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哪裡?

在宏觀經濟平穩執行的背景下,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農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的作用日益顯著。《2022中國農業農村發展趨勢報告》回顧了2021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情況,分析了2022年面臨的重要機遇和挑戰,並對其發展趨勢做出預判,在此基礎上結合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農業平穩增長 糧食再創新高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與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不利影響,經濟整體復甦,農業繼續保持高質量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農村面貌進一步改善。

農業經濟平穩增長,糧食產量再創新高。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達到8308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26%,與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前三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累計達到92863.4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46671.1億元,林業總產值為3841.3億元,牧業總產值為28329.0億元,漁業總產值為9129.6億元。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哪裡?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穩中有進。2021年,全國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1億畝,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超過了72%,其中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全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同比增長2%,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十八連豐”。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7.64億畝,比上年增加1295萬畝,同比增長0.7%,連續兩年保持了增長態勢。

農產品市場平穩執行,生產者價格略有下降。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是糧食供需的大格局。從主要穀物的市場狀況看,小麥和大米供求基本平穩,玉米國內供給呈現一定缺口。隨著肉蛋奶等產品需求不斷增加,以玉米為代表的飼料糧需求也不斷增加,加之玉米尚處於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一定程度上我國仍需增加玉米及飼料糧進口來滿足需求。總體上,我國全年大米進口量為國內產量的2%左右,小麥進口量為國內產量的6%左右,玉米進口量為國內產量的10%左右,穀物進口主要起到滿足差異化需求的作用。請關注新三農微信公眾號(xinsannong2014)

畜產品方面,生豬產能全面恢復,2021年豬肉市場供應相對充足。特別是去年10月份以來,第二輪中央和地方儲備肉收儲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保證豬肉市場的穩定和養殖企業的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2.2%。穀物價格總體漲幅較大,達到13.8%,其中小麥和稻穀上漲幅度較小,分別為6.6%和1.9%,而玉米上漲25.5%。畜產品價格總體下降,同比降幅為17.9%,其主要原因是生豬價格的下跌,降幅達35.1%;而牛羊和禽蛋價格有不同比例上漲,其中禽蛋上漲15.5%,高於牛羊。

農民收入和消費快速提升

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消費穩步提升。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93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長2.6個百分點。從收入構成看,農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轉移淨收入和財產淨收入,2021年前三季度,四類收入均有增長。其中,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的第一大來源,為6325元,名義增長15.3%,佔農民可支配收入的份額達到46.1%;經營淨收入為4042元,名義增長6.7%,所佔份額為29.4%,是農民收入的第二大來源;轉移淨收入達到3002元,名義增長11%,所佔份額為21.9%;財產淨收入357元,名義增長10.7%,所佔份額為2.6%。

2021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比城鎮居民增速高4.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與城鎮居民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農村居民支出結構中,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類消費穩定增長,其中,人均食品菸酒支出佔比為32%,人均居住支出佔比為21%。因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克服疫情影響,服務類、其他用品等消費支出在全年呈較快增長態勢,但仍未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哪裡?

農村資訊化水平迅速提高,農業生產數字化起步。新冠肺炎疫情使農村電商的作用更加凸顯。據農業農村部統計,當前我國電商服務站行政村覆蓋率在八成左右,縣域農產品網路零售額超過3000億元,增長迅速。相關研究顯示,2021年淘寶村數量已經突破7000個。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會加速數字技術的普及和下沉,加快實現鄉村產業的數字化。在智慧農業領域,農業生產數字化方興未艾,單品大資料,如油料、天然橡膠、棉花、大豆等產品全產業鏈建設已經起步,大資料系統應用領域不斷擴充套件。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完成階段性任務,集體經濟成為新增長點。全國範圍內基本完成了農村集體產權改革任務,透過清產核資、成員界定、經營性資產量化以及建立經濟(股份經濟)合作社等舉措,農村資產資源被大大盤活。據農業農村部統計,到2021年全國已建立鄉、村、組三級集體經濟組織近90萬個,清查核實集體賬面資產7.7萬億元(不包括土地等資源性資產),其中經營性資產3.5萬億元。農村發展的內生動能顯著提升,集體經濟成為新增長點,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奠定紮實基礎。

耕地保護壓力加大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仍在“三農”,潛力後勁亦在“三農”。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的機遇。

