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幅員遼闊,境內水有長江、黃河兩條“龍”,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嶽”;乍一看大中華山水俱全,可謂壯美,但別忘了還有一句 “三山六水一分田”。
“一分田”指的就是耕地面積,單以此論,中華兒女其實很“貧瘠”,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山”;在中國,幾乎每個省、市,甚至是縣都有自己的“山”,即便是依海建城的江蘇,13個地級市,每一個地區也有自己的“招牌山”。
山多了,適宜耕種的土地相應就少了。至於喜馬拉雅、崑崙、唐古拉等龐大的山系,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這裡單說“山”的概念,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所謂“山”自然要高大險峻,風景優美,難以攀登才行。
現代地理學對“山”的定義: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的叫“高山”,350米至1000米之間的叫“中山”,350米至150米之間的,叫“低山”;主峰低於150米的,原則上不再看作是“山”,略高出地面的叫“丘陵”崗地。
按照地理學的說法,“山”應該被解釋得清清楚楚了吧?然而偏偏有個例外,位於山東壽光的“靜山”,長只有1.24米,寬只有0.7米,高也只有0.6米;說到這或許有人會說“開玩笑吧,就這個頭也能叫‘山’?”
甭抬槓,別看“靜山”個頭不大,但它確實是一座“山”,而且是打破吉尼斯記錄的、壽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謂“靜山”,位於山東壽光西南8公里,“孫家集”和“馬家莊”兩座村莊之間的田地裡;乍一看,所謂的“靜山”最高處僅0.6米,最矮處僅0.1米,總體積約0.5立方米。
如果按岩石的“最大密度”來計算,整個靜山不過1.6噸重,五、六個成年人就能搬得動;與其說這是一座“山”,還不如說它是魯南、魯中丘陵中隨處可見的石頭,真要這麼想可就小看“靜山”了。
這裡還有一段歷史故事,據《壽光縣誌》記載,“靜山”是在清末被發現的。前面也說了,“靜山”位於農田之中,自然妨礙了農民耕種;於是,當地幾個農民就想將“這塊石頭”挪走,結果卻是越挖越大,越挖越深,甚至都“見水了”。
這一“奇聞”隨風而走,甚至驚動了當地官府,並組織人力挖掘;結果,就算百人參與挖掘也沒能見“底”,由此被載入縣誌,稱作“靜山”。
再到民國時期,當時中西方文化也在激烈交鋒,有所謂的“先進人士”覺得必須要證明“靜山不是山”才能體現西方的科學性;為此,第二次大規模“發掘靜山”活動開始了,結果不言而喻,任其“科學發掘”還是沒能見底。
一直到近現代,“現代地理學”專家終於給出瞭解釋。先說山東,這裡靠近渤海,千萬年前也曾是一片汪洋;這點不奇怪,別說山東,就是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等這樣的高海拔地區,在遠古時代也曾是汪洋。
地球是在不斷變化的,數以千萬年的滄海桑田,地貌的改變令人匪夷所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塔克拉瑪干”;誰能想到,這麼一片乾涸的沙漠,最初竟然是汪洋大海,只不過地球變化較慢,人類感覺不到罷了。
山東的“靜山”也是地貌演變的結果。千萬年前,這裡曾是汪洋水下的一座“山”,經過漫長的地殼運動,逐漸成為陸地,又被厚厚的泥土掩蓋;到今天,這座曾經“巍峨”的高山,就只剩露出地面的一塊石頭了。
當然,不管山體是否被掩埋,露出地面的“靜山”實在太小了,再稱之為“山”,似乎不那麼合乎情理;但之所以到今天依然稱之為“山”,其實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
這裡仍從“山東”說起,其境內雖然山多,但“壽光”卻是千里平原,“平”到境內連個凸起的丘陵都沒有;但是,“靜山”的歷史地標意義重大,清末時的“壽光縣”被劃分成15個區,其中之一就有“靜山區”。
直到今天,壽光市區內還有一條“靜山路”,而且是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來這裡旅遊獵奇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為此,市文化局還圍繞“靜山”專門制定了三項保護措施:1、不準對靜山進行挖掘;2、不準在靜山周圍搞建設;3、不準人砸山取石。
真要講究起來,“靜山到底是不是山”其實一直都存在爭議。如果按“地理學”的角度去看,靜山的山體隱藏在地下,理論上它是一座山;但是,露出地面的“靜山”甚至連一塊大號的石頭都算不上,說它是山顯然有點矯情。
當然,如今科技發達,想證明“靜山是不是山”其實並不難;但當地已經出臺措施,不準再挖掘、勘察靜山,如此一來,“靜山究竟有多大”,直到今天仍舊是個未知數。如今的“靜山”已經成為著名景區,還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真說起來,乍一看“靜山”,大抵就是一塊呈東西走向,高約半米的“石頭”。
因此有人說:“靜山究竟是不是山”已經不重要了,只不過是旅遊開發出的“噱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