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慢慢來,才能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羅丹曾說:“生活從來不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鏡。”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深有體會,奔忙於生活中的成年人,常常對美好“視若無睹”,何止是“看不見”,而是不願去發現、不願去看見。
多少職場“打工人”,已然物化成“工具人”,除了機械般地上班下班,就連四季的變化都未能察覺。
春日裡的花紅柳綠,夏日裡的驕陽似火,秋日裡的碩果累累,冬日裡的白雪紛飛,似乎只是一種遙遠的記憶。日復一日的早出晚歸,日子裡僅僅剩下白天和黑夜。
只是,隨著換洗衣物的厚薄變化,我們才會提醒自己,又是一季春夏秋冬的輪迴啊。
李清照寫下“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
將捷寫下“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韓愈寫下“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楊萬里寫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古人生活的年代,與當下相比,或許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沒有這樣的“快節奏”。雖然時光匆匆,但日子卻在緩緩流淌。所以,他們一抬頭,就能看見身旁的景色,感受時序的更替與輪迴。
這些最尋常的景色,都是平淡生活裡,最賞心悅目的美好啊!只有讓自己放慢腳步,放緩思緒,才能讓美景映入眼簾,才能讓美好縈繞心間。
02
慢慢來,才能品味煙火人生裡的溫暖。
對於很多工薪階層來說,不加班的週末是難得的“休息日”。這一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心無掛礙地閒逛,或者宅在家,打掃衛生、做美食、追劇。
正是在這種“不趕時間”的狀態下,我們才能感受到煙火人生裡,無處不在的溫暖。
爸爸媽媽一早出門,買最新鮮的食材,花上幾個小時,精心烹飪孩子最愛的美味,鍋碗瓢盆碰在一起,就是動聽的音樂。
放下手機,關閉電腦,心無旁騖地和孩子一起坐到書桌前,以“小學生”的姿態聆聽他讀書、講題,或者聊一聊學校裡的瑣事,不在乎是否浪費了時間,也不在乎孩子做得對還是錯,放慢速度的親子時光,總是洋溢著歡笑和快樂。
人們常常感慨:“我們總是走得太快,而忘記了為何出發。”
好日子,並不是賺多少錢,求得多少功名,拋開物質的外殼,更重要的是好心情、好修養。
孔子曾大讚他的弟子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稱讚的並非是“一簞食一瓢飲”,而是顏回能夠真誠地面對自己生命,快樂是由內而發的。
世人總是汲汲於功名, 正是在這種慾望的推動下,一點點改變自己的生活。若是不懂得知足常樂,不懂得活在當下,只會淪陷在貪得無厭的陷阱裡,再也無法感受到當下的美好,感受到身邊人給予的溫暖。
03
慢慢來,才能靜待花開,收穫美滿。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每一朵花都有屬於他開放的季節,不必都趕在春天。”
在這個凡事都求“速度”的年代裡,人們似乎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耐心:吃飯用泡麵代替,出門不是打車就是公交,學習不再原原本本地讀教材,而只顧著刷題......
人們信奉:“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似乎,只要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就會取得非比尋常的成績。
然而,他們都忘記了,人不是一個容器,更是一個充滿感情的動物,會有情緒的波動,會受到意志力的影響,只有經歷了足夠多的打磨,才能散發出生命的芬芳。
那些急功近利的行為,只是在短時間看起來,處在了上游,但人生是一段長途旅行,攀登人生的高峰,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持之以恆。
04
結束語:
有句話說“慢慢來,說不定命運正在為你重新洗牌。慢慢來,誰不是穿山越嶺去相愛。”
人生路上,事緩則圓。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著,在堅持往前走,就不要羨慕別人,早早地獲得了成功,屬於你的,就在前方,路口的拐角處。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