宏觀經濟穩步復甦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中國2022年增速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經濟體。國內消費也逐步復甦,如果2022年疫情能夠徹底結束,國內消費必會重振,經濟增長率有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國際合作進一步深化為農產品國際貿易的開展提供契機。“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事業帶來了巨大推動力。2021年上半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達到5.35萬億元,同比增長27.5%,增速高於我國外貿整體增速,佔外貿總額的比重達29.6%。其中,農產品貿易約佔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已於2022年1月1日生效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無疑會為中國在拓展農業經貿國際合作方面提供新機遇。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格局已經逐步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再一次提速,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將更多地投向農業農村,用於土地、水利、種子、數字化、物流設施,特別是冷鏈建設等領域。

農業農村發展也面臨幾個挑戰。

保障耕地數量和質量仍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當前我國耕地約為19.2億畝,相較10年前第二次全國國土調查的20.3億畝耕地面積減少1.13億畝。加之我國城鎮化還在繼續,生態環境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耕地保護壓力日益加大。要保障糧食安全,在守牢耕地紅線、保證耕地面積的同時,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

農產品成本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但農產品價格或增長乏力或呈現較大波動。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逐步進入高成本階段。從種植業看,農資投入和勞動力投入的成本有增無減,已嚴重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土地租金也日益上漲。根據對糧食主產區的調查,東北地區地租為500元/畝至600元/畝,中部地區省份為400元/畝至600元/畝,東部沿海某些省份的地租則平均達到1000元/畝左右,流轉土地經營權種糧的盈利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哪裡?

重要農產品供求關係呈現緊平衡狀態。大豆仍需依賴進口以滿足需求,2021年大豆進口約佔糧食進口總量近六成,但口糧是絕對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環境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屢屢抬頭,對我國保障糧食安全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形成一定挑戰。

還需關注,我國城鎮化仍在繼續,人口加速向主要的發達地區集聚,目前城鎮常住人口已經超過9億人。農村常住人口繼續減少,而且老齡化趨勢還在加劇,在未來較長時期內都將是鄉村振興必須要解決的重要難題。近年來,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呈現縮小趨勢,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落後於城鎮居民。2021年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2.50,比上年有所減少,但城鄉收入差距的絕對值仍有28481元。農村內部收入差距還沒有明顯緩解的現實,也會影響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2022年持續快速發展勢頭

結合2011年至2020年近10年農業、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四個部門的就業人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依據最新一期中國135部門投入產出表建立預測模型,並透過設定不同的模擬方案對報告結果進行簡單平均,判斷2022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趨勢如下。

預計經濟將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積極應對疫情影響,GDP增長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從復甦邁向高質量增長。預計2022年在經濟增長速度超過5.0%的情況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分別可達到0.4%、1.9%和2.8%。

預計農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5.67%,保持較快且穩定的增速。農業增加值佔比有所提高,有可能達到8%左右。以主要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業(穀物磨製品、飼料加工品、植物油加工品、糖料及糖製品、肉類加工品、水產品加工品、蔬菜水果加工品、乳製品、茶葉)增加值將繼續增長,增長速度達到3.0%左右,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

預計農產品貿易額達到3500億美元,其中農產品出口額達到807億美元,農產品貿易逆差達到188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0%;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和畜產品進口額佔國內農產品進口額的50%左右。

預計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將突破4萬元,其中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過2.03萬元,初步估計同比增長8%,比城鎮居民高2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4萬元,比2021年增長5.3%;農村居民平均消費支出約為1.5萬元,比2021年增長6.8%,比城鎮居民高2.4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預計2022年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將呈現較其他部門更快的速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將繼續穩步推進,城鄉差距也將進一步縮小。但在保持樂觀的同時,對兩種情形也要有心理準備和應對策略,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除,尤其是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態勢仍在持續;二是長期內經濟增速放緩已成為經濟新常態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守住底線實現既定目標

未來幾年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方針仍將是保持穩定、穩中求進。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必須守住的底線是穩糧、增油、保耕地,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為積極應對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實現既定目標,可有針對性進行如下佈局。

