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楠木鄉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2217戶農戶開展走訪排查,對22戶監測物件實施全程監管,對“兩不愁三保障”欠賬實現全面清理,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按照“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規劃,集中流轉土地4200畝,發展油茶、茶葉、中藥材等主導產業;整治撂荒地2000畝,完成糧食、蔬菜播種面積;發展鄉村旅遊業,讓群眾搭上旅遊順風車,吃上“旅遊飯”。深入開展“五清理一行動”和“農村八大革命”,集鎮、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建立全域智慧管理平臺,提高鄉村治理效率和水平;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推行積分治理,找到了鄉村善治的新途徑。嚴格落實各級安全監管責任,建立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組幹部包戶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全鄉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楠木鄉黨委書記劉小平表示,下一步,楠木鄉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傳達落實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立足區位、資源、人文優勢,全力打造縣城後花園,建設美麗新楠木。
產業做優。穩住“一產”,盤活利用人均2.5畝地、8畝林,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獲得農林牧副漁業的最好收成。延伸“二產”,根據農產品的特點和行情,直接銷售一批,加工轉型一批,包裝提升一批,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融合“三產”,藉助智慧農業、電子商務平臺、抖音等,做好農業產業接二連三。
旅遊做精。依託疊石花谷景區,打造板(溪)楠(木)旅遊精品線路。在原有景點十里荷塘、美麗村莊、天然泳池和千畝杜鵑的基礎上,再佈局生態自然莊園、研學旅遊基地,改善基礎配套設施,提檔升級“桃源人家”軟硬環境,引導有條件的民房改造升級成民宿,讓廣大遊客“看在板溪、吃住在楠木”夢想變現實。
村莊做美。以楠木樁、洋河壩為點,全鄉其他37個寨落為面,藉助人居環境五年整治行動,全面開展美麗村莊建設。採取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群眾參與,打造風格獨特、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讓“小橋流水人家”成為楠木的一道靚麗風景。
文化做特。藉助簡滿堂文化有限公司,做好“楠木號子”和“薅草鑼鼓”兩個非遺專案的保護和傳承;深度挖掘楠木人自編自創、原汁原味的山歌、民歌,做好再提煉、再創作、再加工。唱好楠木一首歌,辦好楠木一臺戲,最大限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展示楠木人民能歌善舞、熱愛生活、感恩奮進的精神風貌。
(稿件由融媒體中心記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