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洛倫茲變換髮展來的相對論指出時間和空間是交織和相對的,讓人遐想無窮。本文從相對性原理分析,指出了洛倫茲變換的真實含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相對論做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問題。
相對性原理指出,所有的慣性系都擁有完全相同的力學規律。例如,一個人在一艘封閉的船裡面,無法判斷船是靜止的還是在勻速運動,以船為慣性參考系。從純運動學和牛頓定律的角度來說,這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物質均勻運動的速度大小會影響其作用力的時候,就不能成立。
例如,在電磁場中,一個帶電荷的粒子分別以V1和V2做勻速直線運動。兩種狀態下,其受的作用力大小不同,某些物理性質(如振動頻率、衰變週期)可能也會發生改變。又如,電荷隨速度大小會產生不同大小的電流。伽利略變換能讓描述物質規律的牛頓定律的方程協變,但不能讓麥克斯韋方程組協變。這是因為,在牛頓定律方程中,物質的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不影響其受到的作用力,而麥克斯韋方程組中速度大小和作用力是聯絡在一起的。
怎麼才能讓麥克斯韋方程組協變呢?這就必然找到一種變換可以使物質粒子的速度大小和受力不發生關係。這隻有當粒子的運動速度是一個絕對的定值(常數),才能做到這點,洛倫茲變換就是這樣產生的,其中隱含了一個粒子運動速度不變的必要條件。洛倫茲變換能使麥克斯韋方程組協變,這必然也要求光速不變。也就可以說通,為什麼由光速不變和相對性原理就可以匯出洛倫茲變換。
伽利略變換是洛倫茲變換在低速情況下的近似的說法也是錯誤的,因為兩種變換有本質的區別,速度的大小對物質的作用力有沒有影響。例如,在麥克斯韋方程組中,不管粒子的速度是多麼的小,用伽利略變換也不能協變;牛頓方程中,不管粒子的速度多大,用伽利略變換都可以協變。洛倫茲變換本就不具有什麼真正的物理含義,就像當初那樣,洛倫茲為了使麥克斯韋方程組協變而湊出來的。
引力場和電磁場無處不在,慣性系實際是不存在的,等效原理(區域性引力場中自由下落的參考系與無引力場的慣性系不可區分)也是有問題的。對於處在引力場和電磁場中的參考系,透過牛頓定律用加速度消除引力場的影響,又用速度不變消除電磁場的影響,有加速度和速度不變是矛盾的,得到的慣性參考系是不存在的。慣性系只能存在於純運動學的分析中,涉及到作用力時,就不能用。那麼,相對性原理和相對論還能成立嗎?
讓粒子的運動同時滿足一個絕對的定值速度(速度不變)和相對性原理,就必然會導致時間和空間是交織在一起的、相對的結論。愛因斯坦把光速也看成是光粒子的運動,從而賦予了洛倫茲變換的物理意義,即狹義相對論(時空交織在一起,是相對的)。由於光子沒有質量,具有最快的直線運動速度。如果把光速的時空看成一個標尺(平直時空),來度量有質量物質的運動時空,則都是彎曲的。再反過來理解質量和引力,則質量和引力是時空彎曲的結果,即廣義相對論(物質決定時空怎麼彎曲,時空決定物質怎麼運動)。
即使光是光粒子(一種沒有質量和作用力的粒子)的運動,也只能推匯出光的相對論觀(時空交織相對),不能用光子的情形去推導有質量物質的情形。因為有了質量,就有作用力。涉及到作用力時,慣性系不能用,相對性原理失效(可以推導的依據)。相對論更像是站在光的角度,看到現實物質世界的幻境(如同鏡中的像,好像是那樣),沒有真實反應事物的本質。光子和有質量的物質粒子無法統一起來(光可能就不是光粒子的運動),相對論很可能把我們的物理學帶入了歧途。
推測:物質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會引起其作用力的改變。只是對於以原子結構系統構成的宏觀物質,低速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牛頓定律只考慮了加速度對物質作用力的影響,是一個近似的定律,只對宏觀物質成立。不具有原子結構系統的粒子的運動主要由其速度決定作用力(如電子),所以我們只提它們的動質量,而且速度越大,質量越大。更精確的定律是麥克斯韋方程組,牛頓定律只是麥克斯韋方程組描述的規律在宏觀物質上的一種近似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