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將於2022年3月9日舉行,韓國人民之前一定沒有預料到,遠在北京舉行的冬奧會會讓他們的選舉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其中候選人李在明的態度轉變非常明顯,在經歷了“開幕式韓服爭議”和“短道速滑裁判爭議”後,韓國內產生了反華情緒,候選人為了抓緊選民選票,一改之前的態度,甚至輕率的釋出了“將嚴厲打擊甚至擊沉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 ”的言論。
另外一名候選人尹錫悅就更加不用說了,這位主張部署“薩德”的候選人,一邊各種非議中國,一邊在各種公開場合在手心寫著漢字“王”。頗有點“又當又立”的味道。
其實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類似韓國目前這種為了走上最高位,顛倒黑白、搬弄是非、無所不用其極的例子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隋煬帝楊廣的上位史了。
楊廣身為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子,原本王位與其並無關係,但是他卻能把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慢慢地變成了可能。
首先,他號準了母親獨孤皇后的脈搏,知道其喜歡專情,就裝扮得與妻子蕭氏鶼鰈情深,對於父皇賜予的美妾僕婢一律惶恐推辭;知道其喜歡簡樸,就把王府佈置得簡單異常,甚至比不上一般的大臣府邸,常年和蕭氏在覲見的時候只穿粗布麻衣。對比太子楊勇的奢華、寵妾滅妻,自然贏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再則,利用皇子的身份,頻繁參與各地的軍事活動、招兵買馬,如和楊秀一起平定南陳;而太子楊勇則因身份限制只能留守京師無所作為。
又因其好弄風雅,在鎮守江都10年時間,招納了一批江淮飽學之士;好佛事,和佛道人士結交,利用其在百姓心目中傳播自己是“天命所歸”的輿論,增強了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那個時候,關隴貴族力量巨大,大到可以影響皇族的更替,楊廣取得了上柱國楊素、右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人的支援,把權利滲透到了最核心層。
看看,從上層到下層,從貴族到百姓,從皇帝到僧人,全方位圍剿楊勇,楊勇焉有不敗之理?
雖然我們從長遠看,不能抹殺楊廣的功績,但他確實是讓好不容易大一統的中華大地又一次陷入了戰亂,致使隋朝二世而亡!
《荀子·王制》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為了贏不擇手段,最後終將被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