第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要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保障初級產品供給的任務,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加速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堅守糧食生產的底線。近年來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預計到2022年將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實現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在中央層面,農田建設的補助資金要逐步向糧食主產區傾斜,各地糧食生產情況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以高標準農田保障糧食主產區的穩產高產;在各地的執行過程中,可靈活採取多種補貼激勵方式,引導金融、社會資本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入,同時建立健全農戶的參與機制,調動農戶進行農田建設和保護的積極性。

要不斷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到2021年初我國已擁有52萬份種質資源,是全球第二種質資源大國。目前自主選育品種的種植面積佔95%以上,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完全自給,做到了中國糧用中國種,我國農業用種安全總體有保障。打好種業翻身仗,一方面要繼續推進科研機構、種子企業以及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合作,加快良種培育和市場推廣。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支援力度,支援各地建立以種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提升基地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種子產能。

要引導增產大豆和油料作物。要結合當前國內農產品的需求狀況,引導和激勵農民增產大豆和油料作物。在大豆和油料作物主要產地,結合地方財政狀況,對農業生產環節進行補貼,並提供信貸保險等服務。

第二,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農村現代化與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支撐,有助於吸引青壯年勞動力迴流,提高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進而縮小收入差距,促進鄉村產業發展。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哪裡?

立足自身優勢,盤活閒置資源。各地區各村莊要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條件,採取自主經營、出租、入股等方式,利用區位等優勢,透過發展文化服務、管理服務、物流經濟等服務業,盤活閒置的建設用地、宅基地、農房以及舊辦公樓等存量資產。同時以農業產業化為核心,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讓農民更多參與產業鏈發展,把更多增值收益留給農民。

要讓基層黨組織當好“領頭雁”。落實新時代黨的農村工作主要任務的要求,要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作用。透過領辦合作社等方式,發動群眾、發展農村產業,把村集體與農戶利益有效聯結起來。

繼續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21年,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390萬家和220萬個。未來要繼續支援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財政、金融政策體系,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提供財稅支援、技術指導和風險控制,使其在穩產保供上發揮示範作用。透過政策激勵,形成一批覆蓋農業產業鏈條、專業化程度高、行為規範的生產性服務組織,促進我國農產品標準化種植,實現農業降成本和增產提質的發展目標。

要加快建設面向小農戶的生產性社會化服務體系。目前,全國已有各類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95.5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面積達到16.7億畝次,帶動小農戶超過7800萬戶。農業生產性社會化服務,是在小農戶數量巨大背景下實現農業現代技術裝備作業規模化的重要途徑,適合當前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客觀要求,應當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其健康發展。

加快最佳化貿易結構,以雙迴圈保證主要農產品供給。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協調發展,有效利用國際市場滿足國內糧食需求。近10年,我國糧食進口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糧食進口量增長了1倍多。我國糧食產量的不斷上升並沒有降低對糧食進口的依賴性。

“十四五”期間,需積極推動我國糧食進口來源多元化,擴充套件進口渠道。一是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深度合作;二是要積極拓寬海外農業產業鏈,增加與海外相關糧食企業的合作,為當地種植戶提供農業生產服務,尤其是在倉儲物流方面的投資,實現全產業鏈的控制。特別是隨著RCEP的生效,跨境農業投資合作的門檻顯著降低,需要積極開展區域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合作。

但需警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要有效應對其可能產生的對糧食貿易的負面影響,特別是要避免主要進口農產品對單一國家的過度依賴,防止糧食供應鏈斷裂。

推進農業保險,健全市場調控儲備制度。近年來農產品市場波動幅度較大,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受到影響。要大力推進農業保險,建立一套完整的風險分散體系,完善市場調控儲備制度,提升重要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抗風險能力。一是要健全農業再保險體系,以有效平衡地域性風險差異。利用農業再保險業務消解直保端經營波動,並穩步推進對直保端高風險業務的補貼,使保險公司聚焦於服務能力建設,持續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二是要推動農業巨災保險。一方面要擴大農業巨災保險試點範圍,儘可能覆蓋主要農作物和重要農業生產活動。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渠道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基金,同時結合再保險進行金融工具創新,利用多元化的風險分散工具將農業巨災風險證券化。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在哪裡?

