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剛轉士官的時候,工資還比較低,大概在500元左右,有一個老班長姓白,每次朋友、戰友結婚都是666元、888元的紅包。
那時候雖然只有500元的工資,但是購買力不可同日而論,駐地商品房才一千多元,縣城也才六七百左右。
那時候還有借調這一說,個別有關係、有門路的戰友都借調到了單位裡開車,白班長就在鐵路公安處做飯,還能多掙一份工資,日子過得讓人特別羨慕。
但是白班長的開銷特別大,主要就是朋友、戰友結婚、生孩子隨禮,只要通知他參加,隨禮金額就666元、888元兩種,一年下來工資也不剩啥,都隨成“份子”了。
後來,部隊越來越正規,外調的人員都被要求回原單位工作,白班長也就回到了炊事班工作,繼續幹炊事班長。
“白班長,你這樣隨禮,一年能攢多少錢啊?”閒來無事的時候,我倆聊天道。
“隨禮也是變相攢錢,他們辦事的時候我隨禮,到我辦事的時候不能比我少吧!”白班長吐了口煙,滿不在乎地說道!
後來白班長第八年的時候,不顧家人意見,毅然選擇了退伍,用他的話說:“在外面借調的時間太長了,受不了部隊的約束了,還是早點回家吧!”
白班長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幹過熟食店,剛開始的時候熟人、朋友捧場生意還可以,可誰也不能天天大魚大肉啊!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轉讓了出去。
結婚、買房,做生意不賺錢,很快生活就陷入了被動,好長時間都沒有了他的訊息。
而一些戰友退伍後也失去了聯絡,以前隨出去的好多禮金都沒有收回來,聚會的時候大家都拿這件事開玩笑。
而他卻一笑了之,毫不在意,現實的生活已磨去了大家的稜稜角角,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方向。
總結
現役的戰友們,現在部隊工資很高,能多攢一些就多攢一些,一旦退伍後,巨大的收入差距勢必會影響今後的生活質量。
早晚都有離開部隊的那一天,到時候無論是上班還是創業,退役軍人都毫無優勢可言,特別是經驗的缺失,多攢一些錢尤為重要。
以前經常聽人說,錢是掙出來的,不是“摳門”摳出來的,可是工作後我才發現,開源節流才是主流,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不盡人意,但是到了三十多歲的年齡,可供的選擇不多了,“拼”不起了,只能安於現狀,不高的收入,對自己“摳”點,攢點錢,現在孩子上學、教育,以後孩子結婚、買房,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父母的年齡也越來越大,必須攢夠應急的錢。
80後的我感覺很累,感覺每天都不是在為自己所活,生命在於過程,開心不開心,累不累都是過程,希望到老的那一天,不要留下太多遺憾。
朋友們,關於錢是掙出來的,還是“摳”出來的,你有什麼看法?
我是么么鈴,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