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儋州洋浦半島西南處,有一個“活化石”般的千年古鹽田,它瀕臨新英灣,是我國目前儲存比較完好的古鹽場,其所沿用至今的古老傳統的製鹽工藝是中國製鹽的歷史見證。
走近鹽田,舉目皆是一個個縱橫交錯、形狀各異的古鹽槽。鹽槽用青灰色石塊製成,石塊上面都有淺淺的凹槽,就像一個原始群落的遺蹟。這些鹽槽像一方方硯臺,大小不一,比鄰而立,有7300個之多,很是壯觀。在石槽中注入過濾後的海水,或 者,漲潮時,海水自動漫入這些石槽,退潮後,烈日曝曬,就製成了鹽。
聽起來,像是大海的饋贈,詩情畫意。其實,鹽工們工作起來很辛苦。製鹽的工序有:納潮、曬泥、曬鹽、收鹽。這一道道工序裡,都有相對應的技術。例如,製鹽工人要熟記每一次潮水的漲落日期;退潮的一到兩天,要使用兩種長短齒的木耙如同給田地鬆土一般將鹽田內的泥土翻起,在陽光下暴曬,使泥土中的水分迅速蒸發……曬泥、曬鹽都要在熾烈的陽光下進行,熱帶的陽光,不是誰都能忍受的!那是怎樣的的汗流浹背,酷熱蒸騰啊!
我們參觀的時候,鹽田歇業。在鹽田邊,鹽田裡,三三兩兩的當地婦女在出售鹽烤雞蛋,也賣鹽田出產的鹽,雪白晶瑩。我們在離海最近的一一個攤販上,買了一隻鹽烤雞,一邊看大海,一邊啃雞肉,很是愜意!肉味怎麼樣呢?嫩、香、酥!那滋味,絕對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這裡的人,在海邊用鹽烤雞,而不是烤魚,是什麼原因呢?是出於對大海的尊敬嗎?畢竟魚兒是大海的子孫!
相傳在1200多年前,一群“煮海為鹽”的鹽工,從福建蒲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來到這裡,傍海而居。他們在無意間發現,那片淺灘石頭經過海水浸泡和烈日暴曬後,留下一些白花花的東西,取一點嚐嚐,鹹鹹的,這就是鹽啊。他們原打算在海邊支起大鍋,架起柴,把火燒旺,再把取不盡的海水一鍋鍋煮幹,然後取出在鍋底結成的鹽巴,而眼前的鹽卻是太陽曬出來的,這下可把鹽工們樂壞了。
於是,他們因地制宜,鑿石為槽,用以盛放海水,藉助烈日暴曬成鹽。隨著時間的推移,鹽工們改進了製鹽方法,他們把太陽曬過的海灘泥,放進鹽池再澆上海水過濾後,製成滷水,放到鹽槽裡,這樣曬制的鹽產量大增。後來,清朝乾隆皇帝聞報後,曾御書“正德”兩字賜給這些鹽田人。
古鹽田四周風景很美,最常見的植物就是仙人掌和野菠蘿,它的不遠處就是著名的洋浦港,那邊繁華熱鬧,這邊卻古樸幽靜,一派天然。