推進糧食儲備體制的改革和完善。除了自然風險,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還要應對市場風險。近年來主要糧食作物價格波動加劇,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宏觀調控能力。一是要適時推進我國糧食儲備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與中央儲備糧相配合的市場調控專項糧食儲備。二是要改革現有的糧食收儲機制,將臨時“撇餘量式”的收儲改為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進行收儲。

完善農村地區物流條件,促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村居民消費。要促進農產品流通和提振農村居民消費,除了要保證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外,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完善農村地區物流條件。物流條件屬於“硬體設施”,要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暢通城鄉雙向迴圈。可以“快遞進村”為手段,使農戶與市場高效對接,不僅讓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進得去,更要讓農產品出得來,實現物暢其流。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升行動,財政資金繼續向脫貧地區傾斜,支援當地產業發展;使用小額信貸、涉農保險等手段支援脫貧戶發展產業;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增收,加大在崗培訓,積極開展勞務協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分類: 動漫
時間: 2022-02-11

相關文章

《大染坊》18年過去,演員大變樣,女主被遺忘,龍套成娛樂圈頂流

《大染坊》18年過去,演員大變樣,女主被遺忘,龍套成娛樂圈頂流
19年前,一個小夥闖入山東影視著名編輯張宏森的辦公室,扔了一本小說<亂世奇商>,並說道:"這是我朋友寫的小說,給你三個小時,是用還是不用." 張宏森聽罷覺得可笑,讓小夥 ...

孩子流鼻血說流一碗還多,校醫用藥棉球堵,在家寶媽這樣更快止血

孩子流鼻血說流一碗還多,校醫用藥棉球堵,在家寶媽這樣更快止血
#我的花樣生活# 老師打來電話說孩子正上課,流鼻血了,流了好些血,在教室都堵不住,現在孩子在校醫處,趕緊接孩子回家看醫去,孩子說頭暈,你大約多長時間到校,老師的聲音很急,我一聽趕緊飛速趕到學校. 當我 ...

夏天離不開的“滅火器”!古方三豆解毒飲
連日高熱暴雨,夾混著暑熱溼氣怎麼辦?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介紹,不少人將夏天的保健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果",具體是什麼呢?一般來說,三花是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 ...

歐陽奮強:紅樓夢的“寶二爺”,23歲爆紅時結婚,一生只愛一人

歐陽奮強:紅樓夢的“寶二爺”,23歲爆紅時結婚,一生只愛一人
歐陽奮強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生一世一雙人"在現在物慾縱橫的時代,總是帶有很多的美好與期待. 而現實中"渣男"."渣女&q ...

歷史傳說故事《戰國演義》第七回 北辰星君道緣由 王禪勵志讀經典
第七回 北辰星君道緣由 王禪勵志讀經典 (一) 王禪走進酒坊,見這裡早已塵土狼藉.由於半年前這個家突遭變故,金掌櫃家的酒坊已經很久沒有人了.酒坊雖然沒有人營業,但酒缸內還存有一些美酒,酒缸內的美酒還一 ...

河南小夥一邊種豆一邊養殖豆青蟲年入幾十萬

河南小夥一邊種豆一邊養殖豆青蟲年入幾十萬
"哇,這麼噁心怎麼吃啊","哇,這不是糖寶嗎好可愛","哇,這也太好吃了吧"這三句話其實都是形容豆青蟲的,作為曾經的一種害蟲,到現在成為人們 ...

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用什麼藥?有副作用嗎?各種鼻炎如何區分?

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用什麼藥?有副作用嗎?各種鼻炎如何區分?
不停打噴嚏.流鼻涕,眼睛.喉嚨也乾澀,這是過敏性鼻炎嗎?鼻噴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要用什麼藥?怎麼用?用多久?必須要用足3周嗎?如何減量? 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就有很多人被鼻炎問題困擾.今天給大家分享 ...

陝西發現豆盧恩家族墓園 為首次發現最為完整的北周家族墓園
中新網西安10月8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8日從陝西文物部門獲悉,考古人員發現豆盧恩家族墓園,為首次發現最為完整的北周家族墓園. 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 ...

大染坊:過去18年,演員現狀,主角三婚兩離成渣男,龍套成頂流

大染坊:過去18年,演員現狀,主角三婚兩離成渣男,龍套成頂流
最近一部講述鄉村振興的扶貧劇登陸網路平臺,該劇目前雖然熱度不高,但是在一向嚴苛的豆瓣上卻好評如潮,它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 ​​ 該劇除了劇情不錯之外,演員的選擇上也非常有意思,既有 ...

