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重大房產資訊紀要:
- 接連利好!全國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出臺
- 市場評估價7折!福州濱海新城300套人才保障房出售
- 太原加強人才住房保障 租房買房都能享受補貼
- 銀行“貸動”虎年二手房交易 部分地區利率小幅鬆動
房地產業接連迎利好:預售資金監管迎全國統一規定,房企資金流緊張有望得到緩解
2月10日,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日相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城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相關意見。據瞭解,該檔案與1994年釋出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明確對預售資金的規定進行了全國統一,進而有利於規範預售資金的使用,夯實地方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
最新檔案明確預售資金監管額度由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專案合同、工程造價等核定,以確保專案竣工所需資金,達到監管額度之後的剩餘資金則可以由房企提取使用。在知名房企事件之後,部分地方政府對於預售資金存在過度監管的問題,上述檔案將對這些行為進行矯正,有利於幫助一些資金面臨困難的房企緩解資金流狀況。
預售資金迎全國統一規定
從各地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地區對預售資金進行全額監管,部分地區是重點資金監管,知名房企事件之後出現了預售資金0撥付的情況。最新檔案將預售資金進行全國統一規定後,預計部分地區執行過嚴的情況將會有所改善,釋放出部分資金。
據瞭解,最新檔案明確,專案預售款包括定金、首付款、購房款等,均需全部存入預售資金監管賬戶,確保專款專用於專案建設、施工款等相關支出。而對於預售款的撥付進度,檔案明確要根據工程建設進度來進行,具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確定。同時,新檔案要求加強資訊共享,商業銀行按照三方監管協議加強賬戶監測,定期和住建部門做好對賬。
上述規定有利於改善此前各地監管部門對於監管賬戶監管責任不清的問題,督促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履行預售資金的監管職責。
多地最佳化預售資金監管
記者注意到,2021年下半年以來因房企資金鍊緊張而引起的在建房屋爛尾事件不斷出現,使得預售資金監管開始引起重視,隨後包括北京、成都等多個地區釋出了預售資金監管新規。
如2021年11月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會同北京銀保監局、人行營管部(北京)釋出的《北京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2021年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稿顯示,要確保預售資金“管好不管死”。對於上述最新檔案提到的預售資金監管額度方面,北京規定,在專案重點監管額度每平方米不得低於5000元限值的基礎上,各區可根據開發企業“三線四檔”管理,綜合企業信用水平、經營狀況、交付條件等因素確定各專案重點監管額度。
而2021年11月3日成都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房預售款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出現重大經營性風險的預售商品房專案,納入區(市)縣重點監管,指定單位另設監管專戶(原則上監管銀行不變),確定監管部門嚴格監督預售款收存、支取,對每筆資金稽核用途後,直接劃轉至施工、材料等收款單位銀行賬戶。
房地產業接連迎利好
去年12月,央行、銀保監會出臺《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穩妥有序開展併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援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併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專案。
隨後央行、國資委組織房地產領域的優質大型民企以及央企、國企開會,傳達了鼓勵市場主體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併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專案的政策導向。此外,央行、銀保監會也組織主要銀行開會,推動銀行積極穩妥推進併購貸款業務,同時對於出現風險和困難的大型房企不盲目抽貸、斷貸。
2月8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釋出《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援力度。
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上述《通知》釋放了加大金融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積極訊號,有利於推動《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關於加大金融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要求的具體落地,有助於支援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1世紀經濟報道)
濱海新城300套人才保障房按市場評估價7折出售
