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映的一部美國劇情片收穫了眾多好評,《綠皮書》講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個白人司機和一個黑人鋼琴家的旅行故事,在那個種族隔離政策橫行的年代,二人衝破藩籬,結下了令人感動的友誼。
該影片以反種族歧視為主題,延續了美國影片一貫的“政治正確”,我們細細回想後就會發現,幾乎每個賣座的美國大片中都會有幾名黑人出演正面角色,似乎美國國內的種族歧視已經完全消失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友情無礙,婚姻如何?
相較於友誼,婚姻涉及的因素更為廣泛,也更為複雜,因為友誼是事實行為,但婚姻不同,它是一種法律行為。
事實上,直到1967年理查德.洛文與米爾德里德判案後,美國各州才在法律層面上消除了跨人種通婚的障礙。時至今日,54年已經過去了,那些通婚的美國白人和黑人現在情況如何呢?
黑色肌膚的意義,是幾代人的膚色鬥爭
黑人奴隸制是種族歧視的歷史根源。縱觀各國曆史,絕大部分國家都曾有過奴隸制度存在的痕跡,但像美國這種於近代建國還將人種與奴隸繫結的做法,實屬罕見。
自1619年開始,充滿血腥和罪惡的黑奴貿易逐漸興起並不斷擴大規模,成千上萬的黑人被劫掠至北美大陸,在惡劣環境下從事著最低賤的繁重勞作。
雖然早期有少量的“契約奴”透過自己的勞作擁有了一定的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但很快就在種族與奴隸綁定製度中再淪苦海。獨立戰爭後,成立之初的美國在憲法中對奴隸制度予以很大程度上的保留,實際上默認了它的存在,這是因為制定憲法之人本身就是大奴隸主。
1793年頒佈的《逃亡奴隸法案》更是直接從法律上認可了奴隸制的存在,並實際保障了白人奴隸主的利益。在此起彼伏的黑奴起義浪潮下,1808年美國國會將新奴隸進口定義為非法行為,但這並未阻止奴隸制在實質層面上的存在和擴張。
1861年,美國南部的11個蓄奴州成立邦聯,引發了南北戰爭。1863年美國著名的林肯總統頒佈《解放奴隸宣言》,1865年美國憲法第13次修正案實施,此後奴隸制才從法律層面被消滅。
林肯
經過抗爭和努力,黑人終於擺脫了法律層面上的奴隸地位,但在現實生活中,遠遠談不上解放。自1867年至1965年,美國南部及邊境各州頒佈並實施了多項針對有色人種(主要針對黑人)的法律,史稱吉姆·克勞法。
在種族隔離背景下,黑人在各個層面都被歧視對待,從而導致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領域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無論是就餐住宿,還是出行讀書,哪怕僅僅是打個籃球,黑人都必須待在被設定好的空間區域內,稍有差錯就會迎來法律和暴力機關的制裁。
為了維護自身統治地位,部分白人甚至成立了專門針對黑人的團體,比如臭名昭著的3K黨。名義上自由平等,實際上排斥打壓,彼時黑人仍然處於非常悲慘的境遇之中。
1921年白人對塔爾薩市“黑人華爾街”的摧毀讓黑人明白,即便是透過自身努力得來的勞動成果,在充滿種族歧視色彩的社會中也難以儲存。
通過幾代人的膚色鬥爭,美國黑人終於突破了層層枷鎖,開始走向上流社會。
1964年《民權法》將基於膚色的歧視定義為非法行為;1965年《投票權法》進一步消除了黑人行使投票權的障礙;
1968年美國國會迎來了首位黑人女性議員雪莉·奇澤姆;1983年哈羅德·華盛頓成為芝加哥首位黑人市長;2001年非洲裔鮑威爾被任命為國務卿;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
除了政壇,美國黑人在體育界和影視界更是大放異彩,科比、威爾·史密斯等一眾大牌明星粉絲無數,擁躉對其狂熱的追捧完全超越了種族界限。
而這些名人的配偶們,既有黑人,也有白人,跨人種通婚似乎已經被美國社會全然接受了。
美國跨人種通婚的歷史及現狀
早期的美國跨人種通婚主要集中在黑人與白人之間,但隨著其他族裔移民的加入,其涵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資料顯示,自2010年至2020年,混合種族的人口由900萬人猛增至3380萬人,以高達276%的增幅成為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族群。混合種族人口的激增,既說明美國人口構成越來越多元化,也反映出跨人種通婚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自1967年至今,經過長達54年的磨合,美國社會對跨人種通婚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包容。根據皮尤調查報告,新婚夫婦的跨人種通婚率在1967年僅有3%,而到了2015年已經達到了17%,再婚夫婦的跨人種通婚率也由1980年的3%升至2015年的10%。
