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網路上的一篇《為重慶的“磁器口”古鎮更名》帖子,一下子讓4A級旅遊景區磁器口古鎮成為網友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帖子內容講述,重慶古鎮“磁器口”中的“磁”是錯別字,其依據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異形詞整理表”明確規定——“磁器”應為“瓷器”。其實,不但重慶市有磁器口鎮,北京市還有號稱“瓷器一條街”的磁器口市場,街上有幾十家瓷器鋪,街道兩旁還有許多瓷器攤兒。
陶瓷,通俗地講用陶土燒製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製的器皿叫瓷器。凡是用陶土和瓷土為原料,焙燒製作而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據說,在日本、韓國的博物館展出中國宋代瓷器時,文字內容寫的都是“宋磁”,而不是“宋瓷”。是“宋磁”還是“宋瓷”?地名該叫“磁器口”,還是“瓷器口”呢?據權威部門表示,“磁器口”地名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不會更改。其實,這些,“磁器”或“瓷器”,這些都是因為受到我國北方一個民窯的深遠影響,這個民窯就是“磁州窯”。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堯王莊村,村莊景區有一處模擬沉船發掘考古的現場,沉船上裝滿了瓷器。磁縣,據說,全國縣級以上地名帶“磁”字的唯有河北省磁縣。據商務印書館發行的(1979年修訂重排本)《新華字典》解釋:“磁”:同“瓷”。我國古代時,人們就將磁州窯產品稱作“磁器”。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
八百里太行山有一支餘脈名為“磁山”,因山中盛產磁石,故“磁州”之名便由此而來。磁山不僅是磁州(今天的磁縣)的得名之地,還是磁州窯文化的源頭。自古就有“北有彭城,南有景德”之說,北朝始燒、延綿至今的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範,從元代起“磁器”、“磁窯”等稱謂亦常作為磁州窯的別稱。現在的日本語、朝鮮語中仍然在使用“磁器”這一名稱。
磁州窯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結合當時人們的飲食、品酒、祭祀等社會需求,推出了碗、盤、瓶、罐、盆、壇、枕、燈、爐等實用且富有變幻的器物造型,涵蓋了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不但得到國內民眾的喜愛,也廣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歡迎。
元、明、清時期,磁州窯產品就大量出口到日本,其中包括大量的黑釉茶道用器。早在元代,泰國國王到大都參見元朝皇帝時,就曾提出邀磁州陶工同往泰國傳授技藝。在日本、朝鮮、馬來西亞、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地,均出土過磁州窯的白瓷片。磁州窯開創了利用低質原料生產物美價廉、秀美瓷器的一系列獨特的技術,元明時期彭城磁州窯還直接接受日本客商訂貨,為其生產特定的灰地白梅花點茶碗。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堯王莊村的一處模擬沉船考古發掘的場景,沉船上裝滿了瓷器。古代磁州窯陶瓷外銷之路,宋元時期是經漳河、衛河、黃河(宋時黃河入海口為現在黃驊、天津的位置),元明時期經滏陽河、子牙河、海河水運至衛(天津),再沿著渤海灣水路出洋。
在考古界流傳“一艘沉船十座墓”的說法,意思是說通常情況下沉船因裝載量大,打撈文物多是以萬件起步,一艘沉船的寶藏數量遠遠超過陸地上的一座古墓。在韓國新安海底沉船出水的中國陶瓷中,就有相當數量的磁州窯黑釉天目瓷。這些在海底的文物,由於與腐蝕菌隔絕,通常都儲存得很完好。2007年12月22日,經過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整整20年的努力,深藏於海底840年的“南海一號”成功被整體打撈出水。據史料記載,從1602——1682年80年中,中國瓷器的輸出量達1600萬件以上。
據考古專家的保守估計,一艘長30米、寬10米左右的普通中型商船,僅瓷器就能裝載10萬件以上。1822年1月,一艘滿載無數外銷瓷器的中國商船駛出廈門,在接近目的地時撞上暗礁沉沒。後來從這艘船上共打撈出中國陶瓷35萬件。俗話說:一船抵十墓,一艘滿載中國瓷器的古船確實抵得上十座珍貴的古墓的價值。據統計,全世界海洋中有近300萬艘尚未打撈的沉船,無數職業撈寶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王建安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