2月10日,長樂區釋出《福州濱海新城人才保障性住房資格申請受理有關事項公告》,推出濱海新城300套人才保障性住房,按市場評估價7折出售。
這300套房源安排在武夷書香名邸、恆榮廣場、新投匯賢雅居、濱海租賃三期、新天地海濱花園等5個專案,配售標準為單人戶不超過60平方米戶型、2人家庭戶不超過75平方米戶型、3人及以上家庭戶不超過90平方米戶型。
濱海新城人才保障性住房價格按市場評估價7折出售,其中濱海租賃三期系精裝房,配售價格為毛坯房市場評估價7折加上精裝修價格。在不超過90平方米上限的前提下,支援申請人提檔購買人才保障性住房,超出配售戶型面積標準部分按市場評估價進行購買。(福州晚報)
好訊息!太原市加強人才住房保障 租房買房都能享受補貼
《太原市關於建立人才住房體系促進招商引資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近日釋出,山西晚報記者梳理發現:為了加強人才住房保障,該《意見》提出了很多具體措施,包括:降低人才購房成本,以及完善招商引資企業配租的制度。
除在租房方面有所優惠外,太原還將降低招商引資企業職工購房成本。其中,在降低開發成本方面,太原對招商引資企業以需定供,採取“定向開發、定向供應”的房地產開發模式,透過按照基準地價(下限)供應限地價競房價、限房價競地價土地、“拿地即開工”、加大金融機構支援、公積金貸款支援等多種手段降低人才住房開發成本,優先供應招商引資企業供應招商引資企業和各級政府引進人才,降低購房成本,保障產權型人才住房需求。此外,太原還將給予真金白銀的購房補貼,協調省、市、區三級財政統籌,按照人才分類標準,結合“人才綠卡”,分別給予各類人才不同檔次的購房補貼,支援各類人才購買住房。結合房地產市場形勢,給予引進人才和本地人才臨時性購房補貼,2022年擬採取市本級財政發放戶均5萬元、縣(市、區)財政根據本地實際再額外發放的臨時性購房補貼,降低各類人才(科技人才、黨政人才、企業管理人才等)的購房成本。據太原市房產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後,產權型人才住房面向有購房需求的人才供應,建設用地以招拍掛方式供應,透過定向開發、組織和團購、發放購房補貼、提供公積金貸款等方式給予支援。
租賃型人才住房面向有租房需求的人才供應,旨在解決人才在就業創業初期5年至10年的階段性住房矛盾,主要透過國有人才住房專營機構為主、民營企業為輔的多主體供應,採取市場購買、集體土地新建、園區配套建設、商品房配建、存量房屋改建等方式籌集,包括面向人才的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和市場化租賃住房,其中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定向保障,市場化租賃住房給予租房補貼。下一步,太原將建立全市統一的人才住房管理平臺,將全市人才住房的建設籌集、分配、流轉、貨幣補貼的受理稽核發放及監管等納入管理平臺,實行規範化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太原日報)
銀行“貸動”虎年二手房交易 部分地區利率小幅鬆動
日前,記者實地走訪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數十家銀行以及房地產中介等機構,對二手房貸款業務進行調研。整體來看,目前銀行貸款額度較充足,放款週期加快,部分地區首套貸款利率出現小幅“鬆動”,推動購房者看房熱情回升。對此,專家提醒“房住不炒”仍是政策大基調,二手房貸市場將逐漸向穩定方向發展。
春節後,北京地區多家銀行二手房貸款放款環節延續了節前的較快速度,“目前貸款放款不用排隊,預計整個一季度貸款額度都會比較充足,各項流程都順利的話,一個月內就能放款”。招商銀行西城區某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組合貸的交易週期要長一些,公積金放款估計在一個半月左右。”
利率方面,首套房貸利率整體穩定,北京、上海地區銀行利率較此前沒有明顯變化,深圳地區則有小幅下探。工行北京分行某個貸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利率穩定,浮動利率隨每月公佈的LPR利率調整,銀行的加點沒變,當前首套商業貸款利率是5.15%,二套5.65%。”“首套房貸利率是4.9%,二套是5.2%。貸款額度比較充裕,放款效率也比較高。”中國銀行深圳分行的一位個貸經理表示,目前執行的房貸利率是在最新的LPR利率基礎上分別上浮了30基點和60基點,“目前深圳房貸業務較大的幾家銀行基本都是這個標準”。
與2021年年底前相比,最近幾個月深圳地區的房貸利率小幅鬆動。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深圳地區的幾家國有大行以及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進行調查發現,此前深圳首套房和二套房按揭利率分別是5.1%和5.6%。
對於此輪幾個一線城市二手房市場的小幅回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核心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一線城市學區房的需求明顯上升,包括深圳、上海、廣州、北京這一輪始自去年年底學區房的表現較為明顯,部分出國讀書的人群迴流,更增加了市場需求;二是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打新潮’湧動,少數新建住宅供應稀缺,部分投資客入市爭奪剛需客戶房源,二手房需求增加;三是信貸增量走高,部分城市企業貸款與個人按揭貸款相對寬鬆,拉動了一線城市需求;四是市場反彈,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區均處於市場反彈階段。
業內人士強調,春節假期後政策方向難有大變,整體來看,房貸逐漸向穩定方向發展。對於購房者來說,“房住不炒”依然是政策方向,房貸審慎原則不變,貸款的調控以滿足合理住房需求為主。但部分城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已逐漸見底,或會率先走出企穩向上的趨勢。(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