臥病15年的開國功臣,退出軍隊指揮多年,毛主席依然定他大將第二

臥病15年的開國功臣,退出軍隊指揮多年,毛主席依然定他大將第二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次"授銜"即將開始.為近千名高階指揮官評定軍銜可不是件容易事,毛主席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人民解放軍總幹部部",負責人是人民軍隊的政 ...

兩親家上吊記

兩親家上吊記
上海郊區有個慶豐鎮,鎮南面三里路有個張家村,村有個老人叫張阿三.張阿三煙酒不沾,茶館裡也不去,日常開支能省則省.吃飯用的筷子不夠,拾段毛竹爿來削削;掃帚壞了,挽些蘆花來扎扎.就是去望丈母孃,最多買幾隻 ...

《神醫喜來樂》18年:有人去世,有人被封殺,有人老去了神顏

《神醫喜來樂》18年:有人去世,有人被封殺,有人老去了神顏
有一種國劇,一刷的時候笑到滿地找頭,二刷的時候笑著笑著就淚目了,三刷的時候迫切想關心知道如今的劇中演員怎麼樣了. 比如,這麼個磨磨唧唧摳摳搜搜的老頭治病救人也看透世事的故事,這部劇,叫<神醫喜來 ...

為什麼秋天「脾胃」容易出問題?5個方面提醒你“虛”了

為什麼秋天「脾胃」容易出問題?5個方面提醒你“虛”了
入秋後,有人忙著增添衣物,有人忙著補水緩解秋燥,還有一部分人,正在默默承受腹脹.腹痛.腹瀉等脾胃不適帶來的痛苦. 經歷了一個夏天的"生冷轟炸",進入秋季的脾胃,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 ...

水滸108將武力如何?僅一位頂尖高手,7位一流高手,其他不值一提

水滸108將武力如何?僅一位頂尖高手,7位一流高手,其他不值一提
"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魯迅 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可謂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 ...

岳飛(51):劉錡大殺鐵浮屠,岳飛北伐再遭阻

岳飛(51):劉錡大殺鐵浮屠,岳飛北伐再遭阻
話說高宗自和議達成,高興了幾日,心中也生疑慮,半未大遣官吏.兵馬往河南.陝西收地,僅派了劉光世先去陝西,相機行事.金人扣著高宗梓宮.欽宗及其子嗣.韋太后不放,僅將其他趙氏宗族送還,三京都還是金人駐守著 ...

繼續分享中國古代著名的才女,她們的詩文書畫都非常精彩

繼續分享中國古代著名的才女,她們的詩文書畫都非常精彩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才女,她們或出身於書香門第.或長於名門豪宅.或來自民間市井.或落魄煙花柳巷,由於所處環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風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悽楚.或纏綿.或悲慟,那一 ...

銀齡隨筆|那些記憶深處的好味道

銀齡隨筆|那些記憶深處的好味道
名家書畫廊| <山河>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遼寧分會會員 唐志凱 母親的醬菜香 作者:王曉軍 總能想起母親做的豆醬的樣子.那豆醬飄香,曾伴隨我走過難忘的時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日 ...

目成心許之
1 嫁給許斯宙那天,是我的十六歲生辰.新婚之夜,他喝的爛醉,進了婚房,一把抱住我,喊著"樂儀". 許斯宙一直都是屬於我的,我們從小熟識,是青梅竹馬. 許斯宙的爹許老將軍與我爹安丞相 ...

朋友看故事(3)
封威雖說答應該要早點回去,可是這一回來有很多事情要忙,找人彙報,找人開會,所以回到家也還是很晚了. 他回到家的時候,芳池已經洗好澡在床上了,她手上拿著手機,對著手機影片裡那個漂亮的女孩說:你爸爸現在才 ...

內地早期絕色古典美人,只服這10位,個個杏眼桃腮,國色天香

內地早期絕色古典美人,只服這10位,個個杏眼桃腮,國色天香
自千禧年開始,內地古裝美人這一塊是越來越往"白幼瘦"靠齊,發展到如今滿屏的冷白皮.錐子臉,讓人看得備感疲勞. 回看過去,上個世紀的內地影視圈繁花燦爛,美人如星,有高貴優雅的,有俏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