍寧願與八路軍的大部隊作戰,也不願意死磕這些行蹤飄忽、遊擊作戰的小股武工隊。
當然,這些日軍也不願意放棄這個活捉呂俊生的絕佳機會。他們決定,對呂俊生實行團團包圍,以守為攻的辦法,布好陷阱,守株待兔,等著呂俊生他們前來送死。
看到日軍遲遲不進村掃蕩,呂俊生明白了他們的詭計。日軍的這個詭計看似刁鑽,對呂俊生和武工隊員而言,還真不管用。畢竟,這裡是他們的地盤,地形和民情都是有利於呂俊生和隊員們。即使呂俊生被圍困在村子裡,也沒有斷糧斷水之憂。因為守土抗戰,全民皆兵,人人有責,鄉親們的家就是他們的家,鄉親們有啥吃的,就有他們吃的。所以,日軍企圖把呂俊生困死在村子裡,無異於痴人說夢。
另外,這個被圍困的村子還是一個土圩子,住著十幾戶人家。圩子裡的老百姓為了躲避日軍的戰火,在家裡挖了不少的地窖用於藏身。武工隊來了之後,各家各戶的地窖多被長長的地道連通起來。日軍來了,村民們就鑽進地道躲起來。日軍走了,他們再出來幹自家的活兒。
所以,呂俊生雖被日軍團團圍在村子裡,其實也不緊張。他知道,這個土圩子正適合與日軍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只要日軍敢進來,他的武工隊就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他們幹掉。
日軍不進村,呂俊生也出不去。乾耗了幾天,呂俊生趁著夜色的掩護,一個人悄悄摸出村子。他繞過村口日軍的警戒哨,看到圩子外面不遠處,有一個帳篷還亮著燈,並隱隱約約傳來嬉笑聲。到了跟前一看,原來是11個日軍在那裡喝酒尋樂子。他們大呼小叫的,卻不知死神正向他們走來。這些日軍裡,有幾個身材比較魁梧的,佩戴日本軍刀,呂俊生估摸著此時衝進去,固然也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但勝算不大,還是等到他們喝醉了之後再動手,更省事些。
呂俊生趴在帳篷外的草叢裡,靜靜地等待著。又過了好大一會兒,帳篷裡的動靜小了很多,原來他們大都東倒西歪地喝趴下了,醉眼矇矓。
也怪這些日軍太大意了,連個看門的都沒有安排。呂俊生手握大刀,悄無聲息地摸進帳篷,對著橫七豎八,醉醺醺躺下的日軍,劈頭就剁。這一陣猛砍,幾乎沒遇到什麼有效抵抗,就把他們解決了。
第二天,氣急敗壞的日軍瘋狂地進村報復。圩子裡的老百姓都進了地道,地面上只有呂俊生和7名武工隊員跟他們玩起了“鬼打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帶著他們在圩子裡的房前屋後、道路巷口轉來轉去,就是找不著人影。日偽軍找了大半天,放了很多槍,又被呂俊生及其武工隊員撂倒了十幾個人,到頭來也還是沒傷著呂俊生他們幾個人的毫毛。沮喪絕望的日軍只好又退到村外圍困,據守路卡,守株待兔去了。
為了補充彈藥,沒過幾天,呂俊生又隻身一人襲擊了日軍的宿營地,搶走了一些槍支和子彈。
進村掃蕩找不到人影,守株待兔又守不著,幾百個日軍圍在這裡也是吃飽了等餓,乾著急。這樣又周旋了20多天,日軍實在耗不下去了,就撤圍走了。
五、挾持偽軍隊長,機智脫險
1944年,呂俊生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負傷,簡單包紮好後,他又想返回戰場,被部隊領導心痛地勸回冀南宏濟醫院住院養傷。傷好返回部隊途中,又遇到當地政委組織的一次鋤奸行動。由於情報有誤,參與這次行動的呂俊生等人陷入漢奸設下的圈套。經過一番觀察和思考,呂俊生髮現不遠處磚牆的後面,有人躲在那裡大呼小叫,吆喝著偽軍搜來搜去。
呂俊生見狀,幾個健步徑直衝到磚牆前,憋足力氣,猛然一腳踹倒了磚牆,一手把那個藏在磚牆後面的偽軍隊長揪了出來,挾持他帶著鋤奸隊順利脫離險境。
抗戰中,呂俊生先後8次立一等功,成為華北赫赫有名的“常勝猛士”、抗日英雄。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評選出了350位戰鬥英雄,而呂俊生名列華北地區第一位,並受到了主席的接見。1952年有關英雄連長呂俊生的畫冊,在全國流傳,他的事蹟也被全國人民廣泛知曉。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