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徽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青銅器,他長得像我們家庭用的WiFi,下面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介紹這個路由器之前,我們一起來看看博物館的其他青銅器,閱讀到文章中部,就可以看到"wifi",再給大家介紹。
吳太子諸樊劍
春秋(770-476BC)
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公元8年),位於今天安徽北部的汝陰國(今阜陽地區) 和淮南國(今淮南地區)天文學研究非常發達。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 主持編纂的鴻篇鉅著《淮南子》之《天文訓》 卷,是對當時天文學知識的完備總結。1977年,阜陽西漢汝陰侯夏侯灶(?一公元前165年)墓出土了一組用於星佔和天文觀測的儀器,其中有目前所見最早的圭表,還有最早的赤道式天體測量裝置、中國渾儀的始祖二十八宿星盤。二者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也說明該地區是當時全國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
渦紋鼎
春秋(770-476BC)
1965年屯溪市(金屬黃山市屯溪區)
荊棘紋尊
春秋(770-476BC)
夏商周時期是中國的青銅時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器的使用與祭祀、戰爭緊密相聯是這個時期的典型特徵,青銅器成為國家政治權力的象徵,青銅採冶鑄造技術代表了中國青銅時代最高生產力。
[5條天線是不是很像]
說了這麼多,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戰國的青銅器“WiFi”安徽地處南北之衝,交通便利,作為中原和南方諸國的過渡地帶,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皖南地區銅礦資源豐富,是中原王朝青銅器鑄造原料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江淮地區古厲淮夷。夏、商、西周時期,中原王朝為獲取銅礦資源,與眾多淮夷小國或戰或和,促進了南北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中原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深深影響了安徽地區。
至春秋戰國,安徽地區因豐富的銅礦資源和顯著的軍事戰略位置,成為大國必爭之地,文化融合加快了程序,中原文化、群舒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呈現出多彩瑰麗的文化面貌。
五柱器
春秋(770-476BC)
吳太子諸樊劍
吳王光鑑
春秋(77C-476BC)
1955年壽縣西門內蔡侯墓出土
銅銜
春秋 (770-476BC)
1955年壽縣西門內祭候墓出士
蔡侯產劍
498 (475-221BC)
1959年淮南市蔡家崗2號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