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早在2013年,能夠接受黑人與白人通婚的民眾佔比就已經達到了87%。
從上述資料來看,跨人種通婚在合法54年後已經沒有了外界的壓力,但婚姻存續中的柴米油鹽也是一項不小的考驗。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的相關資料,自2000年至2010年,跨人種通婚的夫婦離婚率為41%,比同人種通婚高出十個百分點。
此外,美國老年人離婚率也是奇高,根據皮尤的研究資料,自1990年至2015年,65歲以上的老人離婚率增加了近兩倍,而1967年後跨人種通婚的黑人與白人,很可能就在此列。
影響婚姻的因素實在太多了,生活習慣、工作收入、種族傳統等任何方面的差異都可能導致家庭經營的失敗,其中很多因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基於種種原因,白人與黑人的家庭背景差異懸殊也是切實的客觀情況。
跨人種通婚的背後:階級歧視與種族歧視
從總體資料上看,已被社會普遍接受的跨人種通婚似乎毫無瑕疵,美國各族群的種族融合貌似已是大勢所趨。然而,如果我們對這些資料再仔細分析研究一番,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在跨人種通婚背後,還隱藏著極為隱秘的歧視行為,這種行為植根於制度,其範圍超出黑白膚色,其程度比種族歧視更甚。
在跨人種通婚中,黑人與白人結合的佔比並非最高,最常見的是西語裔與白人,其次是亞裔與白人,兩者分別佔比42%、15%。根據刊登在《人口經濟學雜誌》的一篇題為《種族間婚姻:種族與教育相似性的選擇》的文章,教育程度越高,跨人種通婚的機率越高。
而刊登於《世界政治研究》上題為《亞裔美國人的婚姻融合研究》的文章進一步認可了此項結論,同時闡釋了為何以受教育程度作為衡量個人社會地位的指標:因為個人婚前婚後的財產收入變化較大,但教育程度變化極少。
這兩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西語裔、亞裔與白人的跨人種通婚佔比更大,而非在美國共處時間更久的白人與黑人。此外,雖然跨人種通婚越來越多,但就白人族群而言,其同種通婚仍然具有壓倒性優勢。
綜合上述資訊,我們稍作引申後發現,所謂跨人種通婚的背後,赫然是同階級通婚,兩者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這個硬幣的名字叫做:階級歧視!
奴隸制與種族隔離制度已然作古,但歷史傷疤不會瞬間彌合,兩者對美國有色人種所造成的傷痛至今依然存在。
歷史上的白人透過壓迫和剝削其他族裔而取得了自身在社會各領域的優勢地位,而“自由”觀念的濫用使聯邦政府對這種不公平現狀的修正十分乏力,從而在實質上維護了這種白人與黑人於各層面的不平衡性。
美國的階級矛盾之所以與種族矛盾難解難分,根本原因是就普遍意義而言,黑人仍然處於社會底層。
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歧視超越了種族範疇,反而使跨人種通婚看起來完美無瑕。但若將視角侷限於黑人與白人通婚,階級歧視與種族歧視卻又重歸一體。
1992年,蔓延19個州的洛杉磯大騷亂持續了整整三天,數十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上萬人被捕。
2001年,辛辛那提騷亂造成65人受傷。2013年,桑福德騷亂中好幾輛警車被焚燬。
2020年,因弗洛伊德案美國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以至於警察不得不採用催淚彈驅散人群。
而造成以上騷亂的原因出奇一致:美國暴力機關對黑人的歧視性對待已經危及其生命安全。
根據《科學》雜誌的一篇調查報告,按照美國醫療系統內部的演算法,黑人接受優質服務的機率遠低於白人;
根據美國密歇根等大學的聯合研究,在被警察執法時,黑人男性致死可能性是白人男性的2.5倍;
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調查報告顯示,黑人在買房、租房時依然會受到隱性歧視;
根據非裔美國人政策論壇2019年報告顯示,在犯同樣錯誤時,黑人女生停課的機率比白人高出6倍。
事實上,就連美國總統拜登都承認,美國存在對黑人的系統性歧視,在這種系統性歧視下,白人和黑人通婚的前景實在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