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一週,格力電器連續殺跌,週五盤中更是一度創出下跌以來新低37.44元,最終以38.26元勉強紅盤報收。
好在節日停盤,瀕臨崩潰的投資者總算可以緩一口氣,不用再看著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股價,寢食難安。
問題是大A可以因停盤暫時風平浪靜,而港股還在正常交易,週一恆生指數以3.3%的跌幅收盤,為此不少投資者難免心犯嘀咕:
躲過了初一,還有十五,十五過後格力會不會來個“疑是銀河落九天”,直奔27.68元呢?
27.68元?為什麼是27.68元?
因為它就是格力電器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認購價格。
網上有人看著跌跌不休的股價,曾猜測股價將會跌至27.68元,甚至有言論稱,這就是市場為了阻止有人把股東的便宜佔。
究竟網上為何會出此言?
事情還要歸結到格力電器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上。
2021年6月18日,格力電器釋出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擬向12000名員工推行員工持股計劃,認購價為第一期股份回購均價的半價,即27.68元,董事長董明珠為此可認購3000萬股。
此方案一出,輿論一片譁然。“半價”、“27.68元”、“董事長”、“3000萬”,一個個敏感的字眼,無不刺激著投資者脆弱不堪的神經。
一時間,“利益輸送”罵聲不斷,“佔股東便宜”各種酸。
也難怪,跌跌不休的股價本就把投資者折磨的死去活來,方案一出無疑更是在投資者傷口上撒把鹽。這時候,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和別有用心的人怎能不各種罵各種酸?
其實,要說半價認購,在資本市場上並非鮮見,只是業內通行做法。
至於董事長可以認購3000萬股,大可不必眼紅和臆斷。
想想吧,董事長如果只買一股,剩下的讓員工買,誰敢?
“ 誰敢?開玩笑吧?”有人或許會說,“天大的便宜有誰還不搶著撿?!”
還別說,真有人不敢,尤其是對於股票沒有什麼認知的那些靠死工資養家的一線員工,他們就不敢!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本人就親身經歷過。
二十年前,父親工作的公司要改制上市,要求正式職工都要入股。每位職工至少必須入2500股,每股一元,可以多入,但按職級設限。其中底限是:個人出資購買750股,公司送750股,公司借給個人資金購買1000股。
朋友們!這可是原始股啊!是不是天大的便宜啊?但對於父親那一代只知道辛勤工作而對股市毫無認知的普通工人來說,那兩天可沒少為此長吁短嘆。要是將來公司倒閉了怎麼辦?父親和他的老夥計們都在談。最終沒辦法,大部分一線工人只是按底限2500股入的股。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父親當年1750元認股款早已透過股息收回,而他那些膽大的年輕工友們早已成了百萬富翁。現在,每次到分紅的時候,家人們總少不了埋怨,要是那時候多入些就好了,父親倒是很滿足,常常反駁:“幸虧公司沒倒閉,要不這錢就打水漂了。”
好了,現在重回到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上來。
如果董事長帶頭,一人就認購30%,那麼多員工只能分剩下的70%,到時候還不擠扁頭搶著買?這或許就是方案如此設計的初衷吧。
問題是,草案公佈的時候格力電器的股價尚有50.68元,和認股價相比,有83.09%的溢價率,而如今,股價已連創新低至38.26元,溢價率僅剩38.22%。為此股權激勵吸引力大打折扣,從而,勢必影響擬激勵員工交款意願,到時候恐怕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也將大大縮水。
因此,如果管理層再任其股價肆無忌憚地下跌,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會不會泡湯都在兩可。
如今,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已獲股東大會透過近三個月了,該事項進展到哪一步還不得而知。
心急的投資者難免會問:員工認購款都交了嗎?交過款的員工看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股價,會不會直拍大腿呢?
所有這一切,或許只能到9月29日